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訪談作者:誤道者。
作品列表:《大道爭鋒》、《異世盜皇》
筆名:誤道者
曾用筆名:無
現居住地:蘇州
不要怪我為啥這麼精簡,只能怪那廝太狡猾!!!
臨江仙:誤道者大神您好,請問,您從事寫作多久了?在《大道爭鋒》之前,有過筆名創作嗎?
誤道者:大概將近10年了吧,《大道爭鋒》前沒有其他筆名,只是有一本西幻類作品《異世盜皇》,也是這個筆名。
臨江仙:您也算是堅守古典仙俠的老牌作者了,那麼能不能說說您心中對於仙俠的理解?
誤道者:在我個人看來,最早仙俠其實是武俠的衍生擴展,比如早期仙俠作品裡包括許多江湖門派,其實就是題材轉變之前與舊的因素沒有完全隔離,而新的因素正在進來,糅合成一個舊讀者比較新奇,新讀者可以接受的混合品。
同樣承載仗劍江湖,且行且嘯,白馬青衫,美酒美人,逍遙不羈、乃至國讎家恨的種種元素,到了後來隨著網文發展,才漸漸脫離出來,這是我們大天朝獨有的對於浪漫主義的幻象。
具體放到網文上,其實就是舊武俠場面太小,滿足不了讀者口味,仙俠這個題材才得以發揚光大,單純的「一拳一腳,內力輕功」,當然是比不上「劍鳴百裡,飛天遁地」的逍遙的,也比不上「朝遊北海暮蒼梧」的灑脫。從作者角度理解,仙俠題材可以儘可能的發揮想像力,這個題材上限足夠高,範圍足夠大,可以有更大餘地潑墨揮灑,而且舊武俠因素還可以巧妙融合進來,而不是從舊武俠上面加以演化了。
而以我個人來理解,仙俠先是「仙」,然而才是「俠」,「仙」講的是超脫,是高於世俗的,「俠」是對行為定性,一旦定性,那就受了拘束了,不再逍遙了,也就是失了仙氣。
譬如某地洪水泛濫,百姓流離失所,仙人揮袖間退去江河,然後毫不留戀絕空而去,他不需要你還恩圖報,也不需要沾染塵俗,完全是超脫的,所以「仙可行俠事,俠卻不是仙」。
當然,不是說仙人就此和世俗隔絕,相反我認為沒有世俗的承託就沒有仙,正是有了我輩俗人塵世喧囂,才有了九天雲裡仗劍逍遙。這個再延伸出去的話,其實還能說不少,就先談這麼多吧。
臨江仙:隨緣解困,不沾因果。
誤道者:我個人對仙俠的理解是如此,相信每一個作者都有自己對仙俠的詮釋,
臨江仙:嗯,畢竟這是一個夢,而每個人做夢的方式都不同。不過,您的夢已經超越絕大多數人了。
誤道者:大多數人羨慕行俠仗義,懲惡揚善,所以我還要說,不管是武俠還是仙俠,作品裡要多多宣揚正能量。
臨江仙:這是必須的。如果延伸一下,還要加強文化自信,服務人民呢……
誤道者:對啊,這話特對。
誤道者:正如剛才說得,仙俠是我們大天朝獨有的。
臨江仙:確實,不管是仙還是俠,都算是我們天朝特有的了。
誤道者:滿足人民群眾越來越豐富的精神需求,就是推動題材向前發展的動力了。
臨江仙:嗯,咱倆可以開個報告會了,哈哈。
誤道者:哈哈,九年義務教育的成果。
臨江仙:其實,我以前看武俠小說的時候,就非常好奇那些門派中人的經濟來源,後來看仙俠小說的時候,也有類似的疑問,可卻在你的小說中找到了答案。
臨江仙:您的作品中細節設定很贊,不管是修煉體系的設定,還是背景勢力的設定,都非常詳盡且合理。尤其是社會世俗的設定,更是幾乎照顧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您在這方面一定花了不少心思。那麼,您談談您在這方面的心得嗎?
臨江仙:比如說,您是如何想到要完善這些設定,是什麼樣的契機使您萌發了這方面的衝動?
誤道者:嗯,這麼說吧,就像剛才說到的一點,仙俠世界不是憑空產生的,要有底層建築,不然就是空中樓閣,而且顯得特不真實,所以先打好地基,再在上面堆砌,那就相對簡單了。
仙的世界其實是凡人社會的一個映射,只是這裡能找到凡人的幻想。我在構築作品裡的世界時,想儘量追求一些細節的飽滿,認為這樣才能貼近真實。
要說心得,那就是「代入法」,你把自己想像成書裡某個人物,不一定是要主角,然後開始想像一天的生活,碰到了什麼,做了什麼事,那麼寫下來。覺得不夠完善,那麼你再換個人,換個角度,試過幾次,你就感覺有東西可以發揮了(友情提醒,男作者寫女性角色時儘量不要用這個辦法……)
寫了不少,發現扯遠,刪掉些,先講這麼多吧。
臨江仙:能詳細說說代入法的嗎?比如你書中哪個角色,哪個設定曾經被你帶入過?
