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將至,加拿大「影子疫情」悄然流行

2020-12-22 大視界

「楓葉之國」加拿大的秋天,原本是欣賞紅葉的絢爛季節,然而,2020年,布滿這個北境之國的,不止是紅色楓葉,還有因為新冠病毒肆虐,而被列入疫情防控最高等級的「紅色區域」。

從1月25日報告首例病例以來,加拿大累計確診病例迄今已逾30萬例。當紅葉漸褪,這個國家又將如何度過這個罕見的「凜冬」?

「她在大屠殺中倖存,但死於新冠」

11月初,在多倫多一家養老院內,當身穿防護服的傑夫·沙布斯最後一次看到母親馬爾維娜·沙布斯時,患有痴呆症的母親正被童年夢魘所纏繞——她擔心著自己錯過了那輛離開波蘭的列車。

1939年9月,納粹德國閃擊波蘭,也開始了針對猶太人的屠殺。10歲的馬爾維娜被迫同祖父母和弟弟,一起跳上列車,逃往境外的一家勞改所。在那裡,沒有食物,每天都要為生存心驚膽戰。但幸好,她挺了過來。

戰後,馬爾維娜回到波蘭,隨後前往加拿大定居。她在那裡遇到了相愛的丈夫,生下了兩個孩子。即使患上痴呆症後住進養老院,「她的外表也一直完美無缺,頭髮、指甲總是修剪得很好。」

但未曾想,這位曾在大屠殺中倖免於難,安然度過半個多世紀漫長歲月的老人,在2020年遭遇生命中最後的劫難。短短幾天內,她的病症急劇惡化,最終被新冠病毒無情帶走。

馬爾維娜的故事,僅僅是悲劇的冰山一角。在加拿大上萬例新冠死亡病例中,逾70%來自80歲以上人群,老年護理中心是絕對的重災區。

「養老院的屋子裡泛出一陣陣惡臭,遍地的尿液和糞便。」4月,魁北克省的赫倫養老院已出現確診病例,然而除了幾個口罩,幾乎沒有任何防護設備。

短短三周內,該養老院有38人相繼去世。前來支援的護士羅蘭丹娜·米爾說,「這個有著近150個床位的療養院,只剩下兩名護士看護,其他員工在疫情暴發後都逃跑了。」

「這是一個悲劇,但我並不意外,老年護理機構長期存在的問題,使之成為極其脆弱的地方。」多倫多西奈山醫院的老年病學專家納森·斯道爾指出。「如果政府仍無所作為,同樣的災難會再次發生。」

不久後,夏天到來了,加拿大疫情曲線在7、8月份一度被拉平。各省都忙著重啟社會和經濟活動,壓抑已久的人們放鬆了警惕。多倫多市中心的公園聚集了上千名野餐、遊玩的市民,俱樂部、酒吧裡更是擠滿了年輕人。

但新冠病毒是不會「放假」的。9月開始,疫情迅速反撲,一個個象徵確診病例的紅色斑點,開始在這個國家的地圖上接二連三地出現。成百,上千……此次,感染率最高的人群也由老年人,變成了40歲以下的年輕人。

從報告首例確診到病例數突破10萬,加拿大度過了145天,其後,在123天後,確診病例增至20萬例,但再增至30萬例,僅用時28天。

「我們可能過早地開放了經濟,然後,病例數量失控。」渥太華大學流行病學家德奧蘭登指出,「加拿大政府未能在今夏確診病例減少時,為應對第二波疫情做好準備。」

11月以來,加拿大單日新增病例數連續數天超4000例。病毒肆無忌憚地傳播,從繁華都市多倫多,到北極地帶偏遠而廣闊的努納武特地區,無一倖免。隨著原住民感染病例不斷增加,當地宣布,從11月18日開始,進入為期兩周的封禁期。

兩艘船,與一場邊境婚禮

除了境內多地陷入封鎖,還有一個加拿大人更想嚴密封鎖的地方,那就是全長超8800公裡的加美邊境線。

這條世界上最長的「不設防」邊境線,因疫情暴發已關閉了8個月之久。如今,限制令再延長一個月,直至12月21日。防住「鄰居」,成了加拿大抗疫的首要任務之一。

7月的炎夏,當尼亞加拉大瀑布美國一側的遊船上擠滿遊客時,加拿大一側的遊船甲板上,僅寥寥數人。無怪乎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曾直言,「加拿大對疫情的控制,比鄰國在內的盟友們做得更好。」

