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瑀:為求學年少離家,最終卻選擇七天不吃不喝絕食而死

2020-12-19 舊日故事

臨松薤谷,位於河西走廊的中段,這裡遠離紛擾,山青水秀,公元370年,大學士郭瑀已經在這裡度過二十年的時光。

二十年前,還是鮮衣怒馬少年郎的郭瑀離開家鄉敦煌,開始漫漫求學路。郭瑀之所以離開家鄉,是為了拜師儒學大家郭荷,而郭荷就隱居在張掖。

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就位於張掖。祁連山融化的冰雪匯聚成黑河,也使戈壁與溼地出現在同一片土地上,成就「塞上江南」的奇景。

當年郭荷帶領弟子隨著「永嘉之亂」的逃難人群來到這裡,清脆的鳥鳴在山谷間迴響,舉目望去青山薄霧環繞,讓長途跋涉的郭荷感到內心平靜,於是他選擇在這裡紮下根脈,不再東返,不再西遷。

郭荷來到臨松薤谷的消息吸引許多崇尚學問的人慕名而來,郭瑀也是其中之一。

或許是郭瑀長途跋涉遠離家鄉的經歷讓郭荷感到似曾相識,悟性極高的郭瑀成為了郭荷的入室弟子。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這年,已年近八旬的郭荷因被迫受邀,成為當時統治者前涼王張祚的賓客,太子的陪讀。與郭荷一同被逼出山的宋纖,多次請辭被拒後絕食而死。宋纖的事情讓郭瑀心生悲涼,他的請辭沒有被阻攔,但郭荷回到臨松薤谷不久便逝世,享年八十四歲。

郭瑀將老師郭荷安葬在書院旁邊,並自願為老師守孝三年。期滿之後,郭瑀選擇向臨松薤谷深處走去。

兩袖清風,一身傲骨,老師的事情讓他明白,遠離政治紛爭才能專心治學,越往裡面走,外面的世界離他越來越遠,但思想的領悟卻越來越深。

在山谷深處,郭瑀將自己畢生所學融會貫通,寫下 《春秋墨說》和《孝經錯緯》,希望能為後世所用。

十年光陰匆匆而過,即使郭瑀躲進山谷深處,但依然有源源不斷的學子慕名前來,如同當年的自己。而郭瑀也像自己的老師那樣,向前來的弟子傳道、授業、解惑。

慕名前來的不僅僅是一心向學的弟子,新任的前涼王張天錫跟隨著他們的足跡,也來到這裡。

張天錫是張祚的弟弟,他也向郭瑀發出邀請,請郭瑀出山幫助自己治理國家,郭瑀拒絕了邀請。

老師郭荷的經歷,歷歷在目的同時也讓他心生憂慮。

張天錫再次派出使者前去邀請郭瑀,並親自書寫一封信函帶去。信中以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來指責郭瑀逃避身為儒者應當承擔的責任。

但靠謀權得來君主地位的張天錫,跟郭瑀一直以來秉承的仁義道德相去甚遠,他指著山間的飛鳥對使者說:「此鳥,安可籠哉?」再次選擇了拒絕。

郭瑀的拒絕惹惱了使者,使者下令抓捕郭瑀的學生,不得已郭瑀被迫選擇出山。就在他們到達武威後不久,張天錫的母親忽然去世,郭瑀趁亂逃回。

公元376年

張天錫向前秦國君主苻堅投降,崇尚儒學的苻堅讓當地太守選派三百名子弟拜在郭瑀門下求學,苻堅不進則退的做法,讓郭瑀無法拒絕。很快,郭瑀門下的弟子就達到了上千人。

一天,郭瑀叫來眾弟子,並在座位前專設了一個席位並說道:「我女兒想找一位乘龍快婿,你們誰能坐此席位,我就把女兒嫁給他。」

話音剛落,一位名叫劉的弟子站出來答道:「先生要招婿,當然是非我莫屬,」身旁的同窗聽到劉的回答都忍俊不禁。

劉與郭瑀一樣同是敦煌人,都是為了求學少小離家,他也是郭瑀最喜愛和得意的弟子。

公元383年

苻堅在淝水之戰中慘敗,前秦元氣大傷,兩年後前秦內亂,苻堅被殺。前涼國張天錫的兒子張大豫趁亂起兵,校尉王穆也在酒泉發兵響應。

王穆請求郭瑀出山相助,出乎意料,郭瑀這次答應了王穆的請求。劉問郭瑀為何此次決定相助?郭瑀解釋說是多年好友求助,又事態緊急,他慎重考慮之後決定伸出援手。

窮則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這是儒家思想的行為準則。身為儒家學者,郭瑀心中一直有著「兼濟天下」理想。

