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最成功也最艱難的教育就是,父母要賦予孩子愛的能力。」因為在充滿愛的家庭裡成長的孩子,自信感和安全感是與生俱來的,不管發生什麼,他們都堅信身後都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給他們保護,讓他們停靠。這種安全感和自信感就像參天大樹,是在內心裡從小樹苗慢慢成長起來的,任何力量都無法移栽。
1月4日,湖南長沙的張先生為了滿足自己孩子的夢想,裝扮成奧特曼到幼兒園接孩子放學。張先生表示:「由於工作原因自己沒有過多時間陪伴孩子,錯過了孩子很多成長的瞬間,孩子平時特別喜歡奧特曼,這個驚喜正是為了給他圓夢。」
這一行為引發了網友熱議,網友紛紛表示,這個家長太暖心了!突然很羨慕這個小朋友,有一個那麼愛自己還有趣的爸爸。
新年伊始,暖心的家庭教育果然從未缺席!這種在父母的愛裡泡大的孩子,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他自然就懂得什麼是愛,知道如何表達愛,給予愛。
要說到2020年的熱播劇,《三十而已》絕對榜上有名,當網友們紛紛沉浸在「許放炮」「梁有財」「陳養魚」中氣得七竅生煙時,全劇一個三觀最正的好男人—許子言,帶著天使光環走來了,於是,大家紛紛沉迷於許子言小可愛不可自拔。
媽媽因為擔心獨居的外公夜不能寐時,許子言就摘下自己的定位手錶送給外公,希望媽媽不用再擔心,可以睡個好覺;
爸爸因為得了脂肪肝被媽媽限制飲食,晚上餓得到處偷偷地找食物時,他悄悄地把藏在被子裡的零食都分給爸爸吃;
看見爸爸媽媽吵架時,委屈的嘟著小嘴問他們是不是不要自己了,轉眼回到臥室又安慰媽媽:「媽媽,我好喜歡你呀」。
許子言小朋友的一系列可愛操作,難怪讓不少網友都留言,想要組團"偷走"他。但這種集多種優秀品格於一身的孩子,其實原因都是有跡可循的。
有一集,許子言幼兒園的同學楠楠突發癲癇病,把全班同學都嚇壞了。作為家委會會長的木子媽媽在班級群號召大家集體逼楠楠退學。
很多人都應聲附和,但只有顧佳提出了反對的聲音:「這種歧視觀念若在童年就植入孩子內心,比任何負面影響都消極。」並且,她還表示如果楠楠被強退,她也會帶著子言退學。
不僅如此,顧佳還主動跟許子言提起楠楠的病症,並儘量用小朋友能聽懂的話去解釋,化解他的恐懼,引導他去幫助楠楠。
為了讓兒子許子言上本市一所頂級的幼兒園,顧佳花費了不少心血,但在幼兒園的面試中,許子言卻咬了老師的胳膊,被老師在面試單上畫了一個大大的×。
很多家長當面對辛苦付出的一切都被孩子舉動毀掉時,必然會大發雷霆訓斥孩子。但是顧佳卻沒有,她第一時間抱住兒子,安慰他,並且告訴他今天表現的是很棒的,但是咬人卻是不對的,溫柔的給許子言分析了是非對錯,最後帶他去給老師道了歉。
雖然這是電視劇中的情景人物需要,但是現實生活中,諸如此類暖心的小事也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
之前藝媽看到過這樣一段視頻:一位小孩子背著書包,搖搖晃晃一直擋在自動門前面,不讓門關上。原來她是為了等待身後拄著拐杖,走路十分緩慢的老人家,等老人順利通過,小朋友才離開。重重的大門跟孩子小小的身軀形成巨大的對比,看到這裡,讓人不禁感嘆這個孩子也太暖心了!
2020年12月12日,浙江杭州一男生課間在教室織圍脖,被人發現後拍下視頻。男生反應過來的瞬間,慌張解釋說是給媽媽織的。網友紛紛評論道:家有暖男初長成,這個孩子得多愛自己的母親啊!
我想,這些暖心的孩子,都是與父母平時的教育息息相關吧!
如今的孩子大多生活在「4+2」的模式之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客觀上決定了他們習慣於接受愛,沒有機會付出愛。所以,教會孩子愛,就是父母一生最成功的教育。孩子的愛是受家庭薰陶,是通過模仿父母,潛移默化形成的。家庭是重要的愛心培育基地,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愛心傳播者。
愛是人性光輝中最美麗、最暖人的一縷,沒有愛,人類就不可能進步,社會就沒有靈魂。
藝媽突然想起中國當代女作家林海音在《竊讀記》的最後寫道:記著啊,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更是在愛裡長大的。
沐浴在愛與溫暖裡長大的孩子,才會培養出好的心態,遇事處變不驚、豁達樂觀,待人接物也會彬彬有禮,因為好的情緒才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童年的美好需要一束光的照耀,才能見美好,見真善,才能讓愛在心中持久流動,而內心有愛的孩子,才將心懷寬遠,不懼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