「安大略省嚴格的社會隔離規定,要求我們一次只載6名乘客。」尼亞加拉「吹號者」遊船公司副總裁迪茂裡佐介紹道。相比之下,可容納約500人的美國「霧中少女號」遊船,被允許以50%的運力運行。

目前,美國確診病例已超1300萬,許多加拿大人表示,鑑於美國的高感染率,他們寧願繼續關閉邊境數月之久。

一些商家開始對停車場進行排查,看到美國車牌的車輛就舉報。加拿大公民麗薩·瓦特因自己的車掛著美國得州車牌,被尾隨騷擾了兩次。

在這種情況下,跨越邊境的愛情,顯得非同尋常。10月初,在加拿大聖魯瓦河畔,新郎萊基和新娘克洛在分別身處美、加兩側家人的祝福下,說出婚禮上的神聖誓詞:「我願意」。

萊基來自加拿大,而克洛從小在美國緬因州長大。此次,克洛的祖父母特意乘船來到靠近加拿大一側的河面,見證孫女的幸福時刻,並與新郎的祖父母遠距離地聊了幾句。

「儘管婚禮不是夢想中的樣子……但親友們以不同的角度見證了婚禮,這將是家族的一段恆久記憶。」克洛說。

「影子疫情」才是大流行病?

然而在加拿大,與新冠病毒一同肆虐的,還有另一種病毒——種族主義。

「種族主義才是大流行病。」5月底,美國非裔弗洛伊德遭警察「跪殺」引發的反種族歧視活動,一路延燒至加拿大。

彼時,新冠疫情蔓延迅速,但在溫哥華、蒙特婁等城市,上千民眾舉著「黑人的命也是命」、「沒有公義,沒有和平」的標語牌,在街頭聚集示威。

抗議現場的一名男子亞歷山德拉·凱恩說,「種族主義就發生在這裡,而我們保持沉默太久了。」

疫情之下,兜裡沒錢、居住擁擠、出行不便,成了許多加拿大非裔人士最大的「絆腳石」。在工廠工作的女子阿斯利·法拉在確診之前,也只能乘坐公交車前往醫院,語言的障礙,更是讓她在看病時格外艱難。

有統計稱,在安大略和魁北克省,少數族裔聚集的社區新冠死亡率,是普通民眾的3倍之多。

疫情撕開了加拿大「隱藏在微笑裡」的種族主義,這場隨新冠而來的「影子疫情」,給不少人造成了不亞於染病的心理傷痕。

護士凱薩琳·張在多倫多最繁忙的急診室之一工作。一天,她在同室友等待取餐時,一名60多歲的女人忽然走近,朝她們大喊大叫,用雨傘打她們,還對著張的臉上吐口水。

「這是因為我是亞洲人,戴著口罩。」張說。

疫情發生以來,接近五分之一的加拿大少數族裔認為,基於種族的騷擾或攻擊事件有所增加;溫哥華警方的一項最新統計也顯示,2020年以來,溫哥華針對亞裔族群的仇視行為暴增,為116起,幾乎是2019年的9倍。

「在大流行中,我們沒有解藥,也沒有疫苗,人們對此感到恐懼,他們想要把責任歸咎於與自己不同的人。」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研究疫情期間種族主義問題的教授桑德拉·海德,一針見血地指出。

當地時間7月5日,加拿大多倫多的塗鴉巷,美國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的肖像壁畫頗為醒目。 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攝

北境之國「凜冬將至」

隨著寒冷冬季的來臨,加拿大首席公共衛生官譚詠詩日前警告稱,「(疫情的)大火在許多地區燃燒。」她預計,到12月初,加拿大新冠日增病例將超10000例。

多地已經陷入「病床危機」。「我們正在輸掉抗擊疫情的戰鬥!」薩斯喀徹溫省的260位醫生近日發出聯名信稱,該省重症監護病房接收的患者,已經超員30%。

而在飽受第二波疫情侵襲的曼尼託巴省,護士協會主席達琳·傑克遜稱,成員們正在瘋狂加班。急診室中擠滿了病人,一些病情較輕的患者只能在走廊的擔架上等待。「這是一場噩夢,事實上我希望,封鎖能夠繼續。」

抗疫一線的醫生們,也一個個「倒下」。

在曼省最新的新冠死亡名單中,有一位是維多利亞總醫院的工作者。在這家醫院約20名醫護確診之後,許多醫護人員開始自我隔離,對病患的重症監護能力隨之下跌。

然而,在經歷疫情「嚴冬」之外,經濟困局也纏繞著加拿大。儘管出臺了一系列經濟援助計劃,但該國疫情最嚴重時期的失業率高達13.7%,創44年來新高。

加拿大酒店協會日前還預計,該國8000多家酒店中,有一半酒店或在無法獲得幫助的情況下倒閉,其中大部分是個人及家庭企業主。此前,高端羽絨品牌「加拿大鵝」也宣布裁減上百名員工。