郭瑀雖然弟子眾多,但沒有軍事實力,於是他聯合本地有實力的大族索嘏,很快便招募到一支五千人的部隊和三萬石的糧草,響應王穆的起兵。

起兵不久,生性多疑的王穆因為聽信讒言,準備派兵攻打索嘏。郭瑀聽說以後急忙向王穆進諫,試圖阻止這場內訌。但郭瑀的勸說並沒有用,王穆依然一意孤行。

郭瑀見王穆如此固執己見,也明白政治的鬥爭遠遠超乎自己的想像。於是他再無話可說,轉身朝城外走去。

城門外,郭瑀失聲痛哭,對著城門作揖道別。

此後,郭瑀連續七天不吃不喝,任憑劉如何勸解始終一言不發,最終,郭瑀死在酒泉山下。

很多人認為郭瑀選擇絕食而死是迂腐至極,命沒了就什麼都沒了。老師郭荷死後,郭瑀選擇向山谷深處走去,可以看得出那時候他是選擇遠離政治。但在他專心治學的這些年裡,他的學問越來越深,思想也不像當初那樣,避世也不再是他所追求的了。

他希望的,一直在等待的,是一位才能與品德兼具的君主,若是有這樣的人前來邀請他,他定會毫不猶豫地出山,但他一直沒能等到。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王穆的相邀讓他決定不再等待,但事與願違,或者說政治上的鬥爭遠遠不是郭瑀能想像到的。

內訌的事情讓郭瑀明白統治者的目的只是為了更好地鞏固自己的權利,與他期待中的兼濟天下不能相提並論,理想的破滅讓他心如死灰,才會選擇這麼決絕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參考資料、圖片來源:紀錄片《河西走廊》

