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山裡的「城會玩」
定向越野與旅遊相結合,常在風景秀美的地方展開。新華社發
夜間定向也越來越受歡迎。新華社發
去年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青少年也加入到定向這項遊戲中。 符超軍 攝
獨自在深山老林裡,視野狹窄、方向迷失,如何走出去?這樣的情況非常考驗一個人的野外生存能力。定向越野作為一種在高校圈、職場圈等人群中流行的戶外運動,就是專門為提高野外生存能力設計的。隨著這項運動日益普及,漸漸衍生出新的玩法,讓老手和新手都躍躍欲試。
近幾年,定向越野在以年輕人為主的圈子裡非常流行。很多高校都有定向越野協會,也會有定向越野比賽。不僅如此,一些大學畢業多年的人,在將近40歲的年齡,依然對定向越野運動情有獨鍾。
●南方日報記者 金朱璽
普及
從軍營走向校園
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布滿了叢林和湖泊。人們要穿過這些地帶,只能依靠地圖和指北針,否則要想穿越那莽莽林海是十分困難的。那些最經常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山林中行動的人們——軍人,便成了開展定向運動的先驅。
這項運動最初是為了單兵軍事訓練而設立的。「定向」這兩個字在1886年首次使用,意思是:在地圖和指南針的幫助下,越過不被人所知的地帶。北歐國家瑞典和挪威率先用定向越野運動來訓練士兵。現在,定向越野也是國際軍體理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每次比賽都能吸引十多個國家的軍隊運動隊參加。
1983年3月,解放軍體育學院首次在廣州白雲山上組織了一次「定向越野試驗比賽」。比賽的過程充分體現了定向運動在我國的適用性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其後,在一些軍隊院校也相繼舉辦這樣的比賽。在鄭州的測繪學院還舉辦了難度較大的夜間定向比賽,並將其列為該院每年舉辦的運動會項目。
我國現在主要有兩項全國性的定向越野比賽,一項是全國定向越野錦標賽,另一項是全國學生定向越野錦標賽。此外,今年還有各個地區自行主辦的比賽。
玩家
享受野外飛奔的樂趣
都說定向越野是年輕人的運動,但有人即使到了40歲,還是對定向越野樂此不疲,現居廣州的梁剛就是一位代表。6月,他還奮鬥在越野賽的前線。當時,天公不作美,暴雨傾盆而下,梁剛在50公裡龍洞越野賽的賽場依然堅持奔跑。他說:「暴雨中的肆意飛揚,泥濘裡的淋漓暢快,這種感覺很爽!」最終,他在這項越野賽中的成績是第17名。對於這個成績,他個人表示還是滿意的。
梁剛上世紀90年代進入大學,1999年開始接觸定向越野運動。酷愛長跑的他對這項運動同樣樂此不疲。他說:「無論是全國錦標賽,還是省內的錦標賽,我都參加過,但如果問參加次數最多的,還是廣東省的定向越野聯賽。這項比賽開展得比較系統規律,在華南地區也很有名氣。」
除了參與定向越野的時間長之外,梁剛參賽的頻率也比較高。「我一年能參加8到10場比賽,有些年份參加的馬拉松比賽多一點,有些年份參加定向越野比賽的次數多一點。」
談到這項運動帶來的好處,梁剛認為:「這項運動有助於鍛鍊人們身體和頭腦的結合能力,比如在快速奔跑中判斷方向的能力,這個對人的挑戰比較大。當然,如果一個人之前經常參加長跑鍛鍊,那麼他的體能絕對能夠支撐他完成一場越野比賽。體力足夠的情況下,就是如何結合大腦的問題了。」
目前,定向越野運動在我國高校廣泛開展,不少高校都有專門的定向越野活動社團和定向越野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就是其中之一。隊長楊三生介紹:「目前,我們定向隊有現役隊員30人,有些同學是通過校內開設的定向越野普及課程中了解定向,從而加入定向隊。一部分同學通過社團的介紹進入隊伍。事實上,大部分新進入的同學在加入定向隊之前不是很了解這項運動,但是隨著訓練的深入,他們慢慢地發現了這項運動的樂趣。在這裡,大家可以享受野外飛奔的快感,可以去體驗夜間定向的樂趣。」
經過幾年的團隊建設,定向越野隊的成績也在不斷刷新,他們2015年廣東省大中學生定向越野錦標賽中以96分的成績榮獲團隊總積分第一,足足領先第二名38分,分項比賽收穫3金4銀1銅,成為這次比賽的最大贏家,這一成績極大振奮了定向越野隊的信心。
定向運動不僅鍛鍊了人的體力,也提升了人的心智。楊三生說:「在師兄師姐一代代的傳承下,我們的隊伍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自從加入了定向隊,我算是明白了奔跑的意義,要感謝帶領我走進這項運動的前輩,讓我領悟了越野的精神。」
