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對話吳敬璉 歷史拼圖中的浦東

2020-12-17 新民晚報

和90歲的吳敬璉,聊「90後」的浦東,很過癮。

2020年,且前承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眺望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辛亥革命發生110周年——諸多重大歷史節點由近及遠,一波接著一波,畫就百年中國史遠山近岑最壯闊的那幾筆。上海,更有浦東開發開放30年奇蹟的回眸。

周年紀念,常常是一種提醒,適時回看來時的路,記住那些披荊斬棘的開路人、那些燃燈者,凝視那些思想的火燭,星星點點,終成汪洋。

和90歲的吳敬璉,聊「90後」的浦東,很過癮。

復旦學長有硬骨

吳老是1954級的復旦學長。對他的最初印象,來自於一本書——《拆下肋骨當火把——顧準全傳》——一位頗有風骨的顧準弟子。若干年後,這位「吳市場」,也以一種「拆骨燃燈」的形象,鍥入中國改革史冊。

浦東開發開放元年——1990年的中國,很不寧靜。報刊上不乏反對市場化改革的聲音,而這位年屆花甲的經濟學家,很有些「杜鵑聲聲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的氣概,呼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他曾和同道一起,舌戰群儒——通貨膨脹、分配不公、腐敗橫行,這類百姓深惡痛絕的積弊,病根何在?有人劍指「市場經濟」,而吳敬璉堅稱,「原因不是改革的市場取向不對和改革『急於求成』,而是市場取向的改革不夠堅決,不夠徹底」「出路在於推進經濟體制的根本改革,較快建立有宏觀調節的市場經濟體制。」

這一年,浦東橫空出現在中國改革開放版圖。

兩年後的1992年初春,鄧小平南巡談話再定改革乾坤;那年深秋,黨的十四大從根本上解除把市場經濟等同於資本主義的思想束縛,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不再是洪水猛獸。

重提舊事,吳敬璉笑了,「吳市場」的綽號曾是貶義,直到1992年……

「我是半個上海人」

約訪這位宗師級的經濟學家,是在8月底,恰逢北京新發疫情,只能約著老人「網聊」。

工作人員幫吳老安排了手機支架,吳老很靈活地調整著鏡頭角度,「咱們得彼此看得見,才不彆扭」。

之前,給了吳老一份採訪提綱,他表示「提問專業、細緻」,還希望我把相關資料給他的學生。其實功課差遠了,聽他聊往事,不少信息,於我仍很「新鮮」。

吳敬璉曾獲「浦東新區傑出貢獻獎」,我好奇於他和浦東的緣起,他自況,「我是半個上海人呢!」

他與浦東結緣,始於1984年秋,「我參加了國務院的改造振興上海調研組」。離京之前,他聽說有位曾在上海工作的領導說過一句話:很對不起上海人啊,這麼多年了,拍部三十年代的電影,都不用搭布景……「到了上海發現,這麼多粵語培訓班,一直很驕傲的上海人,覺得自己不如廣東了!」這讓他觸動很深,在上海工作了40多天,他們形成一份《關於上海經濟發展戰略的匯報提綱》。1985年初,國務院批轉了這份提綱:「同意,要求遵照執行,要在1990年以前儘快轉上良性循環,力爭到20世紀末把上海建設成為開放型、多功能、產業結構合理的、科學技術先進、具有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心城市。」

「提綱」首次這樣定位上海,「是我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也是全國最大的港口貿易中心、科技中心和重要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四個中心」的提法,也首次出現。吳敬璉還記得當時的表述,「不改革舊的經濟體制的模式,上海就沒有『長袖善舞』的活動舞臺」;「對外開放、對內聯合,猶如兩個扇形的輻射,一個扇形向內地輻射,一個扇形向國外輻射,上海就是這兩個扇面的結合部和樞紐。」「提綱」也提及上海的發展空間要向東、東南……

這份「提綱」,出現在黃浦江硬生生隔開現代工業和原始農業、上海有如「泥足巨人」步履蹣跚的80年代中期,不能不佩服其遠見卓識。

過了5年,鄧小平從浦西看向浦東,「抓緊浦東開放,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浦東,這片曾經冷寂的土地脫胎換骨,成了世界上「長」得最快、最高的「90後」。吳老至今背得出小平當年關於浦東、關於上海的論述,「就幾句話,可每一句都石破天驚!」

吳敬璉再次結緣浦東,是1993年。

原設在北京的中歐管理中心即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前身,要搬往上海,放在哪裡呢?作為其學術委員會唯一的中方成員,吳敬璉去了熱氣騰騰的浦東選址,見了浦東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金橋出口加工區開發公司總經理朱曉明,兩人一拍即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就此落戶金橋。他開了一門「中國經濟」課,一直教到2017年,他87歲。