相關焦點

  • 活了一個半世紀的老人,最終活得實在不耐煩,過完生日絕食而死!
    活了一個半世紀的老人,最終活得實在不耐煩,過完生日絕食而死!人類的生理壽命能夠達到多久呢?有的時候我們能夠看到身邊一些老人到了70歲還有80歲,很多人都會覺得她這一輩子活得很值了。但是在國外有這麼一個老頭兒,他已經活了146歲才死去,這對許多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也有許多人非常的羨慕,他,畢竟能夠活這麼久是每個人的夢想,要不然古代的那些皇帝也不會求仙訪道,就為了求得長生不死了。但是長生不死和長生不老也是有區別的,長生不死只不過是不死而已,但是不老就能夠永葆青春。這個老人當然不能夠長生不老了。
  • 為了修行,印度男子從13歲絕食,堅持不吃不喝不排洩,後來怎樣了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修行也許就是一種尋找「真面目」的方法,但修行也分種類,有人苦行,有人念經,有人辟穀,有人修心。但這世界上居然有人號稱通過不吃不喝不排洩修行,難道他修的是空空大仙嗎?印度,一個受宗教文化影響非常大的國家。
  • 連續七天不吃任何東西,會發生什麼變化?男性三天後飢餓感減少
    說到減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自己的體重問題,大部分男性或女性都不希望自己太胖。然而肥胖真的有時不是我們自己能夠控制的,特別是那些對食物有依賴的朋友,他們有一些朋友喝涼水都能漲胖,所以減肥對於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 女子自治腹瀉絕食三天「餓」出急性腎衰竭
    女子自治腹瀉絕食三天「餓」出急性腎衰竭武漢晚報訊(記者武葉 實習生朱夢琪 通訊員馬遙遙)女子吃壞肚子腹瀉不止,誤信「土辦法」絕食三天後,不僅腹瀉沒好,反而把自己「餓」出了急性腎衰。47歲的郭女士家住漢口,平時生活比較節約。上周,她吃了一個表面有點腐爛的蘋果,晚飯前肚子開始不舒服,連續跑了好幾趟廁所。次日,郭女士腹瀉症狀仍在繼續,想到老家親戚說過「絕食療法」可以治療腹瀉,她決定一試。當天早上,她只喝了一碗粥,接下來兩天更是不吃不喝,終於不再頻繁往廁所跑。
  • 7個月柯基不吃也不喝
    一般情況下,若是柯基挑食,只會不吃東西,但是連水也不喝,那麻煩就比較大了。可能是挑食太嚴重,或者是身體出現了問題,也有可能是在跟主人鬧彆扭,這也是常見的。對此,寵物主人需要多觀察一下柯基的情況,找出問題所在,然後對症處理。
  • 母雞的愛情故事:公雞死了 母雞絕食兩天跳下4樓
    「把他們養在單位四樓的食堂裡,一來可以幫忙解決食堂員工的剩菜剩飯;二來,自己養的本雞也比較補,到了中秋可以殺來吃。」任阿姨說。  平常,兩隻雞喜歡待在一起,一隻走到哪,另一隻就緊跟到哪。  前兩天高溫,公雞受不了,半夜熱死了。第二天早晨,食堂大媽上班後,發現母雞呆呆地蹲在公雞身邊,看樣子已經守了一夜,任憑人們怎麼趕它也不動。
  • 他是一代美食名家,發明多種名饌,最終絕食而死
    祖上為廣東茶商,富甲一方。 江這個人從小因家裡有錢,見識結交自然不凡。據說少年入萬木草堂,師從康有為。當時的廣東人喜歡把入翰林的人稱為「太史」,所以江孔殷就被人尊稱為「江太史」。另有一種說法是江孔殷中舉人中進士啥的都是家裡花錢買的。不過,在當時的那個時代,這些也沒什麼用了。後來,江孔殷並沒有追隨康有為,反而是跟革命黨人走得很近。
  • 挺扁聲音日漸薄弱 扁停止絕食
    挺扁聲音日漸薄弱    泛藍不屑「殉情表演」陳水扁喝稀粥不再鬧絕食在長達15天不吃東西後,陳水扁終於在27日吃了稀粥和蛋白,等於宣告他的絕食已經結束,也就無法再以絕食為藉口要求送醫。據《中時電子報》和香港中評社27日報導,陳水扁26日開始飲用臺北看守所提供的米湯300毫升,並喝了500毫升的運動飲料原液。所謂米湯,就是煮粥過程中產生的白湯,不含米粒。雖然看守所表示這是醫生的建議,但很顯然陳水扁的絕食意志已經動搖。果然,在腹部脹氣等不適症狀獲得改善後,陳水扁27日上午又依照「母親及妻子吳淑珍的呼籲」 保重身體,喝了500毫升米湯。
  • ​範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而作者範仲淹的一生,亦如其文,為君憂,為民憂,進亦憂,退亦憂……他的「瞎操心」,為他帶來了不盡麻煩,也讓他吃到了無數苦頭。可是一句「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卻讓世人看到了他內心的堅定與熾熱。隨後他毅然辭別母親,脫離朱家,只身前往應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學。此後數年,範仲淹異常刻苦。史書記載,他「晝夜不息」,冬天讀書犯困就用冷水洗臉;食物匱乏時便喝粥度日,據說他常常將粥冷凍後切為四塊,早晚各食兩塊;此外,為了節約時間,他睡覺甚至不脫衣服……經歷長達五年近乎自虐的學習過程,範仲淹的才學大有長進。
  • 為什麼選擇大學時,孩子不選離家近的,是真的無情?其實並不是
