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對話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喬穎:戰「疫」路上...

2020-12-13 每日經濟網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的確診人數還在增加。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截至2月2日24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7205例(北京市核減3例,江西省核減1例),有重症病例2296例,累計死亡病例361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475例,共有疑似病例21558例。

在疫情蔓延的同時,恐慌、焦慮、易激惹(易怒、易發脾氣)等情緒問題也在人群中蔓延。無論是確診人群、疑似人群、健康人群還是醫護人員,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和情緒問題。從1月25日開始,國內多個心理援助項目陸續上線,上海精衛中心也派出精神科醫生陳俊駐守上海公衛中心的隔離病房,保障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心理安全。

就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對話了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喬穎,她對疫情蔓延時健康人群、疑似病人、確診病人,以及本身具有抑鬱焦慮等精神障礙的人群,如何應對這次精神上的戰「疫」,做了解釋和建議。

如何應對心理應激反應

NBD:在確診人數不斷上升的當下,我們觀察到一些人群表現出焦慮、抑鬱、絕望的情緒,還有人表現出明顯的攻擊性,這是否是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威脅的預警?

喬穎:其實這並不是一種預警。分兩點來講:首先有一些人群本身人格特質方面就容易焦慮、緊張、害怕,而且這些人往往在做事方面要求完美。那麼,在外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這部分人群自己無法進行內化和去完善處理這種壓力時,就會出現異常行為。

第二種就是普通人的心理狀態。因為每個人的心理狀態都不一樣,每個人在面對疫情時都會有恐懼、害怕的情緒,而且有攻擊性也是正常的。因為當人面對焦慮和壓力時,會有兩種應對情況,第一種是戰鬥,那就是表現為攻擊;第二種是逃避,那就是表現為焦慮抑鬱,甚至自我放棄。

NBD:在受本次疫情影響的人群中,心理應激反應的表現程度不盡相同。您怎麼看?

喬穎:我們可大致將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影響人群分為四級:第一級人群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第二級人群為疑似患者,居家隔離的輕症患者;第三級人群為隔離人員的親人、同事、朋友;第四級人群為普通民眾。

當然,普通民眾的心理跟被隔離的人、已感染的人是不一樣的。普通人只是擔心和焦慮:萬一患上了會怎麼辦?我怎麼做好防護?而被居家隔離的人,他的行動是限制自由的,在他自由行動的本能沒有辦法得到滿足的時候,他要擔心自己的身體:我是不是生病了?我萬一生病會怎麼樣?這種患病的焦慮比普通民眾會更加強烈,因為他的焦慮來自以上兩方面。

此外就是已經被確診的患者,他們的焦慮會更嚴重,因為他的生命面臨著威脅,所以情緒會上升到恐懼,而且在這個階段的人想的會比較多,當人面對重大心理打擊的時候,他的情緒會從焦慮變成抑鬱,然後變成絕望。

NBD:在疫情發展的過程中,有些人群出現了「疑病」症狀,總覺得自己好像也得了新冠肺炎,這是怎麼回事?心理學上有沒有定義?

喬穎:當新冠肺炎的臨床症狀在大眾當中傳播的時候,有人在身體上會出現類似染病的體驗,實際上是焦慮、緊張的一種軀體反應。

人的焦慮分成兩種:一種是精神性焦慮——擔心害怕,多思多慮,這是一種疑病觀念;第二種焦慮就是軀體性焦慮,這在一些患者群體中非常多見,由於情緒緊張,患者會覺得自己是身體上出現了類似的症狀,甚至有些人看電視廣播以後,聽到其他人有胸痛的症狀,他馬上會覺得胸痛,外界的因素對其影響會非常明顯。這種情況下,精神上的緊張用軀體的反應來做表達。

心境障礙患者留意身心變化

NBD:以上我們說的是比較健康的人,那平時有抑鬱、焦慮等心境障礙的人,在這段時間看到這些信息,或者經歷這些事件的人,會有什麼影響?對他們有什麼建議?

喬穎:對於本身就存在焦慮、抑鬱的人群來說,他們在焦慮情緒和抑鬱情緒比較穩定的狀況下,我們可以把他們當成是普通人群。如果本身就處於抑鬱、焦慮發作期的人群,那麼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患者可能只關注自己,因為他們的社會功能受到影響了。對這個群體來說,外面在發生什麼他都不一定知道,就不太會出現跟疫情相關的焦慮和緊張。還有一些有這種強迫障礙的人,比如他本身對於洗手清潔很關注,然後現在的情況下,他會有一定程度上行為的改變。但不是所有的有焦慮和抑鬱障礙的人都會被影響。

對於本身有焦慮障礙、抑鬱障礙的患者,我的建議是先自我觀察,橫向與周圍同齡人的情緒和行為相比,縱向在時間上和疫情事件前後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對比,如果變化非常明顯的,我們建議這部分患者到醫院來就診。

NBD:有報導說真正的問題是在疫情結束和人的應激反應結束後,很多人遭受疫情重大影響的人會有創傷後應激障礙,您怎麼看?有沒有什麼建議?