「我現在還是中歐的終身教授呢!」吳老很自豪。「『中歐』今如今也算是浦東吸引中外企業的一片吸鐵石吧!」

吳老與浦東的第三段緣份,始於2010年,他持續參加了關於浦東產業發展的研究。浦東和上海要「升級」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學技術中心。他時任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對信息技術興趣濃厚,著重調研集成電路——當時叫半導體晶片,他在浦東跑了很多企業,交了很多朋友。「好多企業家提出,這個產業太複雜,是全世界高新技術集成的成果。我們國家應當有一個整體規劃。」2013年,他就《關於推進我國半導體晶片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措施意見的徵求意見稿》給當時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寫了一封建議信。信中提出,在解決晶片產業發展所需巨額投資的問題時,應以市場化、商業化的手段為主。這一建議在次年發布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被吸納。而今,集成電路已昂然進入上海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因他目睹和助力了浦東奇蹟的發生,2017年,浦東新區給吳老頒發了「浦東新區傑出貢獻獎」,可謂實至名歸。

九旬學者的深情厚望

吳敬璉始終關注「尋找中國改革突破口」,關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那麼,三度結緣浦東,持續深度觀察,他認為浦東開發開放找對「中國改革突破口」嗎?

他沉思著回答道:這個突破口,涉及到建立市場體系的方方面面,很難靠一個措施就能帶動。比如關於「四個中心」建設,有的走得快些,有的慢些。說到底是兩件事,一是改革,一是開放。我們和國際體制怎麼對接?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我們完全做到了嗎?對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精神,中央正確決策能否完全落到實處?世界範圍逆全球化浪潮還很猖獗,怎麼對待?

「我想,最重要的就是高舉一個旗幟——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的,秉承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他對浦東代表中國走向高水平開放的巨大潛能,寄予厚望。

我們聊起搭在浦東30年的一頭一尾,歷史頗有相似之處。

1990年和現在,中國同樣面臨一些國家的封堵。小平同志當時認為,「上海是我們的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浦東這條「捷徑」,對中國改革全局最突出的貢獻是什麼?

吳敬璉認為,是激活了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

他回憶,1985年,國務院批覆他們的調研提綱時提及,不要再去考核上海的工農業總產值,而要講國民生產總值,區別何在?「工農業生產總值是按照蘇聯經濟學,不把第三產業算作財富。而上海要成為中心城市,就要靠你的金融、商貿,靠服務業來輻射全國——你看,這樣的細節很有意思!」

條塊分割嚴苛,中心城市作用就很難發揮。

吳敬璉當年訪問過華東協作區辦公室,聽到很多棘手的例子:上海的品牌服裝,國際市場賣價較高,但原產地主要在蘇浙,那出口量算誰的呢?再如茶葉出口,之前是拼配的,西湖龍井、祁門紅茶等,都是小包裝,一大箱茶葉裡面各個品種都有。在計劃經濟行政主導、條塊分割的體制下,各省只願用自己的出口公司,於是整箱都只有一個品種,零售店就沒法賣了。

「當年,如果中央不下決心改革舊的體制,上海要輻射帶動長三角,甚至全國,沒法辦啊!只能做上海灘的中心而已。」

浦東這著先手棋,在中央的及時決策下,在全國改革不斷破冰的背景中,終於盤活了一條「大龍」。

(徐易飛 攝)

30年過去,「浦東也好,上海也好,真是天壤之別啊!靠上海人努力、精明、勤奮,更靠中央的大局觀。」

浦東開發開放之初,站在地球儀邊謀劃改革,搭上了全球化浪潮的快車。而今,逆全球化浪潮洶湧,浦東這枚開放「棋子」怎樣發揮新的作用?中央為什麼如此看重長三角一體化,把浦東高水平的開發開放,列為長三角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的七項重要工作之一,有怎樣的深意存焉?

吳老說,全國的改革開放都在深化,「長三角地區帶頭突破條條框框,上海中心城市的作用得以發揮。然而,國家對上海的要求越來越高。浦東開發開放30年,成就很大,今後面臨的困難也不少,比如國際大環境和國內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再上一層樓,並非輕而易舉。」

只有靠進一步開放,突破來自國內和國外的諸多障礙。「破除障礙,上海的條件最好,不單是本身素質高,更重要的是有很大的腹地,這個別處比不了,經濟發展水平又在全國前列。要起中心城市的作用,非常重要的是靠金融,這個重擔需要上海擔起來、浦東擔起來。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揮浦東的作用非常重要,浦東的高水平開放,牽一髮動全身啊!」

