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5小時就夠?美研究團隊澄清八大睡眠誤區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睡眠時間約佔人一生的三分之一,睡眠質量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況至關重要。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近日在期刊《睡眠健康》上發表了一項有關人類睡眠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負責人麗貝卡·羅賓斯和同事仔細瀏覽了約8000個網站,梳理出人們對健康睡眠習慣的看法,然後將這些看法提交給睡眠專家團隊。專家整理出相關謬誤,並根據虛假程度和對健康的重要性進行排序。

  以下是人們對睡眠存在的八大誤區:

  誤區一

  成人只需要5小時或更少的睡眠時間

  資深研究員、人口健康學教授吉拉丁·路易斯說,「很多人覺得每晚睡五個小時就夠了,而這恰恰是我們發現的最成問題的認識」。

  根據不同年齡,人們每晚應該睡7至10個小時。但是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表示,大約1/3的美國人每晚睡眠不足7小時。世界睡眠日統計的數據顯示,睡眠不足正威脅著全球45%人口的健康。

  羅賓斯說:「大量證據顯示,長期每晚睡眠時間不超過5個小時,會大大增加產生不良健康後果的風險,比如罹患心血管疾病、過早死亡等」。

  誤區二

  「隨時隨地」入睡是健康的

  睡眠專家指出,在汽車、火車或者飛機等一開動就睡著,並不代表一個人休息得好,而是恰恰相反。

  「隨時隨地入睡說明一個人睡眠不足,你正進入『微睡眠』或者輕度睡眠狀態,」羅賓斯說,「這意味著你的身體非常疲憊,一旦有一刻空閒,身體就會開始償還『睡眠債』。」

  人們感到睏倦,是由於白天大腦中一種名為腺苷的化學物質逐漸積累。睡得好,腺苷含量將減少,所以當醒來時,腺苷含量處於最低水平,人們感到神清氣爽。但是,醒的時間越久、睡眠時間越少,腺苷含量就越高,就會產生所謂的「睡眠負荷」或「睡眠債」問題。

  誤區三

  身體和大腦可適應較少睡眠

  人們還認為,身體和大腦可以適應並學習在睡眠較少的情況下保持最佳狀態。專家指出,這也是一個認知誤解,因為身體需要經歷四個不同的睡眠階段進行恢復。

  在第一階段,開始輕度睡眠;進入第二階段,人們開始脫離周圍環境,這一階段佔據總睡眠時間的大部分;第三和第四階段包含最深、最有助於恢復體力的階段和快速眼動睡眠。

  羅賓斯說:「在快速眼動睡眠時期,大腦十分活躍。如果接上兩個電極監測腦電波,就會發現你的大腦看起來就像是清醒的。」

  睡眠的另一個重要階段是深度睡眠。這是人類生長激素釋放和記憶被進一步處理的時候。羅賓斯說,深度睡眠對神經元生成、肌肉修復、免疫系統的恢復都非常重要。

  將一個人從深度睡眠中喚醒是很難的。如果真的被叫醒,會感到昏昏沉沉、疲憊不堪。研究顯示,被叫醒後人們的精神狀態可能需要30分鐘才能恢復。

  誤區四

  打鼾煩人但大多無害

  美國國家心肺與血液研究所表示,「由呼吸暫停引起的響亮鼾聲」是睡眠呼吸暫停的標誌,這是一個危險的睡眠障礙,會增加患心臟病、心房顫動、哮喘、高血壓、青光眼、癌症、糖尿病、腎臟疾病以及認知和行為障礙的風險。

  誤區五

  睡前飲酒可以幫助入睡

  羅賓斯說,酒精或許可以助人入睡,但好處僅此而已。相反,它會使人處在較淺的睡眠階段,並「極大程度地降低晚上的休息質量」。「它會繼續讓你脫離快速眼動睡眠和更深層次睡眠,導致醒來時感受不到體力恢復」。

  誤區六

  睡不著?閉眼躺床上試試

  這看起來有道理:如果不躺在床上嘗試入睡,怎麼能睡著呢?然而睡眠專家表示,數綿羊超過15分鐘並不是最明智的做法。羅賓斯說,實際上一個健康的睡眠者大約需要15分鐘才能入睡。如果輾轉反側超過這一時間,應該起床,改變周圍的環境,做一些不需要動腦的事,比如保持燈光昏暗、疊疊襪子。

  誤區七

  何時睡覺並不重要

  睡眠專家指出,「我們建議人們有一個規律的睡眠時間表,因為這與生物鐘有關。」路易斯說:「它控制著身體的激素、體溫、飲食、消化和睡眠覺醒周期」。

  誤區八

  躺床上看電視可以幫助放鬆

  羅賓斯說,電視等設備會發射出明亮的藍光,而藍光會讓大腦變得活躍。「睡前,我們希望避免被電視或智慧型手機等設備的藍光幹擾」。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研究,藍光對褪黑素(睡眠激素)釋放的影響比任何波長的光都大。專家建議,可以調暗手機屏幕亮度。(李雪

