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後奶爸用塑料瓶、廢紙箱給女兒做上百件玩具,背後原因讓2千萬...

2021-01-09 網易

  作者:愛寧子

  來源於公眾號教育(ID:edu618)

  對於孩子而言,什麼會讓他最開心呢?

  是玩具還是手機呢?

  下面這位父親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近日,河南鄭州一位爸爸張帥,為5歲女兒手工做玩具的視頻走紅。

  

  從2018年至今,張帥用塑料瓶、廢紙箱等材料為女兒製作了上百件玩具。

  每件玩具從設計到完成,大約需3-4天,而且製作過程繁瑣,但為了多與孩子互動,張帥樂此不疲。

  

  而這些用廢棄材料製成的玩具,女兒也絲毫不嫌棄。

  她說:「跟爸爸媽媽一起玩,我玩什麼都開心。」

  5歲的孩子,因為父母的時常陪伴、互動,身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相比任何東西,父母的陪伴會讓孩子更具有幸福感。

  然而,在中國有適齡上學孩子的2千萬家庭中,多少父母能做到真正陪伴孩子呢?

  那些缺失父母陪伴的孩子,內心又是如何的呢?

  網上有人說:「缺失父母陪伴的孩子,內心的孤單是無法形容的。」

  父母是孩子在成長中最親密最重要的人,沒有父母的陪伴,其實就猶如雨天放風箏,只能墜入泥潭。

  《偷影子的人》裡寫道:

  「我害怕長大,我很孤單,我的白晝如同無止境的黑夜,而我如同行屍走肉般穿越其中。」

  有父母陪伴的孩子,自信開心,而缺失父母陪伴的孩子,內心註定灰霾一片。

  動畫短片《傷痕俱樂部》,讓人看後很揪心。

  一個小男孩和他三個朋友身上都有傷痕,朋友們的傷痕是紅色的,而小男孩的是藍色。

  但小男孩沒覺得奇怪,反而覺得藍色仿若星辰,他很喜歡。

  

  一次,一個漂亮的女孩正刷著手臂上的傷痕,小男孩看到後,急忙制止道:

  「不,它們多好看,不要碰它們。」

  

  可女孩很生氣,想搶回刷子,卻不小心暴露了左眼的傷痕。

  

  小男孩被猙獰的傷痕嚇到了,那一刻,他才意識到傷痕是醜陋的。

  頓時,他很失落,回到家時,媽媽依然在看電視。

  他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的傷痕和別人的不一樣?」

  

  可媽媽只是把他推開,還把電視開得更大聲。

  他想起媽媽總是看電視,從不管他,即使他企圖引起媽媽的注意,媽媽也無動於衷。

  那一刻,男孩忽然明白,自己的傷痕和別人是不同的。

  

  別的孩子是被打後的紅色,看得到,也摸得到。

  而他的傷痕,看不到,摸不著,是漠視,是孤單。

  看似毫髮無傷,實際上他傷痕累累,痛入心扉,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缺乏父母的陪伴,孩子的內心就像一道逐漸被撕開的傷口,最後潰不成軍。

  心理學研究表明,

  缺失父母陪伴的孩子,內心會缺愛,所以會更渴求得到愛,從而容易選擇相信,容易對某事物或某人產生迷戀狀態。

  現在,很多小孩瞞著父母給主播巨額打賞或刷禮物,深究原因,主要是因為缺少陪伴。

  父母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而主播願意陪孩子聊天,對其噓寒問暖的,

  所以,孩子會一次次巨額打賞主播,只是為了留住那一點溫暖。

  孩子寧可要刺骨的一絲絲熱氣,也不要風雪中獨自的寒冷。

  缺乏陪伴的孩子,內心如寒冬,如果陌生人給他一丁點溫暖,他都會飛蛾撲火。

  知乎上有人問:被父母忽視是種什麼感受?

