在Excel常見的函數中,有幾個是比較常見但是卻比較難理解的函數,讓人望而生畏,接下來我們就各個擊破。首先,讓我們來看看OFFSET函數。
OFFSET函數是指以指定的引用為參照系,通過給定偏移量返回新的引用,這裡的引用既可以是某個單元格,也可以是某個區域。它的難點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參數比較多(共五個),主要是因為它比較抽象,需要一點空間的思維才可以。那麼就讓我們由簡單到複雜,來掌握這個函數吧。
首先來看看它的幾個參數:refference,rows,cols,[height],[width],分別表示起始位置,偏移行數,偏移列數,行高,列寬。其中前三個參數是必須的,最後兩個參數可以省略。而第二個和第三個參數是可以為負數的(反向查找時,即向上向左時)請看下面的例子:
這兩個例子都比較簡單,返回的是一個單元格,我們只需要使用前三個參數就可以。如果需要返回某個區域呢?操作方法就比較多了,請看下面的例子,我們需要將黃色區域的數值求和,當然直接用SUM可以實現,但是如果這個區域是不確定的,那就需要我們先按照既定條件引用過來然後再求和,這個時候就需要先用OFFSET函數進行引用,然後套上SUM函數就可以了。引用這個區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起始位置為一個單元格,另一種是起始位置為一個區域。當我們以A1為起點,需要向下移動兩行,向右移動一列即為區域的起始點B3,然後向下的行高為5個單元格,向右的列寬為3個單元格,外面再套上SUM函數,這個公式合起來就是=SUM(OFFSET(A1,2,1,5,3))。
當我們以第一行為起始點呢?需要注意的是,以區域為起始點時,實際上是以這個區域的起始點為起始點的。什麼意思?比如我們以A1:D1為起始點,實際上就是以A1為起始點。那麼對應剛才的區域計算公式應該是=SUM(OFFSET(A1:D1,2,1,5,3)),類似的,如果起始點為B1:C1呢?對應的公式應該是=SUM(OFFSET(B1:C1,2,0,5,3)),如果其實區域為A1:C2,那麼公式就是=SUM(OFFSET(A1:C2,2,1,5,3)),怎麼樣?基本上可以理解了吧。
以上是OFFSET函數的基本用法,下次將分享它的進階操作,請持續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