誤道者:代入法可以從簡單的「衣食住行」出發,假如我是仙門弟子,穿的是寶衣,服食的是丹丸,住的是洞府,出行騰雲駕霧,那麼你可以在這上面衍生,寶衣哪裡來,丹丸來自於何處,洞府一如平房別墅,也分三六九等,飛遁人用的代飛工具,你只能靠御氣空行,如此等等,就可以較為簡單的填充細節,要是有足夠功夫,可以不斷深入細化。
這裡額外說一句,我個人一直認為設定不是全部,故事才是主幹,當然要是你設定特別精彩,那也可以,有些受眾就吃這個。
書裡我代入的都不是有名有姓的角色,而大多數是普通弟子,因為角色孤立是立不起來的,有了足夠多的普通人,才能產生對比,不是有句話麼,全靠同行襯託,就是這個意思(笑~)
臨江仙:這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其實,很多作者在這方面是真的很欠缺。不是他們不想寫,而是他們不會寫。我相信,如果他們看了你的分享心得,一定會有非常大的收穫。
臨江仙:有時候,細節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誤道者:只是個人淺見,要能幫助到別人那是最好啦。
臨江仙:越豐富,越細緻的細節設定,才越容易讓讀者帶入進去。這也是我個人的一點感悟。
誤道者:這個是的,就像電視劇上布景,好萊塢的特效,沒有這些,觀眾不買帳啊,感覺你敷衍。
臨江仙:就好比常說的五毛特效。
臨江仙:回到上次問耳根的問題,您認為仙俠是墳墓嘛?如果是墳墓,那麼新人改如何從墳墓裡爬出來呢?
誤道者:我不認為是墳墓,仙俠的題材足夠寬廣,只是因為都是從一條固定的路走,容易讓人看到太多熟悉的風景,我認為這裡其實可以從縱向和橫向找突破點。
有很多大膽的作者都在做嘗試,比如科幻和仙俠的碰撞,高武世界和仙俠世界之間有蟲洞聯繫,跨題材的混合,和早期武俠往仙俠跨越一個意思,就是橫向的突破。
還有就是縱向的突破,題材還是那題材,但是換一個背景就不一樣了。比如近期比較火熱的靈氣復甦,不管你在現實裡是什麼身份,大家現在都從起跑線上開始,靈氣復甦給了所有人一個公正的機會,這就是一個大爽點。
其實具體仙俠的設定還在那裡,只是背景不同。當然,還可以是縱向橫向結合起來用,這就比較考驗人啦。
讀者是喜新厭舊的,這不能怪讀者,常吃一樣的東西誰都會吃膩,那麼只能是作者來想辦法啦,這沒得躲。
臨江仙:確實如此。那麼,如果假設《大道爭鋒》完本,您新書會寫什麼?
誤道者:我大概率還是仙俠,當然,和以前的路子可能有些不同。
臨江仙:這是必須的,總寫一樣的,自己也會膩,哈哈。
誤道者:對啊,我要是一不小心把主角名字寫竄咋辦,那太尷尬了(手動滑稽))
臨江仙:雖然現在網文越來越長,但是,能把單本寫到六百多萬以上,還能把控住劇情,不至於讓架構崩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麼請問,您是如何做到把控住劇情的呢?
誤道者:這就要靠大綱了,有一個大概的框架,就是在你面前多一條路,沿著路走就不會滑到泥塘裡去。
臨江仙:我最喜歡聽到這句話了,終於可以問,您是如何做大綱的了,這方面都有什麼經驗。
誤道者:哈哈,感覺江仙在這裡等著我呢。
臨江仙:必須的,仙俠和玄幻的大綱是最難寫的。
誤道者:大綱的話,我個人意見,宜粗不宜細。
你不要把什麼都想好,也不要面面俱到,只要大概定個故事發展脈絡就行了,有了筋骨,才有血肉。
但是這裡準備工作要足,一旦想清楚,儘量不要變。
然後下一步,你在裡面再把故事紛成若干小段,這裡同樣不要太細,就算你有強迫症也要使勁憋住。這樣就算你某個地方寫脫節了,只要沒脫離大致構造,還能再調整回來。
你要想到,你今天的想法是這樣,不等於你明天的想法還是這樣,或許我明天會有一個更好的點子呢?給自己一點餘地,不要提前畫圈框死自己。
這裡也要說到,這方法對有一些人不適用的。有些作者腦洞特別大,特別容易放飛想像力,最討厭就是的命題作文,被框架框架他們渾身不自在,根本憋不出來。反而放開來,沒了束縛他們渾身輕鬆,各種各種小清新腦洞和靈感火花都可以迸發出來,所以這個只能靠自我調整了。
臨江仙:確實這樣。其實,就是開放式大綱,和封閉式大綱的區別。
誤道者:對的。
臨江仙:不過,在開書之前就想到所有問題,這個沒人能做到。
誤道者:對啊,所以粗放一點就好。
臨江仙:很多問題都是寫作的時候才發現的。
誤道者:沒錯,這個只能看個人。
臨江仙:就比如寫到一個劇情,感覺需要加個人物,可是這個人物叫啥呢?什麼身份呢?以後還用不用了呢?等等,諸如此類就會把很多新手給折磨死。
臨江仙:實際上,這種看似隨機的問題,最考驗功力了。
臨江仙:如果是你來寫,你不僅能把這個隨機的人物與前後劇情關聯上,還能從很多細節上去塑造和完善他。
誤道者:這是一個大難點,但是網文畢竟不是嚴肅文學,也不是紀實報告,有些時候,讀者還是比較寬容的,你只要能把故事說精彩,他們什麼都可以容忍。
臨江仙:包括一些bug,以及一些邏輯。
誤道者:還有錯別字……
誤道者:核心還是故事本身,這點做好了,細枝末節都可以不計較。
臨江仙:只有故事才是吸引讀者的最根本原因,沒有之一。
誤道者:對。
臨江仙:我看你的《大道爭鋒》的時候,有一個小方面非常吸引我注意,就是你的角色的名字,看似普通,卻都有一定的意義。
臨江仙:您在取人物名字的時候,有哪些技巧嗎?