  有個高贊回答戳中人心:

  「像有一把很鈍的刀,在身上不停地劃,不會流血,但痛感很真實。」

  大學時的舍友小慧,是一個學霸型的美麗女孩,

  但她幾乎不笑,總是一副拒人千裡的樣子,而且從來不穿短袖衣服。

  一次,我無意中看到小慧的左手腕處有幾條歪歪斜斜的「蜈蚣痕」,她才和我提起了自己的過去。

  小慧兩歲時,父母就離婚了。

  她被判給了媽媽,而爸爸去了國外發展。

  媽媽的工作雖清閒,但她愛呼朋喚友和旅行,

  即使在同一屋簷下,小慧也很少見到媽媽,陪伴自己的只有書籍和電視。

  有時候,獨自在家的小慧,只能一邊看書一邊吃著前一天剩下的飯。

  她說:「有時候我特別恨我媽,為什麼生下我卻看不見我。」

  聽到這句話時,我能感受到的是,當她拿著刀片割開手腕的動脈時,那是一種怎樣的絕望。

  心理學家李雪說:

  「當一個生命帶著極大的愛和信任降臨到家庭中,他最渴望的是能被看見。」

  被忽略的孩子,內心已被悄悄塗上了灰暗的色彩,快樂成了他們可望卻不可及的東西。

  父母陪伴的缺席,孩子除了內心痛苦不堪,真的會對這個世界充滿失望。

  上段時間,河源一個13歲女孩,留下一封絕筆後跳樓自殺,讓人心痛不已。

  

  據了解,該女孩平時比較乖巧、上進,但父母比較重男輕女,一直沒怎麼關注她。

  只有爺爺一直陪伴著她,給她關愛。

  當爺爺去世後,她感覺世界坍塌了,覺得沒有人會再愛自己,所以,女孩選擇了自殺。

  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麼隕落了,何其悲哀?

  《被忽視的孩子》一書中寫道:「不要忽視孩子的情感。」

  孩子天生敏感脆弱,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忽視」,其實不亞於家庭暴力。

  看似你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缺失陪伴和互動的親子關係,和「冷暴力」有何區別?

  一直在「冷暴力」下生活的孩子,如何向陽而生呢?

  在《少年說》中,一男孩讓人心疼不已。

  小時候,為了讓他安靜下來,不搗亂,父母總是塞給他一部手機,讓他獨自玩,所以,他的整個童年都是手機陪伴度過的。

  而父母也總是玩手機,對孩子敷衍了事,導致他一度認為手機才是父母的孩子。

  

  一想到小時候父母用手機「打發」了他,可是,長大後,父母卻抱怨他沉迷手機,小男孩便忍不住委屈地哭了出來。

  他問臺下的父母:

  「陪我說話時,你們在幹什麼?在看手機!

  我叫你們陪我出去走走時,你們在幹什麼?玩手機……

  拜託你們放下手機陪陪我,好嗎?」

  

  寥寥幾句,臺下的同學紛紛感同身受,偷偷抹起了眼淚。

  

  而人群中的父母,此時已滿臉內疚和羞愧,媽媽哽咽著說:「對不起!」

  可惜,一句「對不起」,並不能撫平心裡種下已久的傷痛,更無法讓時光倒流。

  那些看似叛逆、網癮上頭的孩子,最大的心願只是想讓父母好好陪陪自己。

  《窮爸爸,富爸爸》裡說:

  「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任何職業角色都可被替代,唯獨父母角色無可替代。」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就深諳此道。

  身為總統,他日理萬機,但無論多忙,他每晚都和女兒共進晚餐。

  他說:「我最自豪的事不是當上美國總統,而是在長達21個月的選戰中,我沒錯過一次孩子的家長會。」

  總統的時間是極其寶貴的,可於歐巴馬而言,陪伴孩子,參與她們的成長,更重要。

  日本5個孩子的媽媽吉田穗波,在書《就因為沒時間,才什麼都能辦到》裡說:

  「不是因為某件事情很難,你才不想做,而是因為你不想做,讓這件事情變得很難。」

  生活在這個高壓的時代,每個人都很忙。

  但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會主動陪伴孩子,不會以忙為藉口,

  對孩子一再食言,更不會讓孩子遷就自己的時間。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獲得成功,20%取決於自身努力,80%取決於父母的陪伴和教導。

  前段時間,被一對母女刷屏了。

  50歲的媽媽和25歲的女兒,同時考取了西南醫科大學的研究生。

  

  媽媽是醫院兒科護士長,工作很忙,而且她決定考研時,只剩下兩個多月的複習時間,為什麼她還要去考研呢?

