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日常哪個環節產生白色垃圾最多,很多人都會想到外賣。
外賣餐盒、塑膠袋、一次性餐具,這些外賣垃圾該如何處理?
根據2019年7月發布的最新版《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外賣餐盒、食材託盤等塑料包裝袋,清洗乾淨後可以歸屬可回收物」,而「一次性用品(餐具、杯子)、非金屬筷子、湯勺、普通塑料購物袋」則屬於其他垃圾。
相比上海簡單將外賣塑料餐盒直接列入「幹垃圾」(即寧波的其他垃圾),寧波可回收物欄裡的這一句備註顯得極為可貴。
一個塑膠袋的降解時間至少要470年,能回收的塑料餐盒還是回收的好。
「外賣塑料餐盒是否可回收,取決於你能不能把它們洗乾淨。」鄞州區生活垃圾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季海明分析說,「洗乾淨之後,外賣塑料餐盒具有可回收價值,可以投放到各個智能櫃;如果沒洗乾淨,裡面的湯水油汙反而會汙染其他的可回收物,使紙類可回收物因纖維被破壞而失去利用價值,所以還是應該扔到其他垃圾裡。」
根據這一說明,外賣垃圾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剩菜剩飯請倒入廚餘垃圾;其中動物大骨、貝殼屬於其他垃圾。
塑料餐盒洗乾淨,放入可回收垃圾;沒洗乾淨,扔到其他垃圾。
普通塑膠袋和一次性餐具(紙盒、紙杯),均屬其他垃圾。
上海經驗也有值得借鑑的。根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從7月1日開始,上海外賣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叉子、刀等餐具,違者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據了解,目前「餓了麼」和「美團外賣」都已將是否選擇餐具作為下單的必經流程:寧波用戶下單時,也可以選擇「無需餐具」,以獲得平臺上的「金幣」或「環保能量」,積累到一定數額,可用於兌換商品或助力公益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