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神學與解放

2021-02-20 健康教會九標誌


解放和公平是社會公共領域熱門的主題。基督徒也理當對此感興趣。我們已經得釋放,並且知道神是公平的。

但是當聖經談到得釋放時,到底是什麼意思?或者談到追求公平時,又意味著什麼?

教會中有人建立起了關於這些主題的整套神學範式,將其整個應用於社會領域。請思想以下的陳述:

……基督教神學存在的唯一原因就是有序地陳述神在這個世界上的作為的意義,使得被壓迫的群體認識到,解放的內在推動力不僅合乎福音,甚至就是耶穌基督的福音。

從國度的層面看,公平社會的締造是有價值的,或者用更通用的措辭來說,參與解放的過程本身已經在某種意義上是拯救的工作。

這些分別是詹姆斯·考恩和古斯塔沃·古鐵雷斯的主張。他們在20世紀中葉盛行於北美及南美的被稱為解放神學的發展中扮演極具影響力的角色。考恩和古鐵雷斯從種族和階層的社會視角出發,構建了他們的神學體系,而其最終也被北美的更正教會—絕大多數是黑人教會,以及拉丁美洲部分天主教會所接受。

牧師需要聖經神學來評估和回應諸如此類的神學主張。

畢竟,解放神學已拓展到五花八門的運動,從女權主義到同性戀,再到環保主義。本文的目標並非討論這些現代分支,而是將福音派聖經神學與解放神學的對話作為一個案例分析,幫助大家了解聖經神學如何保護和堅固教會純正的教義。

聖經神學的回應

一般而言,聖經神學就是源自聖經的神學。儘管其必然要得出有關神的真理,許多神學框架,包括解放神學,都聲稱它們源自聖經。

然而「聖經神學」這個術語也指代解釋聖經的進路,換句話說,它是一種幫助人們理解聖經各個敘事段落如何聯繫在一起成為整個聖經大敘事的方法。它是有關大圖畫和具體的圖景,尤其是聖經作者如何基於整個大圖畫來理解這些具體圖景的細節。

所以,聖經神學如何回應解放神學所宣稱的內容和目的?我在此列出聖經神學涉及的五個話題:

1. 體系性的壓迫:解放神學的背景

首先,聖經神學對於解放神學在美洲所面臨的社會與政治處境擁有共鳴。像考恩和古鐵雷斯這樣的個體,他們極其試圖證明聖經在糟糕的社會與經濟現況中的關聯性。當時,很少有福音派有興趣涉足這些領域,甚至許多人阻礙了相關方面的進展。

美國南方對黑人種族主義歧視的尖刻本質、以及拉丁美洲長期性貧困所帶來的災難性現實促使神學家打造一個兼顧先知性與公共性的神學體系。很不幸,當一些特定的議題成為核心時,福音的內在本質被邊緣化。

聖經神學不僅要求我們看見這些處境,也幫助我們正確評估它們。所有世上的不公義都將我們帶回墮落以及人徹底背叛神的事實。比如,種族主義者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都是悖逆神的人。透過指明種族主義真正的根源,聖經神學能夠追溯聖經的故事主線,發現終極的救贖基於耶穌基督的位格和作為。只有基督徒擁有這獨一無二的信息,使得種族主義者和其他悖逆神的人與聖潔公義的神和好。

地方教會的使命毫無疑問是去傳講宣揚這一福音信息。

2.有關罪的教義:解放神學的罪魁禍首

解放神學並非基於個人對聖潔公義的神的背叛,而是基於體系性的和集體性的不公義來描述罪。而完全忽視個人性的罪是個錯誤。另一方面,儘管人們很容易發現居於體系中的個體的罪,卻對體系性的墮落所表達出來的證據視而不見。

聖經神學則鼓勵平衡。聖經的主線聚焦於個人心中罪的起源,所以保羅總結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3:23)。但是,一旦墮落的人開始建立文明,治理社會的體系自身會顯明其墮落的本性,從拉麥的起誓,到人共同決定建巴別塔,再到不平等的壓迫,以及邪惡的程度(創4:24;11:4;申16:19-20;箴16:11;賽10:1-2)。換言之,一個不公正的法律或習俗,是體系性的或組織性的不公正。

而且,以色列被虜前的聖經主線呈現的不只是一連串互不相干的罪行的敘述,而是整個民族傳染性的敗壞,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其君王和祭司的不公正導致的,他們的罪是體系性和組織性的,而不只是個體性的,其顯明在他們與外邦政權的條約方面、行賄、以及對孤兒寡婦的剝削。

