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人士會擁有愛情嗎?
可能很多人會說:「他連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還哪來的資格談戀愛?我甚至都不覺得他是一個懂感情的人。」
其實,自閉症人士並不是不懂感情,他們只是在表達方式上有所差異。
澳大利亞的一部紀錄片《Love on the Spectrum》(《光譜上發現愛》)就聚焦著這一現象,導演組追蹤拍攝了一些孤獨症譜系障礙青年,陪伴著這些年輕人一起探索交往和約會的美好世界。
「愛就像童話」
「我想是天然的興奮吧」
「讓你心跳加速」
「能讓人做瘋狂的事情」
「你會覺得你這個人的內心非常溫暖」
……
這是譜系青年的回答
在被採訪的這些譜系青年當中,大部分人都擁有較好的語言水平和社會交往能力。他們基本上能夠獨立生活,對戀愛也有自己的需求和認識。
我不想孤獨終老
對於25歲的譜系青年麥可來說,他生活中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丈夫」,因為愛會讓他感到溫暖。一直以來,他也在致力於尋找真愛,他專門為未來的妻子製作了一個木製的飾板,他想要和別人交往。但無奈的是,他嘗試過很多方法都失敗了。
19歲的克洛伊在這件事上也同樣遭遇了失敗。她曾經和別人約會過,但當她告訴對方自己有自閉症後,對方就直接甩了她,這讓她感到非常憤怒甚至有點迷惑——「我在想,自閉症真有這麼糟?」
然而即便如此,屢屢受挫的她依然在堅持尋找,她想體驗墜入愛河或者戀上某人的感覺,她想和其他人一樣去約會、交往、結婚。「我不想孤獨終老。我看到了太多人都在牽手、接吻,做這做那,我腦子裡有很多想法,但卻全都沒能實現。」
不為戀愛而戀愛
如上所述,對於戀愛他們雖然有不同的需求和期待,但是在選擇面前他們也始終保持冷靜。他們在建立擇偶標準、看待兩性關係等問題上都有著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他們談戀愛並不是為了完成一項任務,而是他們真的需要、真的想。
一家人共進午餐的時候,姐姐試圖安慰多次交往失敗的麥可。姐姐告訴麥可說,其實她自己在過去幾年裡也一直沒有成功。結果麥可的回答讓家人們都感到震驚,他說:「這也是因為很多我們的同齡人對承諾並沒有興趣,他們只對交配感興趣。」
對比之下的麥可卻是非常勇敢地給出了自己的承諾:「如果我能夠跟人約會,能夠進行交往,然後最終娶到了她。我會把她當做我的頭號優先,她會一直都是我最珍貴最偉大的寶藏,她就是我的百萬大鈔。
麥可很有意思,雖然他想談戀愛、結婚,但他目前並不想要孩子,因為他感覺生孩子會毀掉他發家致富的機會。母親問他,如果對方想要生孩子他要怎麼辦?他回答說:「生完第二個(孩子)之後我就去做結紮」。
對於伴侶,他也有自己的標準。他不希望找一個很吵鬧的人,也不希望對方是假小子或者任何表現得像還在上高中的女孩。
對於自己,麥可亦有足夠的自信。「我想對全世界的女性說一句話,我會成為那種能夠提供每個女性都需要的五種東西的伴侶,愛、尊重、幸福、支持和安全。」這是一種自信,也是一種承諾。
相比於麥可,克洛伊的擇偶範圍會更廣。她不僅和男孩子約會,也和女生約會。對於克洛伊來說,她需要的不只是一個結婚對象,而是一個相互愛慕、相互欣賞的人。所以當她意識到自己是一個雙性戀後,她就不再局限她的選擇範圍,大膽地尋找和追求自己的真愛。
與相似的人談戀愛
在這部紀錄片中,這些譜系青年的約會對象幾乎都是患有不同程度的自閉症人,他們更願意和相似的人去交往。
22歲的露絲已經和男友相戀4年多了,現在的男友符合她的一切期待,有一些在其他人眼裡可能是怪癖的行為,他男友都能接受。她男友也說:「我足夠自閉症,可以理解露絲,她也能夠理解我。」
其實不只是露絲,很多譜系青年都更願意和他們的性格相似的人約會。在瑪迪看來,如果兩個人之間有很多共同點,那就不會無話可說,只會有說不完的話題,因此她覺得相似的個性特點會很好。
他們之所以會堅持這種選擇,或許和他們的經歷有關,但其實無論做出怎樣的決定,這種自主選擇的權利都應該始終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
這些譜系青年的約會故事都發生在澳大利亞。其實在片中,我們能夠看見的不僅僅是青年們對愛的憧憬、追求,我們也能夠看到整個社會包括家庭內部對他們這一群體的理解和支持。
父母的理解和幫助
自閉症孩子是一定要結婚的嗎?或者說,自閉症孩子是一定不能結婚的嗎?