    高考已落幕,馬上就到了報考選擇志願的關鍵時期,為研究高考生填志願時的心理因素,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1名學生(包含高考生和在校大學生)進行了一項調查95.5%的受訪高考生希望遠離父母、遠離家鄉去求學。或許有了父母覺得他們長大了,他們不需要自己了,心裡很傷心,其實也不用這樣想。
  • 貓咪絕食能絕食多久,野貓絕食餓死嗎,貓絕食什麼情況啊
    由於很多的原因會導致野貓的出現,而野貓常常是不收人控制的,它每天的食物都是不一樣的,是否生病也不得而知。當野貓開始長時間不吃東西的時候,那它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這時候如果有愛心人士發現的話,希望能找出貓咪絕食的原因,然後給予一些幫助。
  • 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假如我年少有為知進退,假如……
    打開熱歌榜,無意的點開了李榮浩的年少有為,然後便一直開始了單曲循環,然後成為了我的手機鈴聲,歌詞中有一段是這樣的:也曾一起想,有個地方睡覺吃飯,可怎麼去熬,日夜顛倒連頭款都湊不到。是爭吵,是冷戰,是不理解,一步步的把愛情逼向深淵,萬劫不復!想想我和她的從前,連陪你看一場電影都是那麼的奢侈,就是因為異地戀,就連見個面,都是那麼的困難,想陪你一起吃個飯,更想每天當著你的面對你說一聲晚安,還記得那年冬天,我見你的最後一面,一句再見,成了再也不見。
  • 「獨特」投資理念,不一樣的護城河-專訪中泰資管基金經理田瑀
    針對投資人士善於從公司的強競爭力推演到市場份額提升、收入提升和利潤提升的邏輯思路,現任中泰資管基金經理田瑀在接受「金融1號院」獨家採訪時表達的觀點與市場「主流」有些不太相符。田瑀用乘風破浪大海上航行的小船來比如一種情形,強調快速擴張會使得生產、管理、銷售、服務水平都難跟上,在快速增長的過程中留下的隱患在快速增長期之後會逐步顯現,有時候會摧毀一家企業。田瑀在博弈層面對過度投資快速增長企業也有擔憂,「由於大多數人的會選中快速增長企業投資,因此在買入的價格上並不會有什麼便宜可言,而且在增長的中後期,最終會上演「跑得快」的遊戲。」
  • 「獨特」投資理念 不一樣的護城河——專訪中泰資管基金經理田瑀
    針對投資人士善於從公司的強競爭力推演到市場份額提升、收入提升和利潤提升的邏輯思路,現任中泰資管基金經理田瑀在接受《證券日報》獨家採訪時表達的觀點與市場「主流」有些不太相符。給「寬闊護城河」企業估值溢價田瑀的「差異化」的觀點與他的資深理科背景密不可分。
  • 海參為何幾個月不吃不喝不會死?
    海參為何幾個月不吃不喝不會死? 這時候它通常已經萎縮變硬 趴在巖石的縫隙裡一動不動 不吃不喝,停止覓食
  • 「絕食?不了吧!」
    【Modern Family S2E23】【發音】/məˈhætmə/ /ˈgɑːndi/ /went/ /ɒn/ /ɑːn/ /ə/ /ˈhʌŋ.gə(r)/ /straɪk/ /fə(r)/ /wɒt/ /wɑːt/ /hiː/ /bɪˈliːvd/ /ɪn/【發音技巧】went on a連讀;what he不完全爆破;believed in連讀;
  • 李榮浩,《年少有為》不自卑,唱出了所有年少的遺憾
    李榮浩可以說是一位音樂天才,他從九歲開始就通過卡帶自學吉他,還一度因此荒廢學業,如今的李榮浩,依舊在自己的音樂道路上千前進,出了很多專輯,有了很多代表作,例如老街、李白、模特、喜劇之王、作曲家、不將就、戒菸等,都非常好聽。
  • 絕食之後 人能活幾天?震驚了!
    最後絕食抗議活動在1929年10月5日結束,長達116天。其實,在補充維生素和水的情況下,人們可以不吃東西活一年。據說在幾十年前,這還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減肥方法,比如在1965年,一個嚴重肥胖的人絕食了1年零17天,身體脂肪令他奇蹟般地存活下來了。
  • 抖音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是什麼歌 李榮浩年少有為完整歌詞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知道,抖音上面有很多非常好聽的歌曲,而且每次抖音只要火一首歌,那麼這首歌必定會傳遍大街小巷,最近一首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的歌詞也是在抖音上面火了,那麼抖音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是什麼歌?
  • 假如我年少有為,是否能不負時光不負卿?
    張愛玲曾說:「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如同出名,更多人希望年少有為,留住身邊的人,不負初心。對待工作,他任勞任怨,吃著泡麵,看著照片上的姑娘,加班加點沒有抱怨。他追求的不過是一間38平的小窩,為的是給自己所愛的人爭的一席之地,單純以為憑藉自己努力,這些美好願望就能實現。但是上天對他實在是太不友好了,在他奮鬥的路上設置了重重的障礙。當程峰的父親找他談的時候,石小猛的自卑心無處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