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進入倒計時,2020大型電視連續劇《開學了》即將在全國各地上演。除了中小學,很快,大學生們也要重歸校園啦!
秋季開學,疫情防控工作的每個環節、每個細節一樣不能忽視哦。
為保障全校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確保學校順利平安開學,日前,教育部《高等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和浙江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工作的指導意見》均已發布。根據當前疫情防控的要求,各高校更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作出了安排。
開學後學校封閉管理嗎?國慶能否離校?學生票現在怎麼買?這些重要問題來了解下!
浙大不少老生已返校備戰開學考
行李箱裡帶的口罩50個起步
和往年一樣,浙江大學是省內開學最早的高校,本科新生、老生將於9月10日報到入學,研究新生、老生9月11日報到入學。
現在,雖然離浙江大學正式開學日子還剩十多天,但是對於非新生來說,已經處在了開學狀態。因為疫情學生無法返校考試,上半學年的考試推遲到這學期開學前,也就是8月31日至9月6日。
「英語、微積分、大物、工圖、常微分、形策、大程。這個考試周不簡單。」建築工程專業的牟楊說,「經過寒假加暑假,這次考試恐怕兩極分化嚴重。」牟楊暑假一直在堅持複習各個課程,自8月27日返校後也每天去圖書館自學,希望能多幾門滿績。
牟楊說:「物品上的準備和往年開學差不多,只是還帶了一百個一次性口罩。」牟楊表示,「新的一個學期,口罩成了衛生紙一樣的必需品。」
新聞學的馬夢婕在8月22日返校,她的備考壓力要小一些:「只有一門計量經濟學需要考試」。在備考之外,她有更多的精力準備返校。疫情讓馬夢婕和家人的衛生意識高漲。「帶了口罩、消毒液、殺菌的紫外線燈。我媽媽還讓我帶一塊搓衣板,暫時不讓我用學校裡公用的洗衣機。」馬夢婕分享了她帶的衛生防護用品,「半年沒回來,寢室衣櫃裡的有些衣服居然發黴了,消毒液和紫外線燈果然沒帶錯。」
馬夢婕還帶了不少書,裝了整整一行李箱:「有一些是教科書,有一些是課外讀物。書很重,幸好家裡自駕回校,能夠帶這麼多東西。」
浙大土木工程1805班李龍灝已經在學校待了快半個月了。返校前,他準備了50個左右的口罩,「食堂、圖書館等地方進去的時候是需要帶口罩的,我有幾門開學考試需要複習,口罩就必不可少了。」
李龍灝還準備好部分學習工具,如筆記本電腦、iPad,把它們都從家裡帶到了學校。在食物方面,他為了疫情備用囤了不少方便食物比如方便麵、餅乾等。
他還提到,「我們在家待了半年,突然返校也需要在心理上準備家裡到學校的生活過渡。」
新聞1801班伍美宣也強調了心理上的過渡,「度過一個『史上最漫長寒假』,轉眼已在九月,在家待久了很容易產生依賴心理,回到學校要迅速調整好學習狀態,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之中。」
此外,因為伍美宣寢室朝向陰面,寢室的各種物品都被它更換了一遍,「化妝品壞掉了不少,寒假前的零食也丟掉了,部分發黴的衣物和包包需要清洗,堆積的雜物也順便打掃清理掉了。」
「我還新購置了收納盒,空餘時間還要備考,總之返校後的這幾天都非常忙碌。」她說。
新聞1801班黃子洋目前還未返校,她正關注著學校開學合理通知,準備購買返程車票。她還準備購買新的兩套床單被套、一套枕套,等返校把可能積灰發黴的舊被子扔掉。
她說:「我準備到學校後在附近的超市買一些生活用品,比如紙巾、毛巾牙刷。因為身體容易過敏,也準備在淘寶上購買一些除塵物品或清理工具。」
北大等高校報到
需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今天,在中國政法大學讀書的杭州姑娘小桂收拾好行李,飛往北京。
與往年開學不同的是,她今年的行李箱裡多了一份「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她告訴記者,這是學校的要求,而且必須是到校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和小桂一樣,她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北京體育學院等北京高校的同學們,都被要求帶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解釋,考慮到目前全國的整體防疫形勢,特別是還有部分地區存在個別的疫情反彈情況,這項要求是從學校安全和整體防疫角度考慮。
李奕說,不同學校返校節奏和生源情況不同,所以核酸檢測如何進行由各校自行安排,靈活處理。如學生所在地不具備核酸檢測條件,可先持健康「綠碼」返京,入住學校健康觀察點,待核酸檢測陰性後轉入正常學習生活。
而復旦大學則要求,學生入校報到後要在寢室隔離14天。像蘇州大學、上海政法學院等高校則規定,開學後,由學校組織統一體檢。
記者了解到,北京眾多高校施行「非必要不出校門」,很多外省同學國慶不回家。日前,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就網絡上對高校封閉管理的議論回應稱,「校門管理的技術方案既不是封閉式管理,也不是不許出來,但是同時又要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而且高校師生應該是同樣的要求。」
記者從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獲悉,不少學校都在執行「非必要不外出」原則。