當我們說基督的作為成全了律法和先知的預言,不只是指對個人的潔淨和悔改,也包括體系性和組織性的方面。祂不僅是公義的個體;祂也是真正的聖殿。祂不僅守安息日;祂還是安息日的主。祂不僅是新的亞當,祂也是新的國度,新的民族和新的政權。

因此,順服基督治權的信徒應該成為首先分辨出個體性的罪以及體系性和集體性的罪之普遍性的一群人。透過思想基督的治理,基督徒能夠領悟真正公平的政權的本質。就這一點而言,儘管歷史上記載的大多數是失敗的例子,個體的基督徒仍應該力求引領去反對個體以及體制性的不公正。我們是作為在黑暗世界中的光和鹽服侍。儘管如此,聖經神學明白,這世界將繼續虧缺反映神的榮耀,恰恰是因為所有人都犯了罪,並虧缺神的榮耀。

而且,對於解放神學而言,罪被局限於受壓迫者/壓迫者的二元維度的描述。其並沒有給處理普世性的倫理行為範式留下任何空間。此外,(對於解放神學而言)好像那些受壓迫的群體不會犯罪一樣。

在此,聖經神學再一次強調罪的普世性(羅3:23;羅5:12)。全人類,無論是受壓迫者還是壓迫者,都犯了罪。所繼承的罪疚和敗壞可追溯到伊甸園,因為偶像崇拜的悖逆,人的純真失喪,被趕出伊甸園(創3:7,23)。

這意味著,在聖經的故事主線中,即使那些被認為是受害者的人也是反派角色(罪人),極度需要救贖的恩典。

聖經並非講述一個關於好人與壞人對決的故事。相反,它講述的是一位全然良善者,為一群敗壞的人的福祉而替他們受難(林後5:21)。人類的衝突源於與神破裂的關係,全人類都因此受苦。任何神學體系拒絕這個事實,都只是在曲解「解放」這個詞,因為它把其追隨者框在永久的捆綁之中,甚至可能是永遠的咒詛下。

3. 將受害作為詮釋透鏡:解放神學的釋經

解放神學教導說我們必須從被壓迫者和貧窮者的角度出發來詮釋聖經。其之所以如此,是為了反對更深的不公正,並且為了要減少社會上受害者的苦難。他們甚至宣稱聖經存在的目的是要彰顯神是受壓迫人們的解放者。這種解放在許多方面都被視作救贖信息的核心。

但是我們是否應該使用受壓迫群體或窮人作為那一個解讀聖經的詮釋透鏡?正確的聖經神學堅稱聖經的主旨不是關乎人,而是那一位全人全神,耶穌基督。基督的位格和作為是救贖歷史的高潮。祂是我們信心的創始成終者。我們要記得,耶穌稱自己是整個舊約故事的中心(路24:27)。如此,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釋經是解開聖經意義的關鍵。

此信念幫助我們聚焦於聖經大戲劇的內容。其展現的是故事本身顯明的歷史,從創造到墮落,再到救贖,最後是成全。聖經講述了神從永恆的過去預定救贖計劃、透過差遣和犧牲他獨生愛子、以確保一群罪人得蒙救贖的故事。

4. 關於出埃及的故事:解放神學最重要的主題

對於解放神學—尤其是黑人解放神學而言,出埃及的故事是他們神學進路的中心主題。神將祂的百姓從埃及的捆綁中釋放的作為是解放神學當代的盼望與議題。

將出埃及得釋放的故事應用於當今的民族與政治問題,這樣的做法並非始於二十世紀中葉。在十八、十九世紀,美國的黑人奴隸因為出埃及的故事反映出他們的困境,從而被其主題所吸引。他們把出埃及的故事作為有力的證據,表明神能夠且願意將新的以色列(黑奴)從新的埃及(美國)釋放出來。往更久遠的歷史追溯,十七世紀從大西洋彼岸來到北美的清教徒把他們自己的旅程當作出埃及(英格蘭)的神聖之旅,開啟被某個歷史學家稱作「進入曠野的使命」。然而,現代的解放神學卻是首先採用出埃及的故事作為範式,並將其應用於受壓迫群體。

聖經神學暴露出這種規範性前設的諸多問題。首先,它忽視了十災是在擊殺長子及逾越節那裡達到高潮,對亞伯拉罕的後裔的審判和埃及全地是一樣的。然而,亞伯拉罕的子孫卻透過一個替代性的犧牲而得以免遭刑罰。接著福音書描述基督是我們的逾越節羔羊(參約1:29)。因此,我們出埃及的方式難道不是透過這位逾越節羔羊的代贖犧牲,卻反而是透過所謂改變不公正的法律嗎?