其實紀錄片中的爸媽們對這些問題沒有太多的顧忌,因為他們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基礎的生存能力。他們更在意的,是孩子能不能和別人成功地溝通、能不能遇到真正喜歡的人。
比如麥可的媽媽就認為,他的孩子只需要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就好。作為家人,他們會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和理解,當他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會適時地給予幫助。
麥可第一次出門約會前,他的弟弟給了他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些約會要點,比如「如果她用平淡語調給出簡短回應,把這當做需要改變話題的標誌。」 等。
凱文的父親也希望凱文能夠談戀愛、結婚,但他主要還是希望凱文能夠找到和他同一波長的人進行溝通和交流。
對於這些父母來說,他們更主要的目標是幫助孩子認識自己,希望孩子能夠走出家庭、提升溝通和交流的互動能力,讓他們有自己的收穫、自己的人生。
交往專家或社會組織的扶持
在這部紀錄片裡,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每當譜系青年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都會有專家或其他專業人士進行指導,幫助他和別人進行約會。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澳大利亞對於自閉症群體有著更好的認識,整個社會提供的支援也十分專業、豐富,甚至已經開始介入到了他們的感情生活。
交往專家朱迪就經常出現在這些譜系青年的家中,手把手地教他們提升約會技巧。很多時候,這種教學在朱迪進門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朱迪和這些譜系青年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會去試探他們發起對話的能力,有時她不會先說「你好」,會等他們先開口。有一次朱迪去凱文家的時候,開門之後她沒有先主動問候對方或者介紹自己,而是等凱文發出邀請後她才進去
教學的時候,她會教一些很實用的互動技巧,比如如何邀請對方坐下等等。在她看來,我們對於溝通和戀愛都有著基本人權和基本需求。尤其是對於身患孤獨症譜系障礙的人來說,他們更加需要幫助。
在片中我們會看到,其實有很多約會都並不是由兩個青年獨自發起的,而是有專門的社會組織來進行指導。他們可能會組織一場集體約會,也可能單獨地提供幫助。
阿曼達在約會的時候,有一次感到了不適,選擇了暫時退場,這個時候就有專業人士去問候和幫助她。
這部紀錄片只有5集,大概將近4個小時,聚焦了20多位譜系青年的愛情故事和約會經歷。我們會發現,他們和我們一樣對愛情有著自己的期待、嚮往,也經歷過很多次的失敗,但他們也始終堅持尋找真愛,他們勇敢、真摯,讓人感動。
作為陪伴在這些青年身邊的人來說,我們首先需要看見他們的需求。如果他們真的有這方面的需求,我們可以像片中的父母一樣,默默地站在一旁觀望, 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再給予一定的扶持和指導,幫助他們提高溝通、交流的互動能力。
今日七夕,祝福所有相愛的人,也希望所有對愛情懷抱憧憬的人都能收穫幸福!
來源:然和教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