經驗
體能分配是門大學問
定向越野比賽,短途的10公裡,長途的可以達到50公裡,這對運動員的體能是極大的考驗。
梁剛認為:「定向越野運動絕不是體力好、能跑就可以玩的了,和一般的長跑比賽有很大區別。它還需要參賽選手動腦思考,思考的內容包括分配體能、判斷方向、選擇路徑、識別地標等,可以說每一項都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比如說選擇路徑,定向越野比賽從來都不是最近的路線最便捷。通常來說,近的路線很可能有非常難穿越的路障,或者地形十分複雜。」
此外,梁剛表示,比賽中留給運動員補水的機會並不多,而且在比賽中一般不會攜帶水。一些長距離比賽會設立飲水點,但供水量有限。另外,梁剛建議在下一段路程開始行動前補水,而不是在跑步的時候一邊跑一邊喝水。
另一位資深定向越野愛好者郝旭明說:「定向越野節省體力的一個技巧,就是在思考的時候把速度降下來。此外,在團體賽方面,一定要分工明確,每一名小組成員都要知道自己的職責所在。絕不能單獨行動!」
未來
與旅遊結合成為新形勢
7月,廣東省古驛道定向大賽就將開幕。這項比賽將古驛道旅遊與定向越野比賽實現了結合。廣東省體育局負責人介紹:「三大賽事的賽場設在廣東美麗的古驛道、古村落,這些古村落囊括了廣府、潮汕、客家和粵北古村落的風格,全面表現出水鄉文化、山居文化、海洋文化的精華特點。賽事項目群眾參與性強,參與人數多,將充分體現體育與旅遊融合的特點。」
加入了古驛道觀賞內容,給本就不算枯燥的定向越野增添了別樣的樂趣,可以說,會讓更多人喜歡這項運動。
在資深愛好者眼中,定向越野運動還是比較小眾的運動。但很多人都覺得這項運動的趣味性和鍛鍊價值非常高。
梁剛說:「我絕對支持中小學生參與到此項運動中來,因為這項運動沒有跑步那麼枯燥。而且孩子們都會進入大自然的環境中,在大自然中感受其中的樂趣,同時培養他們的野外生存能力和方向感。當然,我覺得要做好防護措施,比如防蚊和防曬,小學生參加比賽要由家長陪同。如果小學生無法適應比較高難度的定向越野運動,可以先從公園裡面開始練習,慢慢培養自己的興趣。」
郝旭明認為:「這項運動還是年輕人的運動,中小學生當然可以加入進來,體會其中的樂趣。」
■小連結
不可不知的定向越野技能
1.標定地圖
標定地圖就是為了使越野圖的方位與實地的方向相一致。這是使用越野圖的最重要的前提。
越野圖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當我們在現場正確地辨別了方向之後,只要將越野圖的上方對向現地的北方,地圖即已標定。
這種方法簡便迅速,是定向越野比賽中最常用的方法。此外,可以先使透明式指北針圓盒內的定向箭頭朝向地圖上方,並使箭頭兩側的平行線與越野圖上的磁北線重合(或平行),然後轉動地圖,使磁針北端對正磁北方向,同樣可以標定地圖。如果忘記攜帶指北針的話,可以利用明顯地形點標定地圖。方法是先選擇一個圖上與現地都有的遠方明顯地形點(目標),然後轉動地圖,使圖上的站立點至目標的連線與現地的站立點至目標的連線相重合,此時地圖即已標定。
2.對照地形
對照地形,就是要通過仔細的觀察,使圖上和現地的各種地物、地貌一一「對號入座」,即相互對應。
在站立點尚未確定前,首先應概略地標定地圖,然後迅速地觀察一下周圍,記清最大或最有特徵的地物、地貌的大概方位與距離,並從圖上找到它們,此時站立點的位置即可概略地確定。在站立點已經確定之後,同樣首先應概略地標定地圖,然後從圖上查明自己選定的運動路線上近前方兩側的特徵物,同時記清它們的大概方位與距離,並將它們在現地辨別出來,然後再前進。
如果因為地形太複雜,如山丘重疊、形狀相似等,不易進行對照,可以先採用較精確的方法標定地圖,然後用帶刻度尺的指北針的長邊切站立點和特徵物,並沿這條直長邊向前瞄準,則特徵物一定在此方向線上。如此方法還不能解決問題,應變換對照位置或者登高觀察和對照。
3.迷路的處理辦法
在沿道路行進時,運動員需要標定地圖、對照地形,判明是從哪裡開始發生的錯誤以及偏差有多大,然後根據情況另選迂迴的道路前進。如果錯得不多,可返回原路再行進。
在越野途中行進時,運動員應該儘早停止行進,標定地圖後選擇最適用的方法確定站立點,然後儘量取捷徑插到原來的正確路線上去,不得已時再返回原路。
如果運動員在比較複雜的山林中迷路,應當根據錯過的基本方向、大概距離,找出最近的那個開始發生偏差的地點,並以此為基礎,確定出站立點的概略位置。如果錯得太遠,確定不了站立點,又不能返回原路,就要在圖上看一看,迷失地區附近是否有較大型或較突出的明顯地形(最好是線狀的),如果有,就要果斷地放棄原行進方向向它靠攏,並利用它確定站立點。切勿在尚未查明差錯程度和正確的行進方向都不清楚的情況下,匆忙而輕易地取「捷徑」斜插,這樣很可能造成在原地兜圈子。
(責編:馮亞濤、連品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