  原來一切都是為了女兒。

  這已是女兒第三次考研了,因前兩次考研均失敗,所以這次她備考狀態很差。

  看到女兒如此低落,媽媽心急如焚,她鼓勵女兒堅持下去,可女兒還是想放棄。

  於是,媽媽咬咬牙,對女兒說:「我也報名,陪你考,看看誰考得好,誰能考上。」

  這喚起了女兒的學習激情和信心,於是,母女倆瞞著家人和同事,開始你爭我奪的複習之路。

  經過不懈的努力,母女雙雙考上研究生,羨煞旁人。

  父母的陪伴,就像一束光,會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李開復說:

  「家長,多陪陪孩子,無論多麼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平等地談心。

  不要以為孩子送到學校了,一切都是老師的事情,然後回家了就督促做作業。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這些。」

  孩子需要的是一個溫暖有愛的家,是難過或低谷時,父母都會在旁邊說:

  「孩子,別怕,爸媽會一直陪著你。」

  哈佛心理學教授吉爾博特說:

  「十年後,你不會因少做了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是永遠。

  我們忙碌的時間,永遠趕不上孩子成長的速度。

  我們的缺席,卻會在孩子心裡刻下失望與痛苦。

  幼苗要長成撐天大樹,需要耐心澆灌。

  孩子的快樂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

  願每一位父母都不缺席孩子的成長,願每個孩子都眼裡有光,臉上有笑。

  End

  *作者:教育編輯部愛寧子。來源:教育致力於為0~15歲兒童打造前沿、權威的家庭親子教育平臺,通過解讀國內外先進教育理念、跟進教育部政策,為家長提供有指導價值和意義的內容。本文由教育編輯部原創,轉載請聯繫微信號(ID:judushu)授權。

