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教育參贊楊軍在會上致辭。 |
人民網紐約9月7日電 (記者 李曉宏) 留學生在國外的安全問題,牽動著千家萬戶的神經。在9月美國高校新學年開學之際,中國駐紐約總領館以安全教育為主題,6日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國留學新生見面會,約請專業人士宣講電信詐騙、緊急求救、領事保護、心理健康、法律服務等相關內容,以幫助廣大留學人員提高安全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儘快適應在美學習生活。來自大紐約地區20多所高校的160餘名中國留學新生參加了見面會。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教育參贊楊軍在致辭中介紹,作為中國最大的駐外總領館,紐約總領館領區範圍覆蓋東北部10個州,包括新英格蘭地區6個州和紐約州、新澤西州、賓夕法尼亞州和俄亥俄州。這些地區在美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領域佔據重要地位,發揮重要作用。領區10個州的人口佔全美的1/5、經濟總量佔全美的1/4、中國留學生佔全美中國留學生的1/3,除了新罕布夏州,其他9個州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均排該校國際學生第一。
楊軍說,每年8月底9月初,是美國高校開學的高峰期,中國駐紐約總領館此間開展「平安留學教育」系列活動,「走出去」——深入領區10州的部分高校,參加其學聯會、高校國際學生學者辦公室等相關部門舉辦的新生見面會,也「請進來」——舉辦大紐約地區新生見面會,目的都是促進留學生們能平安留學、健康留學、成功留學。
近年來,中國赴美留學人員持續上升。據美國IIE統計,2017-2018學年在美國高校註冊學生的中國留學生為36.33萬人,佔全部國際學生數量的33.2%,同比增長3.6%。其中在紐約領區就讀的約有12.6萬人。2018學年,中國留學生為美國帶來了近150億美元的經濟收入。
「眼下,中國留學生在美國人眼裡有幾個特點,或稱幾個符號、幾種標籤。」楊軍對此提出殷切建議。
一是「中國人」的標籤。「我是上世紀90年代參加工作,因為學英語的,經常隨團出訪問世界各地。那個時候當地人見面常問『你是日本人嗎?』而今走在美國的大街上,更多的人會問『你是不是中國人』。所以,不管你扮不扮演,在外國人眼裡,你都是中國形象和價值的一個出口。」楊軍因此希望留學生們多關注中國的發展,多關注中美關係的發展。「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家可以藉此機會多了解一下祖國的發展歷程及目前的國際地位,並把相關內容有機會時介紹給周圍的同學,當好中美友好交流的青年使者。」二是「有錢人」的標籤。「最近,美國大選談論比較多的話題之一是學生貸款。目前,美國的學生貸款達1.6萬億美元,涉及4400多萬人。而中國留學生靠貸款來上學的並不多,在當地人看來是『富人』。」楊軍希望同學們對家長支付的學費要珍惜,注意自己生活做派對周圍人的影響。三是「學生」。楊軍強調,學習永遠是學生的第一要務,同學們要以學業為主。四是「家人」。楊軍表示,當前美國國際和國內形勢複雜,中國家長對留學子女難免擔心牽掛,保持和家人的聯繫對留學生的安全也非常重要。「不光你的聯繫方式要給家人,也要把你最好的朋友的聯繫方式給家人,以便家人找不到你的時候知道有第二個人可以去找,這個很重要,也是一個小竅門。」
會上,美國國際教育交流協會東亞及太平洋富布萊特項目助理主任Tammy Langan,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副教授鄭勝平、紐約市政府公立醫院系統亞裔社區外展部主任宋怡幀、王漢濱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漢濱、紐約中國留學服務中心總裁邱寧、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生王迅、紐約留學生服務中心創會總顧問王碚等發言,與在場學生交流平安留學、成功留學、健康留學的相關心得。
為幫助中國留學生儘快適應當地環境,紐約華人華僑成立了留學生服務中心,出席新生見面會的該中心會長、美國林氏集團董事長林建中表示:「留學生剛來到美國的時候都非常困難,我們來了這麼久的老華僑希望能夠施以援手,在他們剛來到這裡、對美國特別不熟的時候,請一些義工提供幫助。日後,再有新人來到這裡,他們也會做義工去幫助其他人,中國人在海外互相幫助才能成功。」
參加當日活動的中國留學生來自大紐約地區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紐約大學、斯蒂文森理工學院、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福特漢姆大學、佩斯大學、茱莉亞學院、紐約市立大學等高校。
(責編:燕勐、楊牧)
【大使說】黃志良:見證中古建交歷史時刻 從古巴到智利再到阿根廷、巴西和委內瑞拉,黃志良用他四十餘年的外交生涯,親歷並見證了中拉關係從一片空白,到打開缺口,再到飛速發展的歷程。近日,中國前駐巴西聖保羅總領事、前駐尼加拉瓜、前駐委內瑞拉大使黃志良做客人民網,為我們講述他親歷的中拉風雲變幻。【詳細】
【大使說】周曉沛:不辱使命,終身磨一劍 從「山娃子」到外交官,周曉沛大使的奮鬥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卻始終砥礪前行,點亮了熠熠生輝的人生。本期「大使說」,讓我們走近中國前駐烏克蘭、波蘭、哈薩克斯坦大使周曉沛,聆聽他四十年外交生涯的苦與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