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初村鎮佃裡院守望互助志願者又開始行動起來了。本月的「孝善日」活動是為全村25戶孤寡老人和貧困戶送包子。「我們都是自願來幫忙的,包子包完,安排好老人們就餐,我們就回去了,不在這吃。」志願者曲奎玲說,「我們不圖別的,就想盡我們所能為有困難的村民做點事。」一大早,志願者們就緊鑼密鼓的忙活了起來,和面、洗菜、切菜、調餡,好不熱鬧。「面和菜都是志願者從自己家帶來的,不花村裡一分錢。」村委主任陳福明驕傲地說,「村裡還有愛心人士匿名捐款200元,讓我多買點豬肉。」越來越多的佃裡院人被一次次的志願活動所感染,自願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
為打造「美德孝善·和美初村」道德品牌,自去年8月份開始,初村鎮將每月的9號定為「孝善日」,每年重陽節為「孝善節」,引導各村居守望互助志願服務隊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願活動,鼓勵互幫互助,引導村民積極向善,營造守望相助、奉獻友愛的鄉村文明之風。受疫情影響,孝善活動暫停了一段時間,如今疫情過去,志願活動又開展了起來。
為打造「美德孝善·和美初村」道德品牌,自去年8月份開始,初村鎮將每月的9號定為「孝善日」,每年九月初九為「孝善節」,引導各村居守望互助志願服務隊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願活動,鼓勵互幫互助,引導村民積極向善,營造守望相助、奉獻友愛的鄉村文明之風。受疫情影響,孝善活動暫停了一段時間,如今疫情好轉,志願活動又開展了起來。
當日上午10點,志願者便挨家挨戶通知孤寡老人和貧困戶中午吃包子。包子出鍋後,志願者先進行了分裝,對腿腳不便的老人實行送「包」上門。「有的老人歲數大了,走不動了,我就給他們送過去」支部委員苑恩法說道。腿腳便利的老人則在村委大院齊聚一堂,陳福明主任親自上陣,為老人們分發包子,還不忘叮囑他們生活上有問題儘管說,志願服務隊會盡力滿足。
「只有不好的幹部,沒有不好的老百姓」,佃裡院村兩委成員將這句話奉為座右銘,「下一步我們準備建立村莊大食堂,讓村民們一天幾元錢就能吃到熱乎飯。」陳福明滿懷信心地說,「別的村如果想吃也可以來,我們不分彼此,都是一家人。」佃裡院的志願活動不僅僅局限於每月9號,平時只要孤寡老人和貧困戶有需求,志願者便上門幫助。佃裡院志願者堅持奉行孝為本、德為先、善常在的理念,把孝善作為生活常態,讓愛心溫暖每位村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乃彰 通訊員 王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