喬穎:這是創傷後應激障礙。重大應激事件發生以後,人會有以下幾種反應:

第一是急性應激反應,事件發生以後的幾個小時,焦慮、抑鬱、驚恐情緒就會發作到頂點,然後會出現嚴重的消極行為甚至暴力行為;第二種反應發生在應激性事件結束後一周到一個月、甚至三個月的時間內,人有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變化。有些人出現這種晚上睡不著覺,腦海中閃現造成重大打擊的事件;第三種人群會對於這種病毒細菌之類的詞語和場所主動性迴避,我們稱之為迴避性的行為。

要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分兩個方法,第一種建議心理治療,但是有一部分人群在沒有辦法緩解,或者症狀非常嚴重的時候,我們要在心理治療的過程當中,結合藥物治療。

NBD:目前我們看到了有很多心理援助志願者小組,而在精神科心理諮詢和臨床就醫是有區分的,對一些出現疫情應激症狀的人的就診,您有什麼建議?

喬穎:出現輕度的害怕、焦慮情緒,對這種感覺有點疑惑時,我們建議先做心理諮詢。當經過心理諮詢後,如果已經達到了要通過藥物來進行介入的程度,那麼我們一般會轉診到精神科門診。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為了方便大眾,開通了網上心理諮詢熱線,具體信息在我們公眾微信號上已經發布了。需要的人群請關註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微信號,然後電話諮詢醫生,醫生會判斷到底要不要接受臨床就醫。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相關焦點