相關焦點

  • 爸爸用廢紙箱為女兒做玩具的視頻走紅,背後原因讓2千萬父母沉默
    近日,河南鄭州一位爸爸張帥,為5歲女兒手工做玩具的視頻走紅。從2018年至今,張帥用塑料瓶、廢紙箱等材料為女兒製作了上百件玩具。 然而,在中國有適齡上學孩子的2千萬家庭中,多少父母能做到真正陪伴孩子呢?
  • 「玩具超人」爸爸,用廢紙箱給女兒做120件玩具,父愛令人感動
    01「玩具超人」爸爸實力寵娃,用廢紙箱給女兒做120件玩具網上有一位父親叫張帥,他用廢紙箱給女兒做了120件玩具張帥起初只是出於靈感,想將廢紙箱利用起來,便拿著來做了一個玩具給女兒。沒想到女兒玩得不亦樂乎,絲毫不比花錢購買的玩具差。感受到了女兒的喜歡,張帥開始給女兒製造各式各樣的「紙玩具」,在女兒眼中,爸爸就像「超人」一般無所不能。張帥將家裡不要的紙箱、紙杯全部收集起來,開始腦洞大開地給女兒製造玩具。
  • 「玩具超人」爸爸,用廢紙箱給女兒做120件玩具,父愛令人感動
    「玩具超人」爸爸實力寵娃,用廢紙箱給女兒做120件玩具網上有一位父親叫張帥,他用廢紙箱給女兒做了120件玩具,而且並不是因為沒有能力購買玩具,完全是出於父愛。張帥起初只是出於靈感,想將廢紙箱利用起來,便拿著來做了一個玩具給女兒。
  • 爸爸用廢紙箱為女兒做玩具的視頻走紅!走紅的不是技巧,而是陪伴
    走紅的不是技巧,而是陪伴河南鄭州一位爸爸張帥,為5歲女兒手工做玩具的視頻走紅。從2018年至今,張帥用塑料瓶、廢紙箱等材料為女兒製作了上百件玩具。在採訪到張帥女兒的時候,女兒說「跟爸爸媽媽一起玩,我玩什麼都開心。」
  • 3年用廢紙箱給女兒做了120件玩具,看完羨慕哭了
    3年用廢紙箱給女兒做了120件玩具,看完羨慕哭了這位寶爸之所以走紅,是因為他家孩子的玩具,幾乎都是由他親手製作而成。有些玩具是把電子遊戲變成現實,比如俄羅斯方塊,比如極品飛車。有些則是把商場裡的遊戲設備做了個迷你復刻版,比如扭蛋機或者投籃機等。
  • 3年用廢紙箱給女兒做了120件玩具,看完羨慕哭了
    3年用廢紙箱給女兒做了120件玩具,看完羨慕哭了這位寶爸之所以走紅,是因為他家孩子的玩具,幾乎都是由他親手製作而成。有些玩具是把電子遊戲變成現實,比如俄羅斯方塊,比如極品飛車。有些則是把商場裡的遊戲設備做了個迷你復刻版,比如扭蛋機或者投籃機等。
  • 用廢紙箱和塑料瓶能做什麼?
    網友庭前白芍: 這個涉及到廢物利用啦,有想法什麼都可以做的,需要你的腦洞大開。 一、廢紙箱廢物利用 廢紙箱可以用來做很多東西,大到可以做成模型飛機,模型別墅,小到可以做一枚紐扣。
  • 硬核奶爸為女兒打造玩具王國,2年做120件手工玩具
    硬核奶爸為女兒打造玩具王國,2年做120件手工玩具說起爸爸帶娃的話題,媽媽們永遠有吐不完的槽,「父愛如山,一動不動」是媽媽們給隊友最貼切的形容了。可是總有一些特殊的代表,河南鄭州就有一位80後父親,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爸爸帶娃認真起來,完全不輸給媽媽。
  • 3年用廢紙箱為女兒做百件玩具,網友:看完獻上膝蓋
    不知道90後的爸爸媽媽們還記得兒時學過的一篇課文《冰燈》嗎?作者因為家裡窮買不起玻璃燈籠,父親便在寒夜裡給他用冰塊磨了一個燈,這件事一直溫暖了作者許多年。而如今的我們隨隨便便都能給孩子買起昂貴的玩具,已經不需要親手為孩子製作,卻感覺少了點什麼。
  • 3年用廢紙箱為女兒做了100件玩具,網友:看完獻上膝蓋
    不知道90後的爸爸媽媽們還記得兒時學過的一篇課文《冰燈》嗎?作者因為家裡窮買不起玻璃燈籠,父親便在寒夜裡給他用冰塊磨了一個燈,這件事一直溫暖了作者許多年。而如今的我們隨隨便便都能給孩子買起昂貴的玩具,已經不需要親手為孩子製作,卻感覺少了點什麼。神仙爸爸!
  • 硬核奶爸為女兒打造玩具王國,2年做120件手工玩具
    可是總有一些特殊的代表,河南鄭州就有一位80後父親,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爸爸帶娃認真起來,完全不輸給媽媽。他叫張帥,這位高能老爸在網絡上分享了他親手為女兒做的各種手工玩具,火遍了育兒圈。做玩具的初衷為了讓女兒遠離手機,漸漸卻做成了事業張帥是個80後,出生在普通的農民家庭,高中學歷,再平凡不過的打工族。兩年前,他發現三歲的女兒經常與手機、電視為伴,對自己也不親近。