「大流行持續的時間越長,越多的人將徹底失業。」西安大略大學經濟學教授奧德拉·鮑勒斯警告道。

眼下,第二波疫情已至,「楓葉之國」一年中最燦爛的時節即將過去。這個北方國度必須打起精神,以警醒的態度面對一切。這或是許多年來,它「最難熬的凜冬」。

相關焦點

  • 《權力的遊戲 凜冬將至》手遊官網煥然一新
    日前,HBO官方正版戰爭策略手遊《權力的遊戲 凜冬將至》悄然上線新版官網。以嶄新的姿態,與全球權遊粉絲一同迎接HBO美劇《權力的遊戲》最終季的全球首映, 《權力的遊戲》最終季今起在騰訊視頻同步美國獨家首播,每周一早9點會員看最新集。
  • 《範用存牘》《凜冬將至》入選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
    《範用存牘》《凜冬將至》入選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 2020-11-17 15: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凜冬將至
    一句話證明你看過《權利的遊戲》,凜冬將至!《權利的遊戲》已經進入最終章,回顧那些年它帶給我們的震撼,時常覺得感動。如果讓你用一句話證明你看過這部劇,你會選擇什麼呢?凜冬將至!這是一句被說了無數次的臺詞,史塔克家族用淋漓的鮮血和人頭詮釋了什麼叫「凜冬將至」,翻譯成中國話就是「居安思危」,在權力場上沒有永遠的贏家和主角,唯有未雨綢繆。凜冬將至除了指異鬼以外還指權利的爭鬥。守夜人的誓言長夜將至,我從此開始守望,致死不休。我將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
  • 《權力的遊戲 凜冬將至》手遊「全境公測」今日重磅開啟
    9月6日,正版IP授權戰爭策略手遊《權力的遊戲 凜冬將至》重磅開啟「全境公測」。《權力的遊戲 凜冬將至》重磅開啟「全境公測」來玩就送人氣指揮官!全境守護者即將誕生《權力的遊戲 凜冬將至》手遊「全境公測」重磅推出「君臨角逐 巔峰之戰」全服戰役,讓全服聯盟公平角逐問鼎「鐵王座」的機會。君臨城巔峰之戰將於9月7日(周六)19點首次開放爭奪,屆時全服全區聯盟均可參與城池爭奪,一旦成功入駐君臨城就將成為一統維斯特洛大陸的王。
  • 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賽門黑澤值得培養嗎?指揮官賽門黑澤全攻略...
    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的指揮官賽門黑澤怎麼樣?不管角色的定位是什麼樣的,只要能利用該角色的優勢,玩起來都會非常有趣,小編將賽門黑澤的一些玩法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下賽門黑澤的玩法,選擇是否培養。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指揮官賽門黑澤全攻略賽門黑澤的定位
  • 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Winter Is Coming!
    而且最多的臺詞就是:「凜冬將至,Winter Is Coming」。與 我們同樣的道理,這維斯特洛大陸也是遵循人多力量大這一基本定律。以人為本,狼性之道,群狼必贏,孤狼必死。春天和秋天時間短暫,前者瘟疫流行,後者暴雨多發。炎夏時間較長,十年之久已是常態。但根據民間說法與七神的信仰,每個長夏之後都有個持續時間更久的長冬,只有人類罪孽終結之時才能迎來永久的夏日。所以,凜冬將至,可怕處不是溫度,是時間。冬季人民最需要的是食物、保暖、已經牲畜的草料。
  • 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手遊實現多開小號養大號方法
    對於《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也一樣,不少玩家受困於資源短缺的緊張環節,養一個小號來給大號「輸血」,就會輕鬆許多。 雖然《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是一個SLG策略類遊戲,但策略類遊戲對大環境的把控以及資源的獲取收集都有需求,在遊戲內,石材、糧食、鐵礦等等資源被利用到各種場景中。
  • 手遊《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惡搞《飛龍在天》 網友:辣眼睛
    近日,有網友發現手遊《權力的遊戲:凜冬降至》臺版推出了新廣告,模仿了臺劇《飛龍在天》的片頭,將原本的角色全部換成權遊的角色,配上洗腦的主題曲,讓人直呼辣眼睛。據了解,手遊《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定為3D策略遊戲(SLG),偏向中世紀奇幻風格,在遊戲中用戶可以收集、培養原作中眾多的知名角色,在維斯特洛大陸參與七大王國之間的勢力紛爭。
