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麗珍
安徽宿州人劉光華,42年的人生迎來了一個小巔峰。在上海開了幾年滴滴的他,2017年在嘉興平湖買了一套房。今年,兒子劉一宸又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就讀的還是工科試驗班智慧金融專業。在外拼搏幾年,劉師傅滿滿收穫。
老爸努力,開5年滴滴掙出一套房
劉師傅開網約車的時間不算短,前後加起來有5年。最開始,聽說上海網約車生意不錯,他跟著老鄉外出闖蕩。
「那時候獎勵多,除去油錢各種成本,每個月掙個萬把塊錢不難。」錢比在老家廠裡打工好掙,但日子過得也清苦。吃飯沒規律,開到哪裡有麵館、快餐店,隨便扒拉兩口。房子也是租的,有時候合租,有時候單租,換來換去。為了省錢,一度租到了平湖,月租1000多元,「離上海10公裡左右,開車過去也還算方便。」
劉師傅有個兒子,他外出打工時,兒子只有10歲,後來他到上海來開網約車,兒子正在上初中。
讓劉師傅欣慰的是,兒子讀書成績一直很好,他想趁年輕多拼幾年,為兒子的未來打下經濟基礎。
苦和累,他絕對不會多抱怨一句,看到每個月打到卡裡的錢,流下的淚水、付出的汗水都很值得。
回報來得也很快。2017年,劉師傅在平湖買了一套房,90多平米。有了房子,劉師傅就能落戶,成了新平湖人。
兒子爭氣,今年考上西安交大
有了房落了戶,劉師傅工作起來更有動力。今年,他把「戰場」轉移到了平湖,辦了人證和車證,運營更正規,生活也更有歸屬感。
從早上6點多出門,到晚上7點左右下班,劉師傅每天工作時間都控制在12小時左右。「最近生意一般,一個月六七千元。」因為各種原因影響,今年生意差了些,但劉師傅有高興事——兒子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
劉師傅自己是中專畢業,之後自考了安徽大學的法律專業,還在企業做過法律輔助工作。對於兒子的教育,他一直很上心。
「3歲到6歲是養成學習習慣的好時機,家長要好好引導一下。」這話從一個忙碌的滴滴司機口中說出,還挺讓人詫異的。
劉師傅說,培養兒子他是認真的,為此還特地看過相關書籍。
以前在老家時,劉師傅對兒子說得最多的話,就是「學習就認真學習,玩就好好玩」。
「這話是有道理的,放學剛回家時,其實還有個學習思維的慣性,這時候做作業效率高,效果也好。」劉師傅很注重培養兒子的學習習慣,「只有寫好作業再去玩,這樣玩得也沒有負擔。」
劉師傅說,兒子有多聰明倒說不上,最大的優點就是時間管理。「能合理分配時間,這個和小時候習慣的養成是分不開的。」好習慣一旦養成了,哪怕父母不在身旁,他也能繼續保持。
送兒子去大學報到,順便給自己放假
這幾年劉師傅一直在外面打拼,妻子在老家當地一所民辦學校做財務,兒子的飲食起居基本都是她一人照顧。和家人聚少離多,劉師傅很感激妻子的支持和鼓勵。今年兒子高考,成了家裡的一件大事。
高考期間,劉師傅特地請了三天假趕回老家,想陪陪他,送他上考場。
「學校離我們家步行也就幾分鐘,兒子也不讓我送,說要平常心對待,叫我們和平時一樣,不然他有壓力。」劉師傅口頭答應「好的好的」,可兒子一走,他又悄悄溜到學校門口,等著考試結束,「教育好了,他的一生就會輕鬆很多。十年寒窗,可不就看那時候嗎?」
淡定都是裝的,成績沒出,心裡就一直忐忑。成績一出來,可把劉師傅一家高興壞了,全省排名1777名,名校鎖定,而且還獲得了一份特殊的獎學金。
這份獎學金是由滴滴發起的,國內首個關注網約車司機子女教育發展的公益項目——「橙果計劃」。從2017年開始,橙果計劃已經連續舉辦3屆,支持當年參加高考的司機家庭。
「像劉師傅這樣的家庭,夫妻一方是滴滴司機,孩子考上優秀學府的全國還有很多,橙果計劃就是為了能助推一把他們的人生路。」滴滴方面有關人員說。
8月底,劉師傅親自開了七八個小時的車,穩穩地送兒子到西安交通大學報到。
「孩子媽媽也一起去的,我們一家三口在學校玩了一下,還拍了照,後來又順便去大唐不夜城也逛了一下,就當旅遊了。」這麼多年,劉師傅給自己的時間並不多,這一次,算是有了一個難得的假期,也和家人在西安好好放鬆了兩天。
努力就有收穫,再普通不過的一句話,放在劉師傅一家人身上,真合適不過。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