  • 「最強爸爸」實力寵娃:為孩子製作上百件玩具,抖音收穫百萬粉絲
    ,是因為張帥為自己5歲的女兒做玩具。我們都能想到,如果孩子要玩玩具了,一般都會直接去到商場裡買,不僅方便還省時,而買玩具的理由,除了滿足孩子的愛好,大部分是因為也是為了省去孩子的吵鬧,能夠通過玩具抽離一些時間,讓孩子不再「纏」著自己。但是在這位父親身上,做玩具的原因,恰恰是為了可以更多的陪伴自己的孩子。
  • 「硬核爸爸」火了,3年為女兒做上百件玩具,看到材料後網友跪了
    與其他家長比起來,這位爸爸實在過於優秀,他利用3年的時間,為女兒做了上百件玩具。有了小孩之後,家裡必不能缺的就是玩具,因為在他小的時候,玩具都是父親自己親手製作的,因此他印象特別深刻。所以在女兒出生之後,孩子的玩具都是他自己在做,看到材料後網友跪了。
  • 「硬核寶爸」火了,3年為女兒做上百件玩具,網友:手藝太棒了
    近日,一段父親給女兒做手工玩具的視頻走紅了網絡,與其他爸爸相比,這個爸爸確實太過於優秀,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親自給孩子做了上百件玩具。,是因為曾在國外的視頻上,看到了有關爸爸給女兒做手工玩具的。自家孩子正是玩玩具的時期,所以他就決定以後的玩具都由自己親自動手給孩子製作。從那之後,這個寶爸也開始給孩子做手工玩具,基本上自己的女兒看到什麼喜歡的玩具,這個寶爸都能給孩子做出來。
  • 「硬核寶爸」火了,3年為女兒做上百件玩具,網友:手藝太棒了
    近日,一段父親給女兒做手工玩具的視頻走紅了網絡,與其他爸爸相比,這個爸爸確實太過於優秀,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親自給孩子做了上百件玩具。 自家孩子正是玩玩具的時期,所以他就決定以後的玩具都由自己親自動手給孩子製作。從那之後,這個寶爸也開始給孩子做手工玩具,基本上自己的女兒看到什麼喜歡的玩具,這個寶爸都能給孩子做出來。
  • 爸爸為女兒做100多件玩具,這3種爸爸,是女兒幸福的底氣
    但卻有一位85後的爸爸可以說是實力&34;,他是來自河南鄭州的一名手工達人名叫張帥,而他做的手工作品都是給女兒的玩具。之所以想著給女兒做玩具,是因為張帥在2018年的時候看了國外的一則視頻,視頻中的外國爸爸用紙箱為他的孩子製作了玩具
  • 爸爸用廢紙箱給兒子做了24個玩具,做法簡單,一學就會,先收藏了
    今天帶大家一起看看,這一年來,給兒子做的最好玩的幾個玩具。2.兒童小房子/玩具屋5層紙板加厚,寬105cm38個塑料瓶,剛開始想做馬的形狀,覺得太俗了,所以做了這個可愛的海豚。用紙箱和瓶蓋就能自己做,馬裡奧跳的老高了,非常好玩。
  • 80後父親變廢為寶,為女兒做120件手工玩具
    80後父親變廢為寶,為女兒做120件手工玩具說起爸爸帶娃的話題,媽媽們永遠有吐不完的槽,「父愛如山,一動不動」是媽媽們給隊友最貼切的形容了。可是總有一些特殊的代表,河南鄭州就有一位80後父親,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爸爸帶娃認真起來,完全不輸給媽媽。
  • 「最暖爸爸」為女兒製作百餘件紙箱玩具 獲贊千萬
    3年時間 獲贊千萬 為女兒製作百餘件紙箱玩具  最暖爸爸張帥:其實,是孩子陪伴我成長  廢紙箱可以做些什麼?  河南鄭州一位父親利用廢紙箱在3年內自製了100餘件玩具,甚至將手機遊戲轉變成現實的兒童玩具。
  • 誰家的神仙爸爸:防止打遊戲,他用廢紙箱給女兒做了100多件玩具
    這是一位上了人民日報的爸爸,因為他利用廢舊紙箱,3年裡,給女兒做了100多件大玩具,而且各個都會動。 「好閨女,買」 張帥寵女兒的方式是: 「爸爸,我要這個」 「沒問題,做」 女兒想要汪汪隊中的瞭望塔,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