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面試了一個求職者,整個面試過程他都支支吾吾、說不出幾句完整的話,可以看出來,他應該是很緊張的,性格方面肯定也是那種比較內向、老實的類型。
我問他為什麼要過來做銷售?他回答:「我不太會跟人打交道,想做銷售磨練一下。」
聽完這個回答,我拒絕了他,倒不是態度不夠誠懇,而是因為銷售崗位更適合性格外向、喜歡跟人打交道的人。
很多人跟他一樣,覺得老實內向是個問題,所以總想找機會給自己「磨練」一下,但說實話,真沒這個必要。
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如果天生不愛跟人接觸,即便是把他扔到人堆裡,他也只會覺得難受。
另一方面,在當下這個崗位豐富的時代,老實內向也可以找到很有前途的工作,比如,下面說的這3種工作就特別適合他們。
一、文職類工作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認識不少跟書與寫作打交道的朋友,說實話,他們的收入都挺不錯的。
拿朋友老駱來說吧,他之前一直在移動公司做客服,但是,老駱實在是不適應這種跟人說話的工作,經常因為服務態度不佳而遭受投訴。
後來,他看到有人在朋友圈曬自己稿費,又想到自己平時也喜歡寫寫東西,於是也就嘗試著投稿了。
結果,第一篇投稿就被選中了,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筆稿費,雖然只有200塊吧,但是卻打開了他的新世界。
再後來,他辭去了客服的工作,專門在家看書寫作,現在一個月收入也有5000多了,在3線小城來說,也算是收入相當不錯了!
所以啊,如果性格老實內向就別逼自己與人打交道了,不妨嘗試一下跟書打交道,現在很多公司都有招文案,如果是單位的話,也可以考慮圖書館檔案管理、教研文體等文職工作。
這些工作做好了也可以賺錢,還能收穫不少知識,更能避免與複雜的人際關係打交道。
二、工廠技術工
很多人一聽進工廠就覺得沒前途、覺得這工作就是吃青春飯,確實,在工廠很多工作都是沒啥意義的,對能力是沒有積累的,辭職後一切就歸零了。
但是,工廠中也有一些崗位是有技術含量的,前一段時間我就聽人說,他們工廠裡看機子一個月收入在8000左右,工作個幾年、經驗更豐富了,還可以拿到更高的薪資。
這類信息我並不是第一次聽說了,記得早些年,做模具的師傅也是非常賺錢的,儘管都是在工廠裡面,但人家真的是有技術的,也根本不愁沒飯吃。
還有一些工廠甚至是要找關係才能進去,這類工廠基本上收入高、福利好,也不失為一種好選擇。
這類工作大部分時間都是與機器打交道,特別適合喜歡愛機械相關的人員從事。
三、程式設計師
程式設計師的工作大家都知道,基本上每天就是跟電腦、代碼打交道,特別適合性格內向老實的人。
但很多人一聽做程式設計師就覺得門檻特別高,自己又沒啥計算機基礎,肯定做不成。
其實,程式設計師也是分成三、六、九等的,高級的程式設計師做不了,但是低級的程式設計師卻未必不行。
前幾年,我們群裡有個之前做會計的,她發現測試工程師的崗位空缺特別大,正好她老公又是程式設計師,於是,他就在家裡跟著網課自學測試相關的知識,半年後,就走上了測試的崗位,薪水從4000直接漲到了7000。
說實話,她這段經歷確實挺勵志的,但這需要強大的意志力的支持,所以,如果你對自己的自控力有把握,身邊又有朋友在做程式設計師的話,不妨考慮一下自學,然後去做程式設計師。
這裡要注意的是,過了30歲就不建議再去學程式設計師了,因為這崗位對年齡的要求確實有點高。
四、自媒體
這兩年什麼事情最火?那當然就是自媒體了!
很多人一聽自媒體吧,就覺得這東西太高大上了,自己既不會剪視頻,又沒有什麼文採,根本不知道怎麼開始。
但實際上,現在很多自媒體平臺都有推出相關的課程,只要你願意學習,基本都不是問題。
最近我發現,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自媒體大軍了!
他們有的是分享自己的所見所感,有的是訴說自己的職場經歷,有的是寫詩寫讀書後的感想...甚至,在某些地方還出現了「全民自媒體」的網紅村。
這工作很難嗎?其實並沒有那麼難,只要願意學習,基本上都不是什麼問題。
最後想說
上面推薦的幾個工作都是收入比較高的,也不需要跟人打交道的工作。
當然,付出與收入是成正比的,所有的高薪工作背後,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但我相信這對於老實內向的人來說,都不是什麼問題,因為實幹就是他們人生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