其次,解放神學未能—或至少似乎低估了—出埃及所埋下的聖約的伏筆。出埃及不僅僅是政治和社會經濟意義上的事件。神透過招聚自己聖約子民從而實踐聖約的應許:「我要以你們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們的神…」(出6:7)然後便是新約如何成全舊約。耶穌並沒有以他的血與清教徒立約。也沒有與黑奴或是南美的底層人民立約。相反,祂是與所有悔改相信他所成全的救贖之約的人立一個新約。

第三,解放神學沒有顧及出埃及事件的目標。神對法老說:「容我的百姓去,好在曠野侍奉我」(出7:16,斜體字為作者添加)。真正的目標不是最後政治上或經濟上的解放,而是成為一群由神統治、順服、敬拜的子民。然而,我們知道以色列人最終沒能順服神的統治,也沒有敬拜神並順服祂。儘管他們被帶離肉身的捆綁,他們仍然在屬靈的捆綁之下。因此,解放神學將其盼望放在出埃及身上,根本不會帶來釋放,也永遠不曾有過釋放。

感恩的是,出埃及的主題不只局限於摩西五經;它貫穿於整本聖經。以色列的犯罪悖逆分別在公元前八世紀和前六世紀被虜於亞述和巴比倫中達到高潮。在被虜前,先知以賽亞和耶利米預言一個新的出埃及,它會使前一個出埃及相形失色。按照這些先知的說法,這個出埃及在完全實現之時,不僅是被虜歸回而已,更是帶來屬靈的釋放。

因此,解放神學對於出埃及最大的忽視在於,其沒能將出埃及事件看作基督所帶來釋放的影兒。正如聖經所展開的,以及新約所宣告的,基督被描繪為更偉大的逾越節羔羊(林前5:7),更偉大的摩西(來3:1-6),以及真以色列(何11:1;太2:15)。簡而言之,出埃及按其完全的表達,是從罪和咒詛中脫離的永恆拯救,而這只能在基督裡擁有。一個屬神的全新子民是基於祂的義,而不是基於某個倫理性的身份或社會地位。

5. 有關時代的末了:解放神學的末世論謬誤

很難辨別解放神學教導何種末世論。解放神學家並不直接關注神如何引領這個世界走向終結。此外,有關來世的現實幾乎從未被提及。真正重要的是此時此刻,以及如何在這時代消滅壓迫、貧窮及不公正。他們辯稱,專注於一個更好的來世的神學會阻礙受壓迫群體,並且合理化現狀。因此,解放神學尋求喚醒人們不再對未來的期待抱有幻想,而是鼓勵他們現在就尋求那些未來的希望。

儘管解放神學有誤人之危,其仍然有一些需要被認可的價值。解放神學對於福音派圈子裡的一些問題給予了公平的批判,其暴露了福音派人士對待不公正漠不關心的態度,儘管他們在正統教義裡涉及這些方面。

然而,聖經神學提供的修正卻是無比重要的一環:它明確了末日復活及新創造的到來。聖經的見證中充滿了不斷提及的永恆的盼望。聖經裡的諸約在耶穌基督的新約裡達到高峰,由聖靈內住的憑據為印記,是我們所領受應許基業的頭期款(弗1:14)。與解放神學所主張的相比,對這基業的盼望鼓勵信徒既有彰顯基督的堅忍(林後4:17-18;彼後2:21-23),又有高舉基督的竭力做工(林前15:58)。

聖經神學表明這個事實,解放神學不僅將末世論過度實現化,也一併誤解了末世的光景。聖經救贖戲劇終極的目標不是人與人之間友善平等地相處。這戲劇的目標將隨著響徹天空的大聲音的宣告而實現和彰顯:「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啟21:3)遺憾的是,在解放神學那裡,你無法找到這樣的釋放。

作者:Steven Harris


作者是耶魯大學的研究生,主要研究黑人社群中的宗教信仰。他畢業於範德堡大學,並在美南浸信會神學院獲得道學碩士學位,曾在肯塔基浸信會擔任助理牧師一職。

翻譯肢體:陸騁

人們對釋經式講道常見的誤解都有哪些?

教會紀律與神的愛是互相牴觸的嗎?

