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上榜名單共100家,分為七大類主題榜單。即日起,北京旅遊網將對這100家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逐一介紹,為您遊玩北京提供參考。
人文景觀類——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位於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是一處自然科學類博物館。新館建成於2014年,它已經是第三代博物館了。從300平米,到1000平米,再到現在的8000平米,是周口店遺址保護工作做得越來越好的明證。
走進博物館大廳,一個高大的猿人塑像迎面而立,進入內部,按照時間順序可以陸續參觀三個展廳。第一展廳內主要介紹周口店遺址的發現和發掘歷史,其中有「北京人頭蓋骨」復原模型;第二展廳主要介紹的是「北京人」時期的生產、生活、環境:這裡復原了「北京人」生活時期的場景,展示了距今30~70萬年前周口店地區的自然環境和「北京人」用火、打制石器、採集、狩獵等生產生活活動;第三展廳介紹的是周口店遺址發現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的化石地點,並以場景再現了山頂洞人的生產生活方式。
博物館第一展廳
博物館第二展廳
博物館第三展廳
博物館並不是遺址所在地。從博物館出來,左轉,往山上走幾百米,遠遠地就能看到遺址大門前的巨大的猿人雕像。
周口店遺址猿人雕像
走進遺址,遠遠地就能看到一個巨大的建築物,它就是「猿人洞保護棚」。猿人洞為什麼加蓋了一個保護棚呢?
周口店遺址冬季風光
據介紹,猿人洞上世紀20年代發掘時採取的是井式挖掘法,挖掘後,就出現一個大坑,這樣雖然洞的巖壁地質剖面層,包括灰燼層,都能顯示得很清晰,但是自發掘以來,猿人洞長期遭受日曬、雨淋、風蝕、溶蝕等自然力破壞。如何保護、延長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壽命?從2008年起,經過7年論證,報國家文物局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2015年開始實施全覆蓋保護工程,工程原則為:最小幹預、能夠遮蓋,還要與環境協調。設計施工歷時十年的猿人洞保護棚終於「10年磨一劍」,於2018年9月21日向公眾開放。
攝影/王劍波
攝影/王劍波
整個猿人洞保護棚3700平米,大跨度、鋼結構,造型隨山體起伏,既與自然融為一體,頗具現代感,又體現了文化元素。在保證通風、排水的情況下,為遺址撐起一把有力的保護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員曾稱它是現在世界在遺址保護上做得最好的工程。
攝影/王劍波
攝影/王劍波
攝影/王劍波
走進洞內,就不用說了,各種遺蹟都在,盡情膜拜就是了。其間,還利用了現代科技,在石壁上展示了猿人的生活場景等。
第一地點猿人洞內部
走出猿人洞,如果還有時間,一定要去拜祭一下長眠於此的科學家——楊鍾健、裴文中、賈蘭坡。他們生前為周口店遺址的發現和保護做出了不朽功績,去世後又做了周口店遺址的守護神,守護著我們這塊人類的祖先的聖地。
公交路線:在六裡橋東站乘坐917路或917路區間公交至周口店路口站下車步行189米,換乘F38路區間公交至猿人遺址博物館站,下車後步行70米即達。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大街1號
【來源:北京旅遊網官方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