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2021-02-07 王雍華

1998年的12月19日,錢鍾書先生就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這個世界上,卻又很多人記住了他。他雖然走了,但是留在了很多人心裡。他的一生,歷經無數變革甚至危難,但總是笑對窘境、戲謔自若。


他19歲被清華破格錄取,數學僅15分;他嗜書如命,立志橫掃清華圖書館,被稱為「文化崑崙」;他涉筆成趣,著作《圍城》被譽為「現代儒林外史」;他與楊絳先生的愛情,更是傳為佳話,令人動容和羨慕。


對錢鍾書來說,一個人的時候,能夠保持內心安靜而豐盛;兩個人時,可以相濡以沫,溫暖而踏實;三口之家,也能相助相守,樸素溫馨。


我想,這便是人生最好的生活狀態了吧。



一個人時,安靜而豐盛


錢鍾書性格很特別,一生都有痴氣,混混沌沌,但在混沌中又能保持安靜而豐盛的內心。


小時候,他抓青蛙放到鞋裡,拿著鞋上學;中學的時候,他穿皮鞋時不分左右腳,隨意穿;成年以後,他也有童心:給女兒臉上畫花臉,不怕天寒夜冷幫貓打架,愛看電視劇《西遊記》.


後來,由於政治原因,錢鍾書竟然落到在一女清潔工的監督下,打掃廁所的境地。就這樣一個精通六國外語、深受西洋文化教育的飽學之士喪失學術自由,轉而去打掃廁所,其中所蘊含的殘酷可想而知。


和錢先生關在一起的荒蕪先生就曾題詩曰:「可憐掃地盡斯文」,楊絳先生也曾在《幹校六記》中感嘆:「最經磨的還是人的血肉之軀!」


豐盛的內心是一顆極具生命力的種子,它看似無所事事,歲月卻在它的起伏下亙久綿延,它沒有翅膀,卻能帶你飛過所有的阻擋和群山。


對於自己的喪事,他在遺囑中寫道:「遺體只要兩三個親友送送,不舉行任何儀式,懇辭花籃花圈,不留骨灰。」


錢先生曾談到作家的使命,他說,作家要能抵制任何誘惑,要有一支善於表達自己思想的筆,要有鐵肩膀,能扛重擔,概括起來說,就是三個詞:頭腦,筆,骨氣。


錢鍾書自己,就是終生實踐這三個詞的榜樣。


兩個人時,溫暖而踏實


才子佳人,紅袖添香,大抵是中國故事中最幸福的一種結局。縱觀歷史,能夠得紅顏從一而終,大抵是種奢望。


看起來完美的婚姻,或許都包含著外人看不到的心酸和疲累,但錢鍾書和楊絳先生,卻在時光的淘瀝和大眾的圍觀中,愈發相濡以沫令人稱羨。


1935年,楊絳陪夫君去英國牛津就讀。初到牛津,楊絳很不習慣異國的生活,又鄉愁迭起。


早上,楊絳先生還在睡夢中,錢鍾書早已在廚房忙活開了,平日裡「拙手笨腳」的他煮了雞蛋,烤了麵包,熱了牛奶,還做了醇香的紅茶。睡眼惺忪的楊絳先生被錢鍾書叫醒,他把一張用餐小桌支在床上,把美味的早餐放在小桌上,這樣楊絳就可以坐在床上隨意享用了。


吃著夫君親自做的飯,楊絳幸福地說:「這是我吃過的最香的早飯」,聽到愛妻滿意的回答,錢鍾書欣慰地笑了。


因為懂你的鄉愁,懂你的思念,心有靈犀的默契和堅守,才有這樣一份「吃過的最香的早飯」。


錢鍾書曾用一句話,概括他與楊絳的愛情:「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兩個人在一起,踏實而又溫暖。「琴瑟和弦,鸞鳳和鳴」,說的就是他們相知相攜的一生。


我們仨,是一家


2003年,楊絳《我們仨》出版問世,在文末她寫道:「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我一個。」


後來,楊絳在百歲感言中說:「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清洗這一百年沾染的汙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過平靜的生活。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過好每一天,準備回家。」


