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農曆閏年閏月,出嫁的女兒就要給父母買雙鞋,以報哺育之恩,以求父母身體健康平安。這是我們江淮一帶沿襲多年的風俗。子女給父母買鞋,是為了避邪,鞋和邪是諧音,民間傳說閏月鞋一定要在閏月前穿上才靈驗(今年閏月從5月23日開始)。
記得小時候,每遇到閏月的年份,母親一過春節就開始拿出針線匾,開始忙著給舅爹舅奶做閏月鞋。首先是用舊布糊骨子,然後納鞋底兒,憑一把木柄鐵錐子、一個銅頂針和一根大針,穿透足有3釐米厚的棉布鞋底,有時,媽媽的手會被針扎破,她也不停下來,只是用嘴在冒血珠的手指上吮吸一口,然後繼續幹。
鞋底納好後,然後就是做鞋幫和鞝鞋幫,鞋幫鞝好後,一雙鞋子就有了雛形,這時母親就會叫我拿來小錘,她在板凳上細細蜜蜜地敲打著布鞋,使之變得柔軟,這樣舅爹舅奶穿上就不硌腳了。
母親做起閏月鞋來不分白天黑夜,有時我睡醒一覺了她還在忙,我當時總感覺到母親做閏月鞋時有一股興奮勁和一股拼勁,我不明白為什麼,現在我才知道母親那是帶著一顆孝心在做鞋,她做著做著也許就想起了舅爹舅奶穿上鞋後笑得合不攏嘴的情景。
我結過婚以後,也學著母親當年的模樣,一遇到閏月就給父母買閏月鞋。母親習慣穿自己做的鞋子,她說穿著舒服,做家務穿布鞋子更麻利。可我不會做,就買材料讓母親自己做。而我的父親習慣穿解放鞋,因為他喜歡到田裡幹活,早上踩著露水也不要緊,天氣不好下雨了,走田裡的土路有了解放鞋就方便多了,或者鞋裡有了草籽泥土什麼的,脫下來抖抖很容易倒下來。
後來,生活條件好了,我給父母買過各種各樣的鞋子。近些年,自從我們廠(淮安華頂鞋業)的鞋子有了內銷以後,我終於能送給父母我自己做的鞋子了。當然,這鞋子是我們700多名兄弟姐妹分工協作做出來的,我只是其中之一。他們和我一樣是帶著愛心在做。我們的鞋子會說話。我在工作中,經常會想起媽媽當年做閏月鞋的情景。我們的鞋有許多是專門為老年人做的,我們做鞋時就當是為我們的父母在做。
前幾天我過生日,早上天還沒亮,我就開車來到了哥哥家,我和哥哥做了香噴噴的牛肉麵,親自盛好了端給他們,我自己也陪他們一起吃,看著我吃的那麼香,父親母親特別的高興。
我感念父母的養育之恩,當天就在公司的工廠店(淮安市廣州南路6號)為二老各挑了一雙Pansy鞋,母親的是紅色的 ,父親的是黑色的,適合老人的寬鬆休閒款。母親試了試,說沒有一個地方硌腳,特別的舒服。她老人家不知道,我們做這雙鞋也像她當年做閏月鞋一樣,費盡了心思,光試穿就要走50多萬步。父親試了試,說穿了走路帶勁多了。母親還有點捨不得穿呢,叫她把商標剪掉她非要保留一段時間。
又過了兩天,我又抽空包餃子給父母吃,補缺!據說這個風俗與閏月的形成有關。陽曆一年365天,而陰曆是354天,這11天的差距過三年便是一個月,所以,每三年就逢一個閏年以調整陽曆、陰曆的日差。老百姓就用餃子來補閏月裡的這個「缺」。父親79歲,我包了79個,母親77歲,我包了77個,每個只有手指頭大,老兩口樂呵呵地全部吃光了。
有人說我做的這些事都是迷信,可我不這樣認為,每一個風俗的存在都有它的理由。這個風俗的本質就是喚起兒女對父母的陪伴,如果沒有這個風俗,你能按時按點想起你的父母嗎?還有,這個風俗裡寄託了女兒希望父母健康常在的美好心願,如果說這是迷信的話,那我願把這看作是最美好的迷信。
親愛的姐妹們,今年是閏四月,我特地給父母買了雙閏月鞋,如果你還沒買,就趕快行動起來吧,孝心也是有時效性的,要及時送達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