相關焦點

  • 《睡眠革命》:「8小時睡眠」是誤區,「睡眠周期」才最重要!
    你身邊的睡眠專家,關注我們,美夢香甜~一、「8小時睡眠」的誤區一直以來,成年人每晚需要8小時的睡眠,是眾所周知的常識。作者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需要一味地追求一次性連續睡夠8小時。比如: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柴契爾和雅虎總裁瑪麗莎·梅耶爾每晚就只需睡4~6個小時,而網球傳奇羅傑·費德勒和飛人尤塞恩·博爾特每晚則需要睡上10個小時。
  • 睡滿8小時就夠了?睡眠科醫生:睡眠質量比睡眠時間更重要
    睡不著,睡不夠,睡不醒,睡太多……現代人與睡眠的關係就像找對象,如果能倒頭就著、一覺到天明、在鬧鐘響起之前精神抖擻地起床,這簡直與找到心靈契合、三觀一致、雙方父母歡喜滿意的男
  • 大自然床墊:腰不好就要睡床板?關於睡眠的5個誤區,你中了幾個
    8小時就是沒睡好?,但現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經常無法達到8小時的睡眠時間。8個小時就是沒睡好呢?8個小時就焦慮。=睡床板?
  • 寶寶睡眠的幾個誤區
    作者:寶寶知道 小夢想想小寶寶是在睡夢中生長的,睡個好覺對於寶寶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不過,家長關於睡眠的一些誤區,則很容易影響著寶寶的健康成長。誤區1.早睡、晚睡無所謂,只要睡夠就行真相:入睡越晚,淺睡眠所佔的比例越多,反之深睡眠的比例就越少。
  • 每天睡足8小時,或許是睡眠的誤區!
    有些人是因為身體的疾病出現了失眠,有些人是工作生活當中的壓力太大,出現了生存,有些人是生活的一些壞習慣,導致失眠,之所以他們的睡眠質量不好,產生失眠的症狀,多半都是根本就不了解一些睡眠的常識。在生活中錯誤得根據一些不正確的睡眠姿態,睡眠知識將會導致你的失眠加重,甚至還會出現一些的心理障礙,那麼睡眠的一些誤區與究竟佔了幾條?
  • 寶寶晚上不睡覺,是因為白天睡多了嗎?4個睡眠誤區需知道
    那個小寶寶大概5個月的樣子,媽媽說,她的寶寶從8點開始哭鬧,哭哭哄哄睡睡,已經折騰近2個多小時了。餵過奶,換過衣服,仔細檢查過身體的各個角落,實在沒轍了,才來醫院,看看是不是生病了。經過仔細檢查,也沒有發現任何異常的情況。後來一詢問,這位小寶寶是睡眠出了問題。
  • 8個誤區養出「睡渣」寶寶,睡眠諮詢師:抓住2個睡眠要點很重要
    不走出這8個誤區、不深入地了解寶寶睡眠的特點,光靠「熬」是讓人非常崩潰的一件事。有研究表明:小時候睡得不好的孩子,3歲左右仍然睡不好的風險很高。,但一歲以上的寶寶,大多能連續睡上三四個小時。但其實如果能夠能有足夠的安撫技巧,兩三個月的寶寶即便睡一兩個小時醒來,也能夠再接著繼續睡。
  • 三個月寶寶趴睡身亡 專家:警惕兒童睡眠三大誤區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一名新手媽媽在「某『科學』睡眠引導群」學習後,讓3個月大的寶寶趴睡約兩小時後,寶寶嘴唇發紫,最終不幸身亡。悲劇的發生令人惋惜心痛。近日,安徽省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主治醫生周妍提醒,家長務必警惕關於兒童睡眠的三大誤區。
  • 寶寶會不會「越睡越傻」?避開嬰兒睡眠四個誤區,睡神寶寶這樣練
    避開嬰兒睡眠四個誤區美菱的寶寶剛滿月,小傢伙在月子裡幾乎是吃了睡、睡了吃,每天只有吃奶的時候是清醒的,其餘時間幾乎都在安靜地睡覺。我們都知道成年人需要8小時睡眠(雖然沒幾個人能做到),但卻對寶寶的睡眠時間一無所知,總是擔心娃睡得太多,會把腦子給睡「秀逗」了。小寶寶們每天到底需要睡多少覺?晚上幾點入睡最好?這張表格或許會給你一些啟發。
  • 睡了12個小時,精神還是很差,原來是對睡覺不了解
    已經睡夠了專家說的每天7-8小時睡眠時間,也在晚上11點前開始入睡,為什麼還是睡得這麼不好呢?網上說拿破崙每天只睡3個小時,愛迪生每天的平均睡眠時間也只有4-5個小時,歐巴馬的每天睡眠時間是6個小時。關鍵是他們睡得少,但仍然精力充沛,這就很讓人佩服。為什麼他們睡得時間少,又睡得好呢?
  • 一天就一定要睡夠8個小時嗎?「8小時睡眠論」到底好不好?