誤道者:算個人一個小特色,技巧真沒有,我是腦子一轉就有了。
臨江仙:那這就是天賦了,可能有的人搜腸刮肚一上午,也只取出個曾二牛來。
誤道者:正常啊,有的人舌頭不能當中卷,有的人腳趾頭不能單獨動……
臨江仙:我舉幾個例子。比如艾仲文,這個就包含了伯仲叔季的排行,以及文武的文。看似隨意,實際上卻也是匠心獨到,蠻符合仙俠背景的名字的。
臨江仙:在比如張衍,也就是主角。大衍之數,主角似乎就是遁去的一啊。
誤道者:嗯,我儘量貼近古意,也儘量簡樸一點,要是來個某強,某華就不行了
臨江仙:比如艾強東……
誤道者:
臨江仙:不管是仙俠還是玄幻,很多新人都痛苦與打鬥不會寫。而在這方面,您似乎非常擅長,不僅能把打鬥寫的有新意,還能寫的很精彩。
請問,您在這方面有什麼可以分享的嗎?
誤道者:這裡仁者見仁吧,也有不少讀者認為我打鬥寫的太爛,早期是你一板磚,我一板磚,其實這是為了儘量貼合整體風格的做法,早期就是這樣,到了後面,每一個境界我儘量設定不同的打鬥方法,雖然有些吃力不討好,但也努力在做吧。
打鬥如何寫,說幾天也說不完,但是有一點,你要有情緒,有了真情緒,你自然而然會寫好,沒情緒只能靠技巧堆砌,這裡就要靠經驗了。
假設是新人作者看一些精彩橋段,揣摩裡面的激烈情緒,那麼就有東西寫了。
臨江仙:嗯,其實就是平時閱讀的時候,多積累相關素材。
誤道者:對,只能這樣,沒捷徑啊。天賦出眾的作者就無所謂了。
臨江仙:我也覺得是這樣,只是怕有些人不死心,所以通過你的嘴讓他們老老實實去看書去。
誤道者:
臨江仙:其實,並不是所有技巧都好用,很多時候還是要把功夫做足了。
臨江仙:就比如,你翻閱的那些道家經典,如果不是看的足夠多,思考的足夠深,是沒有那麼多詳細且有哲思的修煉描寫的。
誤道者:現在信息比較多,什麼東西一翻就有,所以有些東西不必要吃透,你有個大概理解就行,道德經和莊子裡的思辨,翻譯成白話文誰都能很好理解,就看你怎麼選材,怎麼運用了。
臨江仙:嗯,這是必須的,所以想寫好書,不能懶。
臨江仙:這裡一群網友的問題,你看著挑能回答的就隨便回答兩個。
誤道者:好的
誤道者:先說大綱,大道這本書大綱大概從頭到尾沒怎麼變過,發文後有一次大的調整,後來就基本不動了,要說變只是一些設定上的細節。現在還是在沿著大綱的設定走。
不用女角色純粹是為了切合文風。
我個人來說,沒靈感就聽音樂。
差不多這幾個,有些東西題目太大,不太好回答,有些隱私就不談啦
臨江仙:感謝您今天抽出時間接受我們龍空的訪談,也感謝您分享的創作經驗和心得。在這裡,我謹代表龍空,以及龍空的廣大龍友,祝您的《大道爭鋒》能「火」到地老天荒。也希望您能常來龍空,與這裡的小夥伴們多多交流。
誤道者:謝謝,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和大家交流心得,我也很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