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院校的層次對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找工作時,要想進大公司,985/211是最基本的門檻;考研時,導師會看你本科的學校背景;甚至連相親找對象時,好的學歷都會成為一個加分項。雖然大家經常把985、211和雙一流掛在嘴邊,但是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估計一般人很難說清楚。今天小編就來詳細說一說它們的具體區別。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紀,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集中中央、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使其達到世界一流大學的水平的建設工程。全國入選「211工程」高校一共有116所。
「985工程」是在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提出的,其目的是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目前包含39所頂尖大學,首批入選「985工程」的高等學校共有9所,被稱「九校聯盟」。
985大學相當於211的「升級版」,除985外的「211工程」大學則多為省部共建高校,地方屬性更強一些。但985大學均為教育部或其他中央部委直管,985大學都是211,但211大學不一定是985。
三、雙一流
「雙一流」的出現打破了原來985/211的格局,雙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目前,雙一流大學中的一流高校,總共有42所,在原來39所985大學基礎上新增3所。其中A類有36所,B類有6所。一流學科高校則多達95所,建設和培育的一流學科,總共高達465個。
42所一流大學名單
95所一流學科高校名單
從三者設立的目的來看,985與211建設的重點在學校,側重於學校建設,大家對985、211學校的認知看的就是學校的整體品牌,而不是學校的某一個專業。而「雙一流」除了學習綜合實力,還增加了學科實力,強調學科建設,重點在於專業的培養。
區別一:985/211是固化的標籤,「雙一流」則是有進有出
985/211高校名單確定已有近20年,這兩項工程對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非985/211高校發展很快,但是受制於「非重點」的標籤,學校辦學實力並不被考生和家長認可,很多地方和大學對此多有不滿。而「雙一流」是一個動態建設過程,且並不設終身制,每5年調整一次名單,普通高校也有機會翻盤。
區別二:985/211側重對大學的評定,「雙一流」側重對學科的評定
無論是985還是211,都是基於對學校綜合實力的整體評價。儘管之前也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的評定,但社會對一所大學的整體認知,還是只看「牌子」不看學科專業。
而雙一流,則是先有「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再在此基礎上選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也就是說,先看一所大學有沒有很強的學科(專業),再主要根據學科綜合實力來評定一所大學的強弱。
那麼在志願填報時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呢,985、211、雙一流到底誰更強,其實沒有一個具體的評判標準,如何選擇學校還要根據個人的偏好來選擇。
如果你比較注重專業能力的學習,那麼「雙一流」側重於學科建設,注重的是專業實力的建設,對於大部分的考生來說,這是最吸引他們的地方。
如果你更看重學習的整體實力,985、211發展的重點是學校整體的發展,全面兼顧。當然如果你的實力足夠強,好學校和好專業是可以兼得的。
考生和家長在報考時還是切忌掉入「唯標籤論」的陷阱,還是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