    如此循環,我們就很難養成一個穩定的睡眠節奏。那我們一天就一定睡夠八小時,才會有很好的精神嗎?而「八小時睡眠論」到底好不好呢?究竟什麼才是正確的呢?在人體的生物鐘面前,我們永遠幹不過它。如果你對生物鐘存在懷疑,抵抗,那麼你一定被它狠狠的教訓過。
  • 睡眠少變醜?睡8小時和睡6小時容貌對比
    近日,據波士頓華人資訊報導,46歲的Sarah Chalmers參加了英國倫敦的一個睡眠學校的實驗,連續五天只睡6個小時與睡滿8個小時的面容對比照。作為6小時黨的筆者深深吸了口氣,國人睡得怎麼樣?請各位根據統計數據對號入座。
  • 睡夠6個小時就發錢 每天睡8小時和6小時的區別
    11月12日,日本某公司為保證員工充分睡眠,給睡得多的員工發錢。員工用手機記錄睡眠時間,睡眠時間超6小時會獲得100積分。這樣的管理並未降低工作量,反而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該公司計劃將獎勵變為現金,以工資的形式發放給員工。
  • 《濃縮睡眠法》:30分鐘實現深度睡眠,睡少還可以睡好
    01 睡眠時間短,不等於睡眠負債大家對睡眠的認識,很多時候就停留在「早睡早起,睡夠8小時」,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這些都是認知誤區。睡眠好壞,看質不看量。松本在書中列舉了很多現象:比如有些人睡了十個小時,反而越發疲憊,精神萎靡。有些商業人士,只睡了三四個小時,卻始終神採奕奕。松本在自己的研究中,找了學員來做測試。
  • 每天睡夠8小時,真的比睡6小時受益更多麼?|熬夜|睡眠不足|免疫力|...
    「夜太美,儘管太危險,總有人黑著眼眶熬著夜。」這句歌詞唱出了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常態。  據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90後年輕人睡眠指數研究》顯示,90後睡眠時間平均值為7.5小時,其中,31.1%的人屬於「晚睡晚起」作息習慣,30.9%的屬於「晚睡早起」,熬夜成為了年輕人的標配。
  • 睡8小時就很好?這是個偽科學,關於睡眠的3個真相需要引起重視
    很多朋友,尤其是年輕人哈,晚上捨不得睡,早上起不來。中老年朋友則相反,晚上睡得早,早上醒得早,夜晚睡得不沉,經常在凌晨四點就醒來了,然後再也睡不著了。良好的睡眠,來自於科學的認知,很多的誤區我們要避開。
  • 寶寶睡眠護理九大常見誤區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分析一下寶寶睡眠護理的十大誤區吧!誤區1、搖晃著睡當寶寶哭鬧或睡眠不安時,一些老人或年輕媽媽便將寶寶抱在懷中或放入搖籃裡搖晃,寶寶越哭越兇,媽媽也就搖晃得越猛烈,直到寶寶入睡為止。殊不知這種做法對寶寶十分有害。
  • 最新睡眠研究:7小時44分最佳,睡多睡少都不好
    最新研究表示,睡眠時間在7小時44分鐘最合適。因為這個時候你可能最「聰明」。(手動狗頭)這裡的「聰明」指的是,你的認知能力最強,其他的就不能保證了。睡眠藥物使用的頻率是多少?從睡眠時間上,在過去一個月中,晚上獲得了多少小時的實際睡眠?
  • 52萬人研究證實每天睡7小時腎病風險最低,到底睡多久合適?
    今天早上看到一篇文獻,最近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專家團隊研究了睡眠時間與慢性腎病的關係,有52萬人納入了研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結果,研究發現睡眠時間太長或者太短的情況下,都會增加慢性腎病和蛋白尿的風險。而且呈現如下的U字型曲線關係,睡眠時間在7小時風險最低。
  • 一天睡4小時,中間隔一小時,張朝陽的睡眠大法靠譜嗎?
    像張朝陽那樣的夜貓子或工作狂,實際睡眠時間遠少於6至7個小時的標準單相睡眠時間。如果不是天生短睡者,卻每天只睡4、5個小時,早晨還用鬧鈴強制把自己叫醒,那麼接下來的一天,你將體會「睡眠剝奪」(缺乏足夠睡眠)帶來的危害。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對睡眠剝奪患者的症狀,作出詳細解釋:他們容易暴躁、焦慮和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