  • 跑不了的老潘、爆不完的債雷,誰的凜冬將至?|敏言慎觀
    WINER HAS JUST BEGUN凜冬將至,而且凜冬才剛剛開始。這,或許就是對於中國自持類物業的真實寫照。疫情將全世界的經濟摧殘得面目全非,中國雖然一枝獨秀,但多年來大力推崇的第三產業(科技產業和核心金融產業除外),在殘酷的現實下本色盡露。危機中,保障民生根本的第一產業作用不言而喻,而既擔負基礎民生和就業重任,又擔負著出口創匯,維護基礎貨幣價值的第二產業更是光芒四射,而主要責任是錦上添花,提升生活品質的第三產業,不僅在中國,在全球更是全方位黯然失色。
  • 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農田怎麼提升糧食產量?提升產量方法介紹
    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農田怎麼提升糧食產量?提升產量方法介紹 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怎麼提升農田的糧食產量,提升的方法有哪些呢,我們來一起看下農田糧食產量提升的幾種方法。
  • 2019洗衣機市場:凜冬將至 萬物生長
    有分析指出,目前我國城鎮家庭每百戶家電保有量基本趨於飽和狀態。
  • 凜冬將至:盤點《冰與火之歌》中全球拍攝地
    凜冬將至:盤點《冰與火之歌》中全球拍攝地 時間:2013-09-06 22:01:43 來源:環球網
  • 凜冬將至,來吃一吃泰式風情的海鮮火鍋
    凜冬將至,來吃一吃泰式風情的海鮮火鍋
  • 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手遊兵營建設攻略
    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手遊中兵營是訓練士兵的地方,主要用於培養軍事實力,至關重要,一起來看看如何建設自己的兵營吧!
  • 芳菲歇去,凜冬將至
    當下的疫情,不僅沒有完全平復,每日確診人數似乎還在不斷地創新高。這種情況之下,家長們對於學校開學複課的態度,真可謂是愛恨兩難,一言難盡。照說神獸們返校,家長們重得自由,本來應該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但是,開學前的的種勢態以及省衛生官和教育局的態度,使家長們的心情實在是沒法輕鬆。低幼年級的孩子們,更關注的是保持社交距離和勤洗手這些措施。
  • 「凜冬」將至?英國將迎來嚴寒考驗,氣溫將降至負5攝氏度
    「凜冬」將至?儘管一再有人不願意承認氣候變化的趨勢走向,但新一輪的寒流又再次襲來。這次降雪將持續到本周末結束,周四11月12日上午10點,防寒警報持續拉響,預計最低溫度將在周五11月13日晚上到來,整個蘇格蘭北部氣溫將降至冰點。
  • 凜冬將至,數十道常州曹山美食已經悄然登場,趕緊收藏吃個遍
    凜冬美食,悄然登場;時已初冬,萬物皆藏。現在正是一年中養生滋補的最好時節,而常州溧陽曹山,山雖不高,卻也連綿逶迤,物產豐饒,大自然給予了無限的味蕾饋贈。當地人們,更是運用獨特的烹飪技巧將各食材的美味,發揮到極致羊肉、土雞、魚頭……山野湖鮮,至臻至純,皆「味」你而來!
  • 白紙「包書」悄然流行
    原標題:白紙「包書」悄然流行信息時報訊 (記者 李夏) 開學第二周,不少廣州家長和學生迎來了開學後的第一道作業題——「包書」。「用什麼包?怎麼包?」看著孩子從學校拿回來的課本、作業本一大堆,家長的疑問也一大堆。記者昨日採訪荔灣逢源的家長和老師後發現,除了市面上普遍時興的透明書套,白紙「包書」悄然流行。
  • 疫情之下,加拿大孩子的暑假變味了
    【環球時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每年7月1日是加拿大國 慶節,也是當地學生暑假的第一天,加拿大孩子的暑假也重視「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即參加社會公益活動、閱讀、寫日記、做小課題、遊學、學習各種文娛特長等等,但今年由於疫情,加拿大孩子的暑假生活與往年大不同。
  • 以詩為眼,夢枕星光 凜冬將至,星河長明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篇文章——《以詩為眼,夢枕星光 | 凜冬將至,星河長明》。 古往今來,描寫冬天的詩詞數不勝數。我們從這些詩詞中能感受到一份「白月無痕雪滿山」的清新,也能感受到一份「去時雪滿天山路」的深情。我們能感受到「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一份豪邁,也能感受到「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的一份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