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15日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月11日發表文章,題目為《歷史上七大世界強權》,作者是傳統基金會副會長詹姆斯·傑伊·卡拉法諾,全文編譯如下:
遴選頂級世界強權的標準很難確定,但願我想出的排名方法能博得各位會心一笑。
首先,我著眼於各個時代的最有力競爭者,也就是最成功地掌控了當年世界體系的國家或勢力,其曾登上世界舞臺。而那些影響力始終未曾超出周邊地區的一些區域性大國,比如埃及人、宋朝、瑪雅人、印加人和易洛魁人則被排除在外。
這個名單還限定於有記載的歷史,考古學家如果感謝去,可以另外編纂一份史前強國名單。
此外,持久力至關重要。這就把拿破崙統治下的法蘭西和亞歷山大帝國擠出了名單。
最後一點,這份名單是按年代順序排列的。對不同時間和空間的國家或勢力進行比較是毫無意義的。
羅馬帝國
說真的,誰會質疑羅馬的榜首地位?這個由共和國發展而來的帝國延續500年之久,造就了巨大的全球影響力。在最輝煌時期,非洲部分地區、歐洲、中東都在羅馬的管轄之下。羅馬人口據估計多達6000萬,佔當時世界總人口約四分之一。說到強大——連卡裡古拉和尼祿這樣的昏暴之君都未能讓它滅亡。
維京海盜
隨著羅馬解體,全球化暫停。「黑暗時代」真的是相當黑暗。儘管如此,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日耳曼航海家卻十分活躍。維京人(北歐海盜)或許並不代表某個政治實體,但在那個年代,他們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好地開拓了現有世界體系。從北極到新世界再到地中海,從北非到中東和中亞,維京人頻頻出海且走得越來越遠,積累的財富和影響力無可匹敵。
蒙古帝國
這不僅僅是出於對網絡影視光碟租賃公司最新原創劇集《馬可波羅》的著迷。蒙古是名副其實的中世紀強國。在勢力和領地的鼎盛時期,世界上無人不知可汗的偉大帝國。若把向其進貢或宣誓效忠的附庸國和盟友算在內,這個帝國囊括了全球四分之一的陸地面積。蒙古帝國的影響力延續了多個世紀。它發動了有記載的歷史上的一些最具破壞性的戰爭,但「蒙古治下的和平」也促進了人員、商品和思想在歐亞大陸的空前交流。
莫臥爾帝國
莫臥兒人不是蒙古人——儘管他們的統治者自稱是成吉思汗的後代。巴布爾在印度次大陸建立的莫臥爾帝國存在於17至19世紀,它橫跨歐亞兩大洲,領土面積超過100萬平方英裡,治下人口數量超過當時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
「日不落」帝國
有人想辯稱英國人比別人更擅長建設現代民族獨立國家嗎?真正使英國脫穎而出的是它擁有史無前例的途徑進入全球市場,並有能力將人員、商品、服務和思想散布到全球各地。從1815年到1914年,大英帝國令整個現代世界豔羨不已。
美國
亨利·盧斯說的對,這的確是美國的世紀。美國建成了人類歷史上最龐大、最具生產力的經濟引擎。美國是二戰中的關鍵力量,挽救了民族獨立國家體系。戰後體系將主權獨立國家與相對的普世自由結合,受益最大的莫過於美國。
加拿大
美國或許是現行世界體系的首席設計師,但有些國家現在遠比我們更好地利用了這個體系。如今,很難找出哪份關於現代生活積極屬性的「前十」名單不包含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例如,去年澳大利亞在傳統基金會和《華爾街日報》共同發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上排名第三,加拿大排名第六。加拿大的位次有所提高是因為它有額外優勢:它在北約的保護之下,可利用北極地區逐漸顯現的機遇和豐富資源。它的另外一個優勢是毗鄰世界最佳市場——美國。
加拿大能否保持其競爭優勢並躍居榜首尚有待觀察。相對和平、尊重民族獨立國家和普世自由,讓加拿大這樣的國家得以崛起的世界體系能否持久也是一個有待商榷的問題。或許只有時間能證明一切。(編譯/何金娥)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油畫作品:從格陵蘭出發的維京船隊。(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