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市場個股情況早已和指數脫鉤,指數的牛市期卻出現了個股跌停潮。
只要一次節奏錯誤,就會讓投資者備受煎熬。
這就是目前的狀態,這是一個指數最好的時代,也是選擇個股最難的時代。
因此,對於下周的市場,投資者要有一個整體的判斷,繼而優選出參與的板塊。
首先來談下市場下周的整體情況。
從目前指數所呈現的形態來看,跨年行情總體上會是一個趨勢性上漲的局面,但中間的反覆將會脫離本周的窄幅震蕩,中間很可能出現幾次深度洗盤。
而支撐指數上漲的板塊將會加快輪動,正是因為不斷有新的板塊出現才能支撐指數不斷上漲,但如果無法提前預判和潛伏,市場的反噬就會讓前期的積累一次清空。
從1月份行情可以看出,市場已經出現了前期趨勢的轉向,原來的趨勢股不僅帶不動指數了,反而帶動了部分已經處於低位的個股下跌。截至1月15日,2020年全市個股的平均漲跌幅為-4.85%。
這個數字表明今年大多數個股處於嚴重虧損狀態。這才是真實的市場狀態,指數上漲不僅沒有帶來收益,反而抽走了大部分個股的流動性。
這就是如今的狀態,指數上漲和大部分個股已無關聯,市場給予的機會只在於新的抱團板塊和提前預判的超跌個股之中。
降低預期,市場調整頻率正在加快
年線已經兩連陽,縱觀整個A股指數,市場從未出現連續三個大陽線的情況。
這並不是一個概率問題,其實這源於市場難以在很長時間去發現能夠接連上漲的板塊。
如今資金有一致預期的大部分板塊幾乎全在高位,很難指望他們再出現連續上漲,而估值較為合理的個股很難引起主力資金的興趣。沒有新的主線板塊接力,才是年線難以繼續上漲的直接原因。
而要維持指數上漲現在只能依靠板塊輪動,但從這周的效果看,大部分人並未適應市場的變化。
五個交易日,幾乎每天的大票和小票都是輪番出現跳水反彈,每天都未有持續性的上漲或下跌,市場的交易策略基本都撐不過當日。難以盈利也就不奇怪了。
提前調倉,備戰跨年行情
規避前期抱團股,尋找新的龍頭主線。估值才是最能體現個股價值的標準。
新的一年會對前期暴漲的部分個股出現向下修正的過程,因此從長期來看,新的風口會從新的板塊中出現。
近期資金也在從一些低位板塊進行嘗試,金融、地產和基建本周有觸底反彈的信號出現,但這些板塊容量太大,而且資金現在是做超跌反彈,真正能夠持續上漲的只會是其中的細分領域,很難出現板塊牛市。
半導體和通信業有了資金回流,這是產業資金在二級市場的延伸,2020年半導體行業股權投資爆發,全年投資金額超過1.4萬億,同比增長四倍,其中產業端上遊和設計端更是受到資本青睞。
但這部分個股本身也有問題,估值還是太高,因此上周很多個股出拉升之後直接砸盤,板塊內能夠持續上漲的個股幾乎都是行業龍頭和設備提供者。
因此,在新的主線板塊確定之前,只能小心地做局部嘗試,真正的機會還需等待。
下周前瞻:尋找部分低點穩步上升的優質個股,放棄高位抱團概念,等待新的主線出現。下周行情的反覆幅度將有所加大,投資者要有所準備。
新的一年,降低預期,註冊制全面落地的背景下,市場的機會只會在局部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