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當代陶瓷史上,有一對兄弟藝術家格外引人注目,他們同時起步,且並肩成為中國當代陶瓷藝術的領軍人物,他們就是白磊、白明兄弟。
展示白氏兄弟藝術成就的「磁場——白磊白明雙個展」於2020年12月25日在上海璟通藝術中心開幕,並持續展至2021年2月28日。展覽展出白氏兄弟作品近60件,這也是璟通藝術中心及藝術家在2021新年為陶瓷愛好者們準備的一份跨年文化禮物。
據本次展覽策展人、上海璟通藝術中心創始人、藝術總監熊景蘭介紹,璟通與白氏兄弟的相互欣賞,始於十多年前的一次會面,那次關於當代陶瓷的話題所帶來的一拍即合,讓他們一路攜手走來,在陶瓷的傳承和創新、當代陶藝創作、當代藝術創作等多方面共同探索,結出了累累碩果。
本次展覽名為「磁場」,作為一個物理概念,是指傳遞實物間磁力作用的場。磁場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有著巨大吸引力的特殊的場,當「磁場」這個詞被用作白氏兄弟陶瓷展覽名稱時,就有了雙重含義:它精妙的形容了白氏兄弟互相吸引、互相啟發,互相融合的兄弟關係和藝術生涯;同時磁場諧音「瓷」場,藝術家希望本次陶瓷展能成為一個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展覽。
白磊、白明等新一代陶藝家的崛起,讓數千年歷史的中國陶瓷真正突破器皿的概念,而把陶瓷作為一種載體,進行藝術的探索和交流,這必將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史上一個重要章節。
出生於景德鎮的白氏兄弟從小耳濡目染,對於陶瓷有著天然的執著與偏愛。他們從傳統陶瓷的創新入手,不懈努力,銳意突破,創造了當代陶瓷的獨特審美。他們同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協會IAC會員,是當代陶瓷界毋庸置疑的領軍者。
■白磊
白磊起步於景德鎮陶瓷學院,後到日本研修,曾任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藝術室主任、總工藝美術師,現為蘇州大學教授。1990年獲得全國陶瓷藝術評比一等獎,1996年獲得日本陶藝學會「會長獎」,1997年獲日本東京都知事獎。
■白磊《江南溼地》瓶 高53cm
■白磊《秋頌》瓶 高50cm
■白磊《雲湧山巒》箭筒 高95cm 直徑32.5cm
景德鎮陶瓷學院的專業學習和在日本兩年的研修經歷,讓白磊對中國陶瓷的傳統工藝和當代陶藝的國際語言有了全面的理解。加之陶瓷研究所的薰陶與磨礪,使白磊在陶瓷的器型、釉料、色彩、燒造等各環節獲得了全方位的領悟和傳承,進而突破傳統陶瓷精緻、規整、對稱的審美趣味,實現了當代陶瓷更加自由、更富想像力的藝術表達。白磊能夠自如地將青花、釉裡紅、氧化鐵在不同的器型上加以表達,能夠恰當處理拉坯與燒造之間的泥性變化。正是由於這種全面的繼承與突破,既賡續傳統,又張揚個性,成為當代陶瓷由傳承走向創新過程中的重要推進人物之一。
■白明
白明雖與哥哥白磊同時開始當代陶瓷的探索,但他走出了另一條藝術發展道路。白明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一開始就試圖跳出陶瓷,致力於陶瓷、油畫、水墨、雕塑及綜合材料等不同藝術領域的跨界探索。1993年獲博雅油畫藝術大賽大獎,1994年獲日本平山鬱夫藝術大獎,2002年獲全國美展優秀獎,而後才是各大陶瓷比賽的大獎。
■白明《春線風搖》箭筒,高93cm 直徑34cm
■白明《天池》圓盤 高10.5cm 直徑46.5cm
■白明《遙感大地》釉上彩缽 高36cm
■白明《一線永動》瓶 高32cm
白明現為中國美協陶瓷藝委會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系主任。近年來,白明在歐美和亞洲多個博物館舉辦個人陶瓷展,宣示了當代中國文化的自信。他的跨界探索,代表了中國當代藝術在藝術語彙與思想表達上更大的可能性。
熊景蘭稱,白氏兄弟的生命同根,藝術同源,希望此次白氏兄弟的作品展能夠將觀者帶入中國陶瓷藝術從傳承走向創新的動人旅程,也希望他們在各自的藝術領域取得更多超越前人的成就。
■白磊《幻境》系列瓷板之一 60x40cm
■白磊《律動的風景》瓷板 60x60cm
由中國第一代陶瓷經紀人熊景蘭創辦的上海璟通藝術中心長期致力於中國當代陶瓷藝術的學術價值發掘,推動其收藏、研究、創作和推廣一體化發展。尤其對於中國近百年陶瓷史,璟通進行了充分的研究和梳理,從老一輩陶瓷藝術家張松茂、周國楨,到改革開放以來湧現的當代藝術家白明、白磊、劉正、張國君、熊開波、唐承華、陳向東等,璟通與他們一起探討陶瓷的傳承與創新,一同成長。近年來,璟通與多位藝術家進行跨界合作,將陶瓷藝術與油畫、國畫 、版畫等藝術門類進行深度融合,從而為中國當代陶瓷積累了新的審美經驗。
磁場——白磊白明雙個展
藝術家:白磊、白明
策展人:熊景蘭(上海璟通藝術中心創始人、藝術總監)
展覽時間:2020.12.25—2021.02.28
展覽地點:上海璟通藝術中心(上海市黃浦區黃陂南路700號B棟215—21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