吳老很有信心,「上海人民和全國人民一起克服困難,一定會實現中央提出的要求。借改革開放的東風,上海已經起飛,祝願它鵬程萬裡,一往無前。」

聽吳老娓娓道來,中國改革的路線波瀾壯闊,漸次恢宏。棋局一眼一眼逐步做「活」,撬動一個浦東,「活」了長三角,「活」了長江,「活」了中國腹地。

揮別吳老,心中忽有一個念頭:當浦東開發40周年之際,希望能和百歲吳敬璉再聊一回……(李鴻冰)

相關焦點

  • 吳敬璉:改革的目標與模式
    為了切實將經濟基礎建立在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礎上,他在1997年5月關於國有經濟戰略性改組建議的報告中,提出「加快對內對外普遍實行國民待遇的步伐,逐步建立公正競爭的開放經濟體制」。「為了規範市場中的經濟主體的行為,形成良好的環境,政府需要首先規範自身的行為。」「建立良好的法律框架和實現法治,將是新的歷史階段中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的主題曲。」
  • 高考歷史編寫人物對話類非選擇題該如何做?
    2020年山東新高考試題中,出現了編寫人物對話這樣一個題型,雖然以後的高考不一定仍然會沿襲這種考法,但有備無患,我們還是來探討一下,這類題該如何做吧。原題呈現(山東省2020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19)(15分)咖啡館的歷史,既是一部經濟史,也是一部社會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652年,倫敦出現了英國第一家咖啡館。
  • 吳敬璉:企業家為什麼會感到迷惑
    7月24日,財新《比較》編輯室舉辦「擴展觀察中國經濟問題的學科視野:一次現代綜合」讀書會,由深圳大學羅來武教授主講,吳敬璉教授在點評中指出了中國經濟學研究中所存在的問題。吳敬璉說,最近,他在與一些企業家座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就是「迷惑」。比如華為總裁任正非在全國科技座談會上談到,對未來的方向感到迷惑,而華為稱得上是中國最成功的企業之一。
  • 子 午:為什麼入選的是厲以寧、林毅夫,而不是吳敬璉、張維迎
    吳敬璉與厲以寧,兩人同齡,又是同鄉、同事。兩人的歷史都不是特別的「光彩」。吳敬璉女兒寫《我和爸爸吳敬璉》,披露了吳敬璉「大義滅親」,跟當了「右派」的父母堅決「劃清界限」的歷史。1964年,吳敬璉積極參與了批判孫冶方;文革中吳敬璉又帶頭批判自己的老師顧準;改革以後又拿顧準給自己裝點門面,自稱「顧準的傳人」,「在顧準最後的日子裡,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直到1983年,吳敬璉還在起勁批判市場經濟。至於後來的光榮歷史就不用一一介紹了。
  • 生活場景英語 - 關於Jigsaw(拼圖)的對話
    Jigsaw(拼圖)是Jenson(詹森)的最愛,家裡有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拼圖。弟弟喬治在旁邊搗亂緣故,有時聲音不夠清晰。
  • 吳敬璉:構築2.0版的市場經濟體制
    針對這種情況,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我國經濟發展仍然存在許多「體制性障礙」,要求進一步推進改革,以便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遺憾的是,這個決定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命令經濟的許多遺產遲遲未能得到消除,有時各級政府甚至取代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了主導的作用。  過去20年的市場經濟可以稱為1.0版市場經濟。
  • 高考新題型-人物對話:博覽會人物對話
    人類的進步與和諧1984年紐奧良世界博覽會美國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1985年筑波世界博覽會日本居住與環境——人類家居科技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城市,讓生活更美好(1)編寫一幕發生在1851年英國倫敦博覽會場館內的人物對話場景
  • 吳敬璉:高房價並非投機所致 房地產稅難抑房價
    2013-11-25 10:12 [摘要] 著名經濟學家,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吳敬璉教授昨日在上海表示,投機並非高房價的原因,因此並不認可徵收房地產稅可以抑制房價。
  • 吳敬璉:消除經濟增長與去槓桿的「蹺蹺板效應」
    2017-09-16 07:07:36 來源: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舉報
  • 吳敬璉:消除「翹翹板效應」,金融業應服務於供給側質量的提高
    9月15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敬璉在「2017金融街論壇」上指出。當前經濟發展的兩個主要目標,一是穩住經濟增長,防止經濟失速;二是去槓桿、防止出現系統性風險。兩個目標需要同時實現,但是二者之間又存在矛盾。去槓桿、防止系統性風險積累的同時,往往會出現經濟增長率下滑;而促進經濟增長率的穩定,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又會出現了槓桿率上升,風險積累。
