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疫情加速蔓延後,華人華僑和留學生的安全備受關注。據悉,中國目前尚在國外的留學人員有142萬人,就在很多留學生選擇回國的時候,依然有一些留學生選擇留在國外居家躲避疫情。在荷蘭的中國留學生李航(化名)就是其中之一。荷蘭目前已經成為疫情高風險國家,今天小編帶你看看他在荷蘭的感受。圖為國內機場留學生抵達後分流。
我叫李航,27歲,來自安徽六安,在歐洲留學已有5年,之前在德國讀碩士,現在在荷蘭埃因霍溫讀博。目前,新冠疫情在歐洲迅速蔓延,且沒有任何形勢好轉的跡象。截至北京時間4月3日早晨,擁有1700萬人口的荷蘭已有確診病例1.4萬,死亡1341人。儘管不能正常學習工作,出門又經歷過歧視羞辱,身心飽受折磨,但是考慮到回國旅途的高風險,我還是決定留在荷蘭,在居所自我隔離。圖為我在實驗室的工作照。
3月17日,我所就讀的埃因霍溫理工大學就開始停課停工,所有學生老師被要求在家學習辦公,彼時,荷蘭已有1700個確診病例。停課前一周,很多學生老師已經請假,我還堅持去實驗室工作,並沒有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我這大意的心態讓國內的父母格外憂心,他們一直勸我不要再出門。圖為停課前一天,學校的圖書館已經空空蕩蕩。
3月24日,僅僅過去一周,荷蘭累計確診病例飆升到5500例。從這天起,荷蘭政府頒布了很多管控措施,比如關閉學校、餐館、娛樂場所,禁止集會活動,提倡人們減少出行次數,建議公共場所的民眾距離保持1.5米。由於政府沒有強制性限制民眾出行,一些民眾依舊自由外出活動,有些市場仍然正常經營。圖為埃因霍溫市中心的集市,外出的荷蘭人沒有戴口罩。
在家辦公的第一周,我每天堅持高效率地工作學習8小時,感覺和在學校沒有區別,唯一的不足是沒法做實驗,只能讀論文、做仿真。從第二周開始,工作效率明顯下降,時不時地會感到疲倦,飯量少了,睡眠時間也少了,唯一的工作動力來自每周嚮導師匯報工作的視頻會議。圖為客廳書桌變成了我的工作桌。
每天除了學習工作,還有個要完成的任務:給父母報平安。之前一周和父母視頻一次,現在變成了一天一次。每次他們都要詢問我的身體狀況如何,叮囑我不要出門,在家不僅要搞好學習,還要吃好喝好,多做運動,保護好身體。他們時不時會檢查我的食物儲備和防護用品。圖為我和父母視頻聊天。
為了減少出門次數,一次購物就要買足三個星期的食物。圖為在土耳其超市買的三公斤羊腿肉,兩公斤胡蘿蔔,一大盒雞翅,一袋蘋果和兩顆白菜。
在歐洲生活久了,對食物已經沒有太高的要求,很多時候只要能快速填飽肚子就行,所以各種熟食,速凍食品也是必不可少。圖為在華人超市買的速凍水餃,炸雞腿,麵條,榨菜,牛奶,雞蛋,等等。
疫情爆發前,在荷蘭已經買不到口罩,很多被華人購買,寄回中國,幫助抗擊疫情。我特意找來荷蘭出差的日本朋友幫忙,從日本帶過來三盒口罩,這成了我的保命裝備,真的很是感激。圖為我的防護用品:口罩和殺菌洗手液。
儘管在宿舍有很多事可做,但考慮到宅家時間久了,生物鐘會紊亂,我特意買了一瓶褪黑素,提高睡眠質量。當然啤酒也不能缺,不僅有助睡眠,還能緩解壓力,避免抑鬱。圖為一瓶褪黑素和幾瓶啤酒。
新冠病毒在歐洲已經肆虐了一個月,但一些無知傲慢的民眾把責任歸咎於中國,遷怒於中國人民和政府。我們採取了最嚴厲的措施對疫情進行管控,在所有中國人犧牲奉獻幾個月後,新冠病毒才被擊敗,可見這種病毒的厲害程度。這些成功的防疫除疫經驗,他們應該學習效仿,並且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預防病毒,但他們沒有這麼做。圖為3月24日的荷蘭超市,工作人員和顧客都沒有戴口罩,進出超市也不會測體溫。
前天在騎車去超市的路上,兩個愚昧的荷蘭人故意對我咳嗽,對我喊;corona virus (新冠病毒),我毫不猶豫地回應:法克尤。第一次親身遇到明目張胆的種族歧視,真的要氣炸了,如果再次被挑釁,我就讓他們嘗嘗中國功夫。圖為埃因霍溫的華人超市裡,工作人員戴著口罩清理購物車,這裡防毒措施比荷蘭超市好太多。
雖然父母詢問過在荷蘭有沒有因為疫情被歧視,我一直說沒有,怕他們知情後更加擔憂我的人身安全。小夥伴們聽說了這事後,表示很驚訝,之前道聽途說的歧視事件竟會發生在我們身邊。圖為2019年2月我在國內過春節的情形,如今雖然身在國外,依然心在國內。
隨著疫情的蔓延,歧視挑釁華人的事件肯定會增多,我想告訴同胞:遇到這種事,一定要果斷的回擊,不要害怕不要慫,平時也要和同胞們抱團,遇事了一定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圖為和朋友的群聊記錄,他們叮囑我要注意安全,也鼓勵我不用害怕,出事了他們會幫忙,這種集體的團結真讓我感動。
圖為我在德國留學的朋友在動態裡吐槽自己遇到的歧視事件。(江雨/整理)原創作品,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