聖經神學與性危機

聖經神學與集體敬拜

書評:布萊恩•柴培爾《以基督為中心的講道》

許可聲明: 本平臺內容歸健康教會九標誌版權所用。如果你想在微信等網絡使用,請務必註明內容出處。

▼▼▼▼審視自己的講道

相關焦點

  • 認識恩典之約 第十二課 聖經神學的本質與方法
    聖經神學的本質與方法 聖經神學的本質和方法,這些的題呢,無論是在我們認識恩典之約,或者是保羅書信的神學,或者是福音書的天國論,我們都會講一次的,因為這些都是聖經神學的課程。首先聖經神學是一門歷史的學科,而加爾文呢乃是最好的聖經神學家。
  • 於宏潔:基礎神學(5) ——認識聖經
    基礎神學(1) : 認識 神——於宏潔於宏潔——基礎神學(3、4): 認識聖靈【上、下】基礎神學(5) :認識聖經
  • 書評|| 美國保守福音派神學小批判:以《宣教聖經神學》為參照
    這本書在我的閱讀的保守宣教學中是最系統的神學。作者看起來也很雄辯,在幾本保守福音派書中,只有這一本看起來是個「真書」。在導言中作者被介紹為具有門諾會背景、保守福音派立場。本書有一個長達17頁的導言。在這個導言中,作者給出了他的神學路徑:罪觀導向,包括一些新詞彙:前罪史、後罪史(Peters,15-17)。第一章基督論和第二章神論應該結合起來。
  • 神學導論_閱讀資料_016B_聖經無誤的意義與當今的適切性 1
    「無誤」這詞,又給人一種「相重負面」(double negative)的印象,在神學上站得住腳嗎?強調「《聖經》無誤」的信徒、教牧、神學家們,是否都是盲目地規定,《聖經》的真義,無論文體(genre),都必需用直接字意(literal meaning)的方法去解釋?
  • 什麼是過程神學?
    以下這個例子就說明,解放神學是如何通過窮人和貧困者的視角看聖經的:在路加福音1:52-53,馬利亞讚美耶和華說,「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根據解放神學,馬利亞表達了對上帝解放物質貧困者、餵飽飢餓人們的喜悅。他是神,換句話說,他扶助貧乏人,勝過富足人。解放神學在拉丁美洲的羅馬天主教也有根源。
  • 基礎系統神學--神學是什麼?
    (耶;9:23-24).」史特朗(A.Strong)認為神學是一門有關上帝以及研究上帝與宇宙的關係的科學,麥奎利(J.Macquarrie)恩威神學是我們用清晰及一致的預言,來表達我們對信仰上帝的參與及反省的一致研究。因此,神學就是研究上帝的創造與救贖的工作,及二者與人類的關係(神:29:29,腓:3:11)。這學問與歷代教會的發展與工作,如教義的確立以及加奧會對社會的回應都有很密切的關係。
  • 系統神學和歷史神學,無足輕重之學科?(上)
    所以,神學有其依據,就是聖經,而聖經是神的啟示,是無誤的權威。而要閱讀聖經,就要涉及解讀了,我們思想所擁有的永遠不會是聖經本身;聖經是一套文本,若要對我們產生意義,就必須透過解讀——對於某個問題,聖經到底是如何教導的;某段聖經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一百一十:解放神學與世俗神學
    解放神學的思想家們認為" 解放" 是" 拯救" 的另一種說法,即在今天的具體的歷史條件下,把人的得救從生活中表現出來,解放神學不是政治解放的神學,但政治解放是拯救的一個方面。  解放神學強調實踐,即思考和行動之間的不斷相互作用,特別肯定窮人作為" 上帝兒女" 的地位,並站在窮人一邊。
  • 系統神學和歷史神學,無足輕重之學科?(中)
    你的大腦不過是別人思想的跑馬場,你要有你自己獨立的見解!」筆者曾親耳聽到這樣的論調,也只能為這些信徒感到惋惜和遺憾。還有其他像「認同婚前性行為和同性戀」的案例也完全雷同。筆者只想勸這樣的信徒謙卑、願意按照聖經來思想這一切。聖經恰恰教導了身為一名信徒,他有應該降服的權威。
  • 系統神學和歷史神學,無足輕重之學科?(下)
    ,但是我們並非直接擁有聖經,因為聖經身為文本需要被解釋,信徒擁有的是對聖經的解釋,也就是神學。甚至我們手中的紙本聖經都不是無誤的,正統神學相信的「聖經無誤」乃是「聖經底本無誤」,而我們手中的聖經來源於抄本,它也是一個譯本。聖經的傳抄和翻譯都不會是無誤的,因此聖經的抄本和譯本都會需要在正統神學的框架下,不斷做出鑑別和修整。①而正統神學中最為核心的乃是歷代大公信條:《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迦克墩信經》和《亞他那修信經》。
  • 美國最佳神學院校排名