中國政法大學規定,學生在校期間,「非必要不外出」,儘量減少出校,做到學習、生活空間相對固定,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
人民大學嚴格出入校門管理。非必要不出校門;如因事需要出入校門,應按規定流程向學院提出申請(具體要求另行通知),學院嚴格審批,並掌握申請人離校期間行動軌跡、出行方式等信息。
新學期即將去人大讀研二的張同學告訴記者,她打算9月7日報到日,從衢州趕到北京,已經和家裡說好了,國慶節也不打算回來了,也沒有出遊計劃,就安心在寢室看書。
大學生軍訓可以正常進行
每日跟蹤聯繫和動態監測管理不停歇
除了浙江大學,浙江省內其他高校的同學們,也基本都收到了《2020年秋季學期學生返校告知書》之類的通知。
記者打聽了一下,各高校2020年秋季新學期開學有關事項通知內容大體雷同,按照「錯區域、錯層次、錯時、錯峰」「屬地統籌」等原則,周密安排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工作,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其中,針對學生關注的軍訓問題,參照北京的做法,浙江省高校也是:「大學生軍訓由各校確定,能滿足防疫需求的,可以正常進行。」需要注意的是,與往年相比,今年如果舉行軍訓,還有一些調整,比如要採取一米以上的間隔距離,原來到校外進行的訓練改在校內進行。
下面,具體列舉一下,供老師和同學們對照學習吧~
一、開學前
(一)學校的準備。
1.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按照教育部門復學複課有關規定,學校做好秋冬季節高發傳染病的預防工作,師生和學校公共衛生安全得到切實保障後,周密安排學生返校報到,有序推進秋季開學工作。
2.嚴格落實轄區黨委和政府屬地責任、行業部門主管責任、學校主體責任、個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責任。黨委書記和校長是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學校疫情防控的組織領導和責任落實,提前有序做好開學前學校疫情防控各項準備和工作安排。
3. 建立完善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教育部門與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加強指導,推動學校與疾控機構、就近定點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溝通協調,配合屬地街道(鄉鎮)、社區(村)等有關部門積極開展聯防聯控,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提供專業指導和人員培訓服務,形成教育、衛生、學校、家庭與醫療機構、疾控機構「點對點」協作機制、監測預警與快速反應機制,做到業務指導、培訓、巡查全覆蓋。
4.學校提前熟悉掌握當地醫療服務預案,根據本地區疫情防控形勢和學生來源特點,制定具體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細化各項防控措施。校醫院、醫務室等應當充分發揮聯繫疾控機構、醫療機構的紐帶作用。學校開學前與屬地社區、公安部門、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等做好對接,開展防控應急演練。
5.提前做好消毒劑、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資儲備。在學校內設立(臨時)隔離室,位置相對獨立,以備人員出現發熱等症狀時立即進行暫時隔離。安排專人負責學校衛生設施管理、衛生保障、監督落實等工作。培養學校衛生管理員、志願者、宣傳員等校園防控隊伍。
6.開學前對校園開展全面的環境衛生整治,包括教室、食堂、宿舍、圖書館等所有場所進行徹底的衛生清潔消毒,通風換氣,對校園內使用的空調系統和公共區域物體表面進行預防性消毒處理。
7.組織對教職員工及學生開展防控法規和制度、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培訓。及時關注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心理狀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導。
8.做好新生入學防疫準備。做好預案和健康提示,開展新生和家長防疫知識宣傳和防護指導。統一安排好新生接送、報到、註冊等各環節的防控防護措施。
(二)學生和教職員工的準備。
9.做好自我健康監測,開學前進行連續14天每日體溫測量,記錄健康狀況和活動軌跡,並如實上報學校。
10.及時掌握學校的各項防控制度和本地及學校所在地的疫情形勢、防控規定。掌握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注意合理作息,均衡營養,加強鍛鍊,返校前確保身體狀況良好。
11.學校正式確定和通知開學時間前,學生不得提前返校。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學生和教職員工返校時須向學校出示一周內的核酸檢測報告。境外師生未接到學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時按照有關要求向學校出示核酸檢測證明材料。
二、返校途中
(一)返校途中要隨身攜帶足量的口罩、速幹手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手衛生。