1997年,女兒錢瑗因患脊椎癌去世;1998年,錢鍾書也因病去世;在105歲時,楊絳跨過了人生的邊緣,也「回家」了。


這個三口之家,經歷了許多疼痛,但即使如此,在他們的生活中,溫暖和愛隨意蔓延,恬靜不亂分寸的,流淌在艱難生活的每一天。



認識一個人、喜歡一個人、愛上一個人有時都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是想了解一個人或許要很久甚至一輩子。最柔情,不過是懂你;最懂你,不過是相濡以沫;最愛你,不過是陪伴一生。


最好的生活狀態不過就是:一個人時,安靜而豐盛;兩個人時,溫暖而踏實;三個人時,相愛而溫馨。


雖然錢鍾書先生和楊絳先生都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雍華相信,他們都留在了很多人的心中。雍華也非常非常喜歡他們的生活狀態;同樣他們也是我們在生活中的榜樣。


其實生活就是這樣簡單,而生命也是無償的,我們不知道我們能把握生命到哪一天,我們也不知道世事無常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活好每一個當下。


正如錢鍾書先生:一個人時,安靜而豐盛;兩個人時,溫暖而踏實;一家人時,相愛而溫馨。


願我們一起,都能擁有幸福完美的家庭,讓我們一起彼此珍惜你的另一半,彼此珍惜你的家人。

相關焦點

  • 再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方知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世上美好的東西大多都是不堅牢的,就像是美麗的雲彩容易消散,就像是璀璨的琉璃容易破碎,也正是這份脆弱才更增添了它的美麗,更容易讓人去珍惜吧。《我們仨》這本書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寫得比較夢幻,若是對他們什麼都不了解的話,可能看起來會有種看不懂的感覺。
  • 楊絳先生: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不記得是弟弟還是七妹妹建議叫瞎子進來算個命,想藉此安慰媽媽。二姑媽懂得怎樣算命,她常住我們家,知道每個人的「八字」。她也同意了。我們就叫女傭開了後門把瞎子引進園來。瞎子一手抱著弦子,由女傭拉著他的手杖引進園來,他坐定後,問我們算啥。我們說「問病」。二姑媽報了大弟的「八字」。瞎子掐指一算,搖頭說:「好不了,天克地衝」。我們懷疑瞎子知道我家有喪事,因為那天大門口搭著喪棚呢。
  • 彩雲易散琉璃脆,朱顏辭鏡花辭樹,晴雯之殤
    發現好多人,不論是看電視劇還是原著,對晴雯都沒有什麼海感,討厭晴雯的人都評價她不知好歹,不分高低。那句心比天高,身為下賤真是最好的寫照。最後被趕出大觀園遠不止和寶玉走得太近,而是不知天高地厚,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的每件事都透著出格----這樣的人無論古今,時代如何都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性格決定命運。這恰恰也反應了這個世界有看不見的枷鎖無形的緊緊的綁著每個人,每個人都要按照一套規矩標準去做才是正確的,每個人都是不能表現自我的,即使表現也不能全然不顧情況不分場合。
  • 《我們仨》:世間好物不堅守,彩雲易散琉璃脆
    但晚讀好過不讀,散讀好過瞎讀。談論本書,有很多情愫,惹人閒暇情思,這是散文和隨筆的獨特,皆來自於情。但本書的作者楊絳先生又是修的文學,小說也寫得極好(學術界可能楊絳先生稍遜錢先生幾分,但在文學的層面上,楊絳先生怕也是不遑多讓的),所以即使是生活瑣事,點點滴滴情感而發,楊先生也寫得極有味道。
  • 冬天早上好勵志說說,早上好風景圖片帶字帶祝福語
    -----零縈二、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積極的心態一旦失去他就跳出去要學會調整心態有良好的心態工作就會有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皇甫偲七、如果一個人永遠一副我什麼都不需要的樣子,久了狗都會繞著你走是吧,既然要逞強,何必怕孤獨我的朋友,早上好!
  • 海子優美詩歌精選 |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前程、愛情、幸福,這些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即便是不相識的陌生人,海子也希望他們能擁有。而他,只願偏居一隅,在一個海邊小屋,觀日升聽潮落,寂靜而孤獨地過完一生。遺憾的是,這樣簡單的生活也像是曇花一現的夢。他的人生太過短暫,匆匆25載的生命,連許多人的一半年歲都未走到,便徹底凋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