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Soho教育周報】盤點一周教育動態&投融資報導,繪製在線教育行業地圖。
教育要聞
1、教育部:8月31日前不得強制派遣未就業畢業生
教育部近日發布通知,各高校要充分挖掘校內資源和校友、行業企業等社會資源,在2020年底前持續向有就業意願的未就業畢業生有針對性推送至少3個就業崗位信息。對離校時未就業畢業生可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兩年,並為後續落實單位的畢業生按應屆畢業生身份及時辦理就業手續。除畢業生自願要求外,還未派遣的未就業畢業生在2020年8月31日前不得派遣。
來源:央廣網
2、2020高考成績開始放榜,各省區錄取分數線均已公布
自7月23日起,2020高考成績開始放榜,各地分數線陸續公布。據央視新聞報導,內蒙古、廣西、江西、重慶、安徽、湖南、寧夏等地已最先公布高考分數線。支付寶、微信、百度等各大平臺也紛紛推出查分渠道。截至目前,各省區分數線均已公布。
來源:綜合報導
3、教育部:競賽主辦單位自查獲獎項目,防止由家長或其他人代勞
近日,因個別競賽組織過程中暴露出如評審不嚴格、涉嫌家長代勞等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7月20日,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競賽主辦單位要全面開展一次自查,對以往獲獎項目的真實性、獨創性進行覆核。對申請參評的競賽項目嚴格把關,特別是加強資格能力審查,實施全程跟蹤,堅決避免參賽項目明顯不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現象的發生,堅決防止由家長或其他人代勞等參賽造假行為。
來源:芥末堆
4、人社部聯合釘釘發布報告:未來5年新職業人才需求超3000萬
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聯合阿里釘釘發布《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據介紹,該報告為國內首份針對新職業相關從業群體在線學習、培訓和考試等方面內容相關報告。《報告》顯示,96%以上的職場人士希望學習新職業。其中,提升職業發展空間、掌握新技能、為未來做準備成為職場人士學習新職業的主要原因;90%以上的企業組織希望通過新職業培訓,提升員工成長空間,給企業注入新動力。
來源:億歐網
教育投融資
1、美國在線學習平臺Coursera獲1.3億美元F輪融資,估值達25億美元
7月17日,據美國MOOC學習平臺Coursera官方披露,美國在線學習平臺Coursera獲得了1.3億美元F輪融資。由風險投資公司NEA領投,其他參與的投資者包括Kleiner Perkins、SEEK Group、Learn Capital、SuRo Capital Corp和G Squared。在完成這輪1.3億美元的融資後,Coursera的估值達到25億美元。據了解,在線學習平臺Coursera旨在與世界頂尖大學開展合作,在線提供網絡公開課程,目前的合作院校包括哥倫比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密西根大學等在內的多所知名美國高校。Coursera的創始人為兩名美國史丹福大學的計算機科學教授。
來源:創業邦
2、大學生金融援助平臺CampusLogic獲1.2億美元融資
近日,美國大學生金融援助平臺CampusLogic獲得來自Dragoneer投資集團的1.2億美元融資,本輪融資將用於拓展學生理財成功平臺。這是2020年截至目前美國教育科技領域規模最大的一筆融資交易。
來源:億歐網
3、九天微星預計2022年衝刺科創板,全資子公司運營航天教育業務
7月22日,從九天微星內部了解到公司正在籌備科創板IPO,預計在2022年籌劃完畢。據了解,2016年初,九天微星開始涉足航天科普教育。2018年,九天微星拆分旗下航天教育業務,交由全資子公司九天未來獨立運營,目前團隊規模100多人,投入超過3000萬元。在教育業務方面,九天未來目前主要提供基於沉浸式研學場館的航天體驗、服務和基於航天領域革新動向的教學內容。同時,在研學基地建設上,其航天科普研學基地「九號宇宙」將於今年在貴州平塘、湖北松滋陸續開館,北京、成都、昆明等地的場館也在陸續籌建。
來源:芥末堆
政策風向
1、北京出臺教育處罰裁量基準,侮辱學生將被撤銷教師資格
7月22日,北京市教委發布《北京市教育行政處罰裁量基準(2020年版)》,對民辦學校、中外合作辦學、職業教育、教師資格等方面的違法行為,均有了最新的處罰標準。其中包括:學校向學生推銷商品、服務,沒收違法所得;擅自辦民辦學校,將責令停止辦學;教學質量低下的中外合作機構責令停止招生;為成績不合格者頒發證書的職業學校,可取消發證資格;侮辱學生將被撤銷教師資格等相關內容。
來源:新京報
2、教育、公安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警惕招錄「陷阱」 謹防上當受騙
2020年高考已於7月10日結束,後續考生查分、填報志願和高校錄取等工作即將展開。以往這個時段,也是各類涉高考招生詐騙的高發期。「花錢進名校」「內部有指標」「提前發獎學金」等各式騙法經常上演。近年來,隨著技術發展,不法分子詐騙手段不斷翻新,一些招生詐騙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教育、公安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切實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提防招錄「陷阱」,謹防受騙上當。
來源:教育部
3、教育部發布《外籍教師聘任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教育部網站21日發布公告,就《外籍教師聘任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對聘任外籍教師的基本要求、資質條件、考核監督等作出規定。其中,徵求意見稿提出,建立外籍教師信用記錄製度。有吸食毒品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性侵害、虐待未成年人行為,有性騷擾學生或者其他嚴重違反中國的公序良俗和教師職業道德、行為準則等情形,教育機構應當予以解聘,並報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門,記入信用記錄。
來源:新華社
4、全國首個「強制報告App」在重慶上線專門舉報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線索
7月23日,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檢察院、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開發的「強制報告App」上線試運行。據悉,這是最高檢、團中央等九部門下發《關於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意見(試行)》以來,全國首個強制報告App。作為「未成年人 的110」,重慶強制報告APP主要針對性侵、虐待、遺棄、拐賣等9種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情形,進行舉報、處理、監督。同時,還具備其他侵害未成年人權益事項反映模塊、普法課堂、宣傳解讀強制報告制度等功能。
來源:新華社
註:本文由EduSoho整理,更多教育一手資訊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