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霜降剛過,進入到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正式開始了,冷熱交替的時節換個說法,就是冷空氣和熱空氣互相「打架」,但是最終都是冷空氣獲得勝利。
冷空氣和熱空氣之間互相「拉鋸式」對戰,很容易造成氣溫的反覆波動。這個時候,就是很多感冒的高發期,給寶寶保暖,就成了重中之重。
冬天快到了,天氣開始寒冷起來,每天洋洋上學媽媽都會給他穿上厚厚的一層,厚厚的棉衣,手套,棉鞋,但是洋洋不喜歡戴帽子。
他感覺戴帽子不舒服,所以每次媽媽給他戴帽子,洋洋都會摘掉,寶媽沒有辦法,就索性不給洋洋戴帽子了。
幼兒園老師打來電話,說洋洋好像感冒了,有點發燒,讓洋洋媽帶孩子去醫院看看,孩子的母親趕緊跑去學校,帶著寶寶直接趕去醫院。
大夫測量體溫37.2℃,大夫囑咐洋洋媽,秋冬季節孩子很容易感冒,應該穿厚點,別凍著寶寶了。
寶媽很疑惑,明明都給孩子穿這麼多了,寶寶怎麼還能感冒呢?難道是沒有戴帽子的緣故?
1)嬰兒的頭頂
嬰兒的頭頂有很多的關鍵穴位,例如百會穴等,頭部可以散發熱量。
嬰兒的頭頂匯聚全身的陽氣,是非常重要的部位。很多的寶媽也會感受到,當寶寶很熱的時候,寶寶的額頭就會出現潮溼。
當頭部著涼,身體上的很多熱量就會消失,所以寶寶就會感冒了。
2)孩子的後背
其實作為一個大人來說,也會有很深的感觸,當背部受涼的時候,全身都會感覺很冷,又是運動過後,背部有很多的汗漬,冷風一吹,就會「打冷顫」。
那是因為人體的背部毛孔發達,一旦受涼,就會帶走人體的熱能,造成人體感覺寒冷,人就會感冒。
3)肚子
肚子容易受涼,很大的原因是肚子上的脂肪較少,很容易流失熱量,腹部距離脾胃很近,很容易造成脾胃受涼。
而且腹部裡面還有著腸道等,腹部受涼,一樣會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引起腹瀉的情況。
4)腳
腳上的神經屬於末梢神經,距離心臟的距離最遠,血液供應比較慢,而且腳部脂肪稀少,不易保暖,更容易著涼。
為什麼說腳受涼容易感冒呢?那是因為腳距離地面是最近的,涼氣一般都先經過腳再向上傳輸,所以這個部位是最容易受涼的地方。
1)戴好帽子
剛剛上面說了,頭頂是散發熱量的關鍵部位,受寒會感冒,那麼就要準備一個舒適柔軟的帽子,既美觀又保暖。
2)睡覺蓋好被子
晚上睡覺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在腹部蓋一條毯子,防止腹部受涼。給寶寶多準備一個小衫,既能保護腹部,又同時兼顧背部。
3)準備保暖的鞋襪
多給寶寶準備一雙棉質襪子,家裡的溫度很高,很多的寶媽就以為寶寶在家裡光腳沒事,其實,寶寶的免疫力真的很弱,稍有不慎,就會感冒。
出門的時候,給寶寶穿一雙舒適的棉鞋,可以有效的保護寶寶的小腳丫,寶寶還可以穿著鞋到處玩耍,父母也不必太擔心寶寶的健康。
新生兒很嬌小,他們也很脆弱,很多細小的因素都是導致寶寶健康的「殺手」。家長一定要細心保護好寶寶,秋冬注意保暖。
讓每個寶寶都能安穩的度過冬天,他們的笑容是這個世界上治癒父母的一劑「良藥」。
互動話題:你給你的寶寶穿上冬裝了嗎?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