  • 浦東開發開放的歷史新方位
    25年前,石破天驚的浦東開發開放,向世界宣示了處於歷史轉折點上的中國將舉什麼樣的旗、走什麼樣的道路; 25年後的今天,不曾動搖和懈怠的浦東開發開放,窗口作用和示範意義更加明確——當好排頭兵中的排頭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繼續在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下破浪前行。
  • 尋拼圖卡片「輕鬆」交朋友
    本報訊記者 劉晶晶由團市委主辦,浦東新區團委承辦,12355上海青少年公共服務平臺、浦東12355青少年公共服務平臺、花木社區(街道)團工委、上海世紀公園管理有限公司協辦的「世紀情緣·情定浦東」公益愛心交友活動近日在世紀公園會展廳舉行
  • 拼圖的起源是怎樣的?
    答|百度派 @傑克拼圖玩具已經有約235年的歷史了。早在1760年,法英兩國幾乎同時拼圖集萃拼圖集萃出現這種既流行又有益的娛樂方式。把一張圖片粘在硬紙板上,然後把它剪成不規則的小碎片。最初這些圖片都是有教育意義的,要麼附有適於年輕人閱讀的短文,要麼向新興資產階級傳授歷史或地理知識。
  • 娛樂圈裡的親戚檔 吳敬璉是黃聖依表舅
    娛樂圈中不乏父子、母女、同胞親兄弟姐妹共闖的跡象,演藝基因在家族得到了很好的體現。當然家裡要是有一個個人當紅,便少不了親人檔群帶現象。不過最終能不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還得靠自身真本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開8,那些娛樂圈中不為人知的親人檔。
  • 侯若石:與張維迎、厲以寧和吳敬璉商榷
    且不說經理人藉此侵佔國有企業資產是否合理和合法,從生產組織方式變化的歷史看,這是歷史的倒退。有些國有企業為總經理一個人所有,企業實際上成為家族企業;有些國有企業為幾個經理人所有,企業成為合夥企業。在企業發展歷史上,這兩種企業制度是最原始的企業制度。  其次,根據他們的公司治理理論,所採取的「制度創新」方法是「張冠李戴」。正如下面要分析的,不同的公司治理體系採用不同的治理方式。
  • 日式乙女《茜色世界中與君詠唱》,篆書拼圖《中華生僻字》|新發現
    茜色世界中與君詠唱養男人嗎?長得好看打架還厲害的那種?從明智光秀到織田信長,《茜色世界中與君詠唱》裡有著多達60+的男性角色可供玩家收集,無一不是日本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遊戲在保留人物一定特點時又做了很大的改變,以更誇張更美的形式來為我們刻畫這些人物的形象。在此基礎上還有著更多的延伸,比如遊戲中你可以把他們往不同的方向培養。一個合格的女性向遊戲,當然也少不了與角色之間的互動。除了共用的主線外,每個角色都有著自己的專屬故事線,以及一些可愛的小故事,這些內容無一例外都給以我們一個更鮮活的人物形象。
  • 《大浦東》的橫軸與縱軸
    以前是「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而今,它則是「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和「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很顯然,《大浦東》的敘事橫軸,洋溢的是宏大的主旋律基調。以金融改革反映城市變化、社會進步、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謳歌改革開放40周年的偉大成就,揭示我國堅持改革開放之路的歷史必然和實踐意義。
  • 《摩天大樓》拼圖式敘事巧妙,毀在漏洞太多,人物行為不合情理
    看前幾集令人驚豔,感覺懸念叢生,每個人都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但越往後看越失望,劇情漏洞太多,人物行為不合情理。人物拼圖式敘事成為一把雙刃劍,在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時,也產生無法彌補的縫隙和破綻。人物拼圖式敘事巧妙,懸念感十足《摩天大樓》由陳正道、許肇任、吳中天執導,郭濤、楊子姍、楊穎、焦剛等主演,講述了郭濤和楊子姍扮演的警察在破獲發生在一棟摩天大樓裡的命案過程中,發現大樓裡與這起案件相關的嫌疑人都有不為人知的秘密,真相背後的故事令人痛惜和憤懣。
  • 拼圖品牌新推薦:古部拼圖
    導語:專業拼圖15年,古部拼圖值得信賴!我,一個專業做拼圖,做兒童玩具15年的品牌—上海古部!——《品牌自述》結交了很多的拼圖玩家,他們一直都是拼圖界的「大宗師」,他們玩拼圖都是很厲害的,而且都有一定經驗而言。最近聽我朋友提起了,一個新的拼圖品牌:古部拼圖。
  • 小白買拼圖,首選多少塊?
    2020年我立了一個flag——拼好一幅拼圖。 關於拼圖,大家都知道拼圖可以培養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也能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很多朋友也表示拼圖玩著玩著是會令人上癮的,只要你完成的拼成功一副拼圖,那麼在後續的日子裡,也會想著持續做好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