    Richard Hays和Ellen Davis領銜一票精銳聖經學家,奪回神學在聖經詮釋中應有的一席之地。當其他主流神學機構不是愈形迂腐就是陷在「後基督化」的泥沼無法自拔時,他簡直展現了奇蹟。杜克神學院並非十全十美,但至少在美國要算是檯面上最出色的了。第二名的席次我給了聖母大學神學系。它的缺點就很明顯。聖經學者食古不化,墨守解經和釋經的二分法。他們的東西跟真正的神學研究難說能沾上什麼邊。這裡的系統神學家大概都還活在70、80年代。但話說回來以這個學系的龐大規模,是少不了大師級人物的。
  • 什麼是歸正神學?
    他對歸正神學有很清楚的概念。盼望下面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弟兄姐妹更認識改革宗神學的特色。改革宗的一個基本精神,就是「持續不斷地歸正」(reforming reformed),以聖經為我們信仰與生活最高的準則,不斷地歸回聖經。
  • 留學瑞士:宗教神學專業
    第4頁:Lausanne(洛桑)大學 >>>進入搜狐出國頻道      >>>去《搜狐出國》微博看看  專業概述:  基督教神學課程  1:聖經神學 聖經神學又可分為 聖經概論 和聖經神學 兩種  聖經概論是從聖經的章、卷、簡介進行大概的了解  聖經神學是在聖經概論的基礎上逐字、句進行學習和認識,屬於精研性的學習  2:教義神學 教義神學是基督教的真諦,詳細的論述了上帝是誰?
  • 【觀點】從聖經看抽年度應許經文背後容易忽視的神學危機
    他表示,聖經中當然並沒有禁止這樣的行為,但在做的時候還是需要帶領信徒全備的理解聖經和信仰,如此的話這樣的活動對於信徒的信仰成長也算是錦上添花,否則會出現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神學危機。不知何時開始,每到跨年,國內有些教會盛行抽應許經文(又稱年度經文)。
  • 請解釋什麼叫做有機神學
    答:有機神學只有兩派的人在用,第一派就是天主教,第二派就是我。紅衣主教,還有機樞主教,還有其他的神父,就是組成了整個教會行政的組織,這個叫做有機神學。我完全不走這條路線,我的有機神學是說,上帝的道本身是生命的道,所以,全本《聖經》要用生命體去看,而《聖經》裡面這一段跟那一段之間的關係,是有機關聯的。
  • 系統神學:神學綱要
    因為是複本(啟示的)神學,聖經中以人來形容神的語言(anthropomorphic language),就必須以類比(analogical)的方式來理解。聖經是首要且獨一的神學來源。Scripture is the primary and uniquesource of theology. 12. 對自然啟示的研究必須提供我們對聖經的解釋,但是不能主導我們對聖經的解釋。
  • 什麼是成功神學?
    聖經教我們辨別諸靈,實在不是多餘的,要試驗靈,是出於神的不是。約一4:1-3 親愛的弟兄啊,一切的靈,你們不可都信,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神的不是可見有積極思想而產生的成功神學,其背後是多麼可憎了,此不潔的錯謬絕不可沾染。
  • 全州大學「神學」介紹
    高校學生也有很多信教者,很多著名高校如延世大學、梨花女子大學等也都是基督教理念辦學的院校,宗教、神學等字眼也更是習以為常,甚至有相關的大學專業用以培養基督教領域的人才。全州大學人文學院「神學與敬拜讚美學」系的「神學」專業是以基督教理念為教育宗旨的,為兩千年歷史的神學教會開設的實用型教育課程,栽培基督教世界觀的指導者,進而培養國內外福音的領先人才。
  • 上海教會神學日:為神學教育奉獻
    據上海基督教兩會透露,近年來上海教會的神學日奉獻呈遞增趨勢。神學日奉獻是華東神學院神學教育經費主要來源之一。2013年該奉獻金額超過五百萬,2014年的奉獻金額仍在統計中。除上海教會神學日奉獻之外,信徒平日的奉獻也是神學教育經費的重要來源。據了解,上海教會的神學日為每年三月份的第三個安息日和主日。
  • 也談神學|從改革宗說起 06
    我們遲早有一天要承認說,我們所擁抱的乃是聖經全面的啟示,加爾文是我們的,衛斯理約翰也是我們的,我們不是加爾文的,所以我們不是改革宗,我們不是衛斯理的,所以我們不是衛理工會,但是教會是能夠容納保羅,可以容納磯法,也可以容納亞波羅。這個就是我們為什麼也談神學,因為如果你讀神學的話,你一定是兩極化,我舉個簡單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