  • 戰「疫」治病也醫心 中國全民健康築起「心」戰線
    (抗擊新冠肺炎)戰「疫」治病也醫心 中國全民健康築起「心」戰線中新社長沙3月25日電 題:戰「疫」治病也醫心 中國全民健康築起「心」戰線作者 付敬懿 石榮「每次訪談結束,幹預的每一位患者都會不斷地說『謝謝』。
  • 同心戰「疫」--淄博市精神衛生中心張麗麗手記
    記錄人:淄博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二病區 張麗麗   我是一名精神科護士,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每逢同學見面或電話聊天時,總會聽到這樣的聲音:「麗麗,咱們班這麼多的同學,最後能從事護理工作的少之又少,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
  • 市精神衛生中心助力疫情心理保衛戰
    作為上海市三級甲等精神衛生專科醫院,全國領先的心理諮詢治療研究機構,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已在第一時間派遣醫生趕往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為患者和醫務人員提供心理援助。特殊時期,為了用有限的醫療資源更廣泛地保衛社會大眾的心理健康,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資深心理專家聯合舒輔(Siuvo)智慧醫療的人工智慧工程師緊急開發了新冠狀病毒相關情緒自我評估工具。
  • 市精神衛生中心籤約世界著名精神專科醫院,帶來更多國際...
    今天,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與英國SLaM莫茲利醫院一起,在浦江創新論壇「全球技術轉移大會暨首屆世界技術經理人峰會」上舉行中英國際友好醫院籤約儀式。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院長徐一峰告訴記者,早在幾年前,他曾前往英國SLaM莫茲利醫院考察,當時就與該院多個優秀的學科團隊建立了聯繫。
  • 滬上名醫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李春波...
    精神疾病,恐怕是所有疾病中被誤解最多、最受歧視的一種,不僅讓精神疾病患者無法得到公平的看待,還「波及」精神科醫生變成了一類「特殊的人」。坊間甚至有傳言,精神科醫生,大多自己也不正常。「雖是一句玩笑話,也是誤解不斷積累的結果。其實,精神科醫生精神障礙的患病率與普通人群沒有什麼差別。」面對種種疑惑和不解,李春波在精神科這條崎嶇的路上一走就是20多年。
  • 守土,責無旁貸——北京市房山區青龍湖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戰「疫」記
    想到這裡,她立即打起了精神。區衛健委電視電話會議結束後,她和黨支部書記張宗力、副主任李景思不約而同地湊到一起,開始為貫徹會議精神碰意見。「咱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百姓健康的守門人、守護人,所以,面對突發的疫情必須高度重視,要在第一時間拿出工作舉措!」她說。但從哪裡入手呢?
  • 上海市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成員單位 在線揭牌儀式暨工作會議舉行
    致辭結束後,舉行了上海市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成員單位在線揭牌儀式和在線合影,河北省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慄克清參加了「上海市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成員單位」在線揭牌儀式和在線合影。隨著主持人宣布「上海市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成員單位在線揭牌儀式開始」,伴隨著熱烈的掌聲,河北省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慄克清會同其他31個成員單位負責人,同時進行了上海市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成員單位揭牌活動。隨著紅色帷幕緩緩拉開,標誌著河北省精神衛生中心正式成為上海市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成員單位。
  • 同濟大學醫學院附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戰「疫」紀實
    附屬南翔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陳杰是這場戰「疫」中集中隔離點24,以「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為主題,邀請附屬東方醫院高彩萍和尹媛媛兩位援鄂先進代表在線分享了在武漢方艙醫院的抗疫故事,不放鬆的戰「疫」阻擊,不一般的使命擔當,激勵全體中心繼續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 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沙莎:為逆行醫護心理解壓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逆行醫護人員保護湖北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精神。以人為本的精神,不僅體現在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精心照料上,更體現在心理醫生為逆行醫護心理解壓上。北京醫療隊迎來了新戰友——來自北京安定醫院的臨床心理中心主任醫師姜長青、精神科副主任醫師沙莎。兩位心理專家從2月20日起,一直陪伴在北京醫療隊醫護人員身邊,隨時關注和解決他們遇到的各類心理問題。兩位心理專家在心理危機幹預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曾參與「5·12」汶川地震、北京「7·21」暴雨等事件的心理危機幹預工作。
  • 濰坊市最美抗疫衛生健康人、濰坊市中醫院十佳醫師、十佳青年醫師...
    為大力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進一步增強衛生健康人職業榮譽感,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在2020年醫師節來臨之際,濰坊市衛生健康委開展「最美抗疫衛生健康人」評選,濰坊市中醫院36人、團隊獲此殊榮。
  •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籤約世界歷史最悠久的英國SLaM莫茲利醫院
    央廣網上海10月29日消息(記者周洪)在精神衛生問題成為全球重視的公共衛生問題的今天,提升醫療服務能級備受精神醫學行業的關注。10月28日上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與英國SLaM莫茲利醫院在浦江創新論壇「全球技術轉移大會暨首屆世界技術經理人峰會」上,舉行中英國際友好醫院籤約儀式。
  • 河北省精神衛生中心成為中華護理學會精神專科護士京外臨床教學建設基地
    醫院成立於1953年,設有兒童青少年精神科、成癮醫學科、睡眠醫學科、老年精神科、臨床心理科、情感障礙科、神志病科等亞專業科室,現為全省精神衛生防治、科研、教學、康復和專業人員培訓的基地和中心,承擔全省急重症精神疾病治療、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應急心理幹預、精神醫學鑑定和司法精神鑑定以及全省精神衛生工作的技術指導和行業管理職能。
  • 即日起,崇明區精神衛生中心心理諮詢中心試運行
    突如其來的疫情,長期精神上的緊張焦慮,與家人不順暢的關係,事業上的迷茫困擾……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一個傾聽的對象,處理心理創傷和療愈的機會。為了更好地服務大眾的心理健康,崇明精神衛生中心心理諮詢中心即日起開始試運行。
  • 【檢察戰「疫」】巴音郭楞檢察:獻歌「疫」戰《這條路上我們一起走》
    【檢察戰「疫」】巴音郭楞檢察:獻歌「疫」戰《這條路上我們一起走》 2020-03-06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神專科醫院高質量發展,市醫院協會精神衛生中心管理專業委員會2020年度管理學術會議召開
    」為主題的上海市醫院協會精神衛生中心管理專業委員會2020年度管理學術會議召開。上海市醫院協會副會長、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院長徐一峰在致辭中說。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副書記蔡軍認為,社區精神康復是一個長期的、戰略性的工作,要做實做強就必須打造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的高質量化品牌。
  • 泰安市中心醫院生殖遺傳科副主任醫師趙莉
    ——記泰安市中心醫院生殖遺傳科副主任醫師趙莉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疫情當前,責任在肩。在泰安市中心醫院,有一位白袍女戰士。自疫情集結號吹響以來,她積極響應醫院號召,積極投身戰「疫」,在這場與新型冠狀病毒的鏖戰中,她步履堅定、毫不猶豫、奔赴使命。她就是泰安市中心醫院生殖遺傳科副主任醫師趙莉。
  • 哈醫大一院精神衛生中心獲批為我省抑鬱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記者從哈醫大一院獲悉,12月4日,經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和黑龍江省科技廳聯合評審,該院精神衛生中心獲批為黑龍江省抑鬱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2月8日,省衛健委和省科技廳領導和評審專家對中心進行了實地考察,並對中心的工作給與了充分地肯定。
  • 菏澤教師江麗頻:戰「疫」路上的鏗鏘玫瑰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周琛 菏澤報導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菏澤市實驗中學初三二部級部主任江麗頻老師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和強烈的職責使命感,堅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信念,始終戰鬥在抗「疫」第一線,既是指揮員,更是戰鬥員。每天她都滿著正能量,老師們都親切稱她為——戰「疫」路上的鏗鏘玫瑰。
  • 普慈懸壺八五載,精醫惠心譜新篇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建院85周年...
    2020年9月7日,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建院85周年大會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科普周閉幕儀式隆重舉行。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黨委副書記方秉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黨委副書記施建蓉、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健康促進處處長王彤,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謝斌、院長徐一峰、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趙敏、黨委副書記蔡軍、副院長李春波、邵陽、陳棟,工會主席王海雲出席會議。中心老領導、老專家以及100多位職工同志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