(二)在公共運輸工具上儘量減少與其他人員交流,避免聚集,與同乘者儘量保持距離。儘量避免直接觸摸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公共設施,接觸後要及時洗手或用速幹手消毒劑等擦拭清潔處理。
(三)如返校途中身體出現發熱、乾咳、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狀應當及時就近就醫,如在飛機、火車等公共運輸工具上,應當主動配合乘務等工作人員進行健康監測、防疫管理等措施,並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學校。
三、開學後
(一)學校管理要求。
1.嚴格日常管理。堅持落實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因病缺勤追蹤登記制度等。每日掌握教職員工及學生動態,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加強流感等秋冬季高發傳染病的監測、分析、預警、處置。以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健康體魄為出發點,重視學生健康素養和自我防護能力提升。開展經常性防疫培訓、檢查排查,將疫情防控作為學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
2.聚集性活動管理。根據校園情況合理設置人員密集度,儘可能實施最小單元群體管理,以校區、專業、樓棟、年級、班級等為單位進行學習、生活、體育等活動。儘量開放教室、自習室、圖書館、體育場等公共空間。加強各類聚集性活動管理,大型室內聚集性活動非必要不組織。
3.進出校登記制度。把好校門關,教職員工和學生入校時嚴格進行體溫檢測,查看健康碼,保證入校人員身體狀況健康。學校要加強對外賣配送和快遞人員核查、登記與管理,合理設置快遞收發點。
4.教室衛生管理。加強室內通風換氣,保持教室內衛生清潔,垃圾及時清理。對公共區域高頻接觸物體表面,如門把手、課桌椅、講臺、樓梯扶手、電梯按鈕等,安排專人每日進行清潔消毒。如使用空調,應當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
5.食堂衛生管理。採取錯峰就餐,就餐排隊時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建立就餐、消毒等食品衛生管理臺帳。加強食材採購、存儲、加工和銷售等環節衛生安全管理,嚴格執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製度。做好就餐區域桌椅、地面及餐(飲)具和炊具的清潔消毒。餐餘垃圾及時清理和收集。
6.宿舍管理。學生宿舍嚴禁外來人員入內。安排專人負責宿舍的衛生管理和檢查。學生在宿舍區不聚集、不串門。宿舍要勤通風、勤打掃,保持廁所清潔衛生,洗手設施運行良好。做好垃圾清理和日常公共區域消毒。
7.工作人員防護措施。校(樓)門值守人員、清潔人員及食堂工作人員等工作期間應當佩戴口罩。食堂工作人員應當穿工作服並保持清潔,定期洗滌、消毒工作服。
8.健康教育課堂。把傳染病防控知識與技能等內容納入入學教育。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師生、家長防病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引導師生主動接種流感等疫苗。關注學生心理等問題,為師生提供心理健康諮詢服務。
(二)學生管理要求。
1.學生到校時,應當按照學校相關規定安全有序報到。入校時接受體溫檢測,主動出示健康碼,合格後方可入校。無特殊情況,儘量避免接送人員進入校區。
2.在校期間,自覺按照學校規定進行健康監測。注意用眼衛生,積極參加體育鍛鍊。保持宿舍衛生清潔,做好個人衛生,定期晾曬、洗滌被褥及個人衣物。
3.嚴格遵守學校進出管理規定,儘量減少出校,做到學習、生活空間相對固定,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在公共場所保持社交距離。在校園內的學生和授課老師,可不戴口罩。
四、應急處置
(一)學校所在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風險等級發生變化,應當按照當地疫情防控要求執行。
(二)學生和教職員工如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應當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學生應當及時報告輔導員,教職員工應當及時報告校醫院。學校及時安排臨時隔離室進行觀察,由指定專人負責對隔離者進行健康狀況監測及指導就診。未設置校醫院(醫務室)的學校,應當就近前往社區或其他醫療機構進行相應處置。
(三)如發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學校應當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機制,第一時間向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配合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和消毒等工作。對共同生活、學習的一般接觸者要及時進行風險告知,如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時要及時就醫。
(四)學校對接受隔離醫學觀察的學生和教職員工,要做到排查、管控、督導、宣教、關愛「五個到位」。教職員工和學生病癒後,返校要查驗由當地具備資質的醫療單位開具的複課證明。
請輸入圖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