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提醒您:馬上過春節了,服用抗生素期間,特別是頭孢類、甲硝唑類、呋喃類藥物時,不能喝酒,絕對不能喝酒!否則會出現雙硫侖樣反應,發生猝死風險!後果不堪設想!而且並非小概率事件,臨床多有碰到。請大家轉發一下,讓更多的人知道!」
這條消息最近在朋友圈被刷屏了,有支持轉發者,有質疑真假者,有插科打諢玩笑者,那麼事實到底如何?
1月12日,西安市中醫醫院田超醫師說:「雙硫侖樣反應,應該已經是一個常識了。老百姓也都知道吃藥期間不能喝酒,對於醫護人員更是耳熟能詳。」
什麼是雙硫侖樣反應?
雙硫侖是一種工業催化劑,最初時,人們發現飲酒者如果吸收了雙硫侖後,可引起面部潮紅、頭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後來,有很多藥物被發現具有同樣的作用,就是患者在服藥期間飲酒,會出現類似於雙硫侖樣的反應,我們將之稱為「雙硫侖樣反應」。
「雙硫侖樣反應」表現為在飲酒後數分鐘至30分鐘左右,一般不超過1小時,出現面色猩紅、皮膚潮紅、較劇烈的頭痛、結膜充血、出汗、口乾、噁心嘔吐、心悸、心跳加速、胸悶胸痛、氣急瀕死感,甚至血壓下降、二便失禁、出冷汗、視力模糊、昏迷及死亡等。
為什麼一支藥具有這麼大的威力,可以讓飲酒者出現死亡風險呢?這是因為酒中含有不同濃度的酒精,酒精我們又叫做乙醇,正常情況下,乙醇經過肝臟代謝變成乙醛,乙醛變成乙酸,乙酸最後轉變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但是在某些藥物的作用下,乙醛轉化為乙酸的過程受到抑制,導致大量乙醛無法變成乙酸而蓄積在體內,更可惡的,乙醛這個東西是有毒的,它就是導致人體出現「雙硫侖樣反應」的罪魁禍首。
OK,到此為止,我敢肯定大家完全相信了,喝藥或者打針期間飲酒真的會死人的。流傳在朋友圈的段子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那麼有哪些藥物會造成「雙硫侖樣反應」呢?
1.臨床最常見的是某些抗生素類,老百姓俗稱為「消炎藥」。
① 頭孢××:比如說「頭孢哌酮、頭孢曲松」等;
② ××硝基:比如說「甲硝唑、替硝唑」等;
③ 呋喃××:比如說「呋喃唑酮、呋喃妥因」等;
④ 其他抗生素:琥乙紅黴素(「利君沙」大家不陌生吧)、複方磺胺甲惡唑片(「複方新諾明」是也)、氯黴素、酮康唑等等。
2.降糖藥:格列××、×××脲、胰島素等。
3.其他:如華法林、三氟拉嗪、妥拉蘇林、水合氯醛等。
如何預防「雙硫侖樣反應」的發生?
在服用上述藥物期間,凡是含有酒精的飲品都是禁忌,包括啤酒、葡萄酒、紅酒、黃酒、白酒等,甚至香檳酒,含有酒精的食物比如啤酒鴨、酒心巧克力也可引起雙硫侖樣反應。另外,使用上述藥物的發熱患者不能用酒精擦洗降溫或大面積消毒。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含酒精的藥物製劑如藿香正氣口服液與上述藥物同用時也應慎重。
「雙硫侖樣反應」的輕重程度往往與機體代謝功能相關,老年人、兒童、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慢性病、乙醇敏感者,對於酒精的代謝功能較差,更容易發生危險。
雖說不是全部藥物都與酒精反應而發生危險,但對於普通人而言,不論何種藥物,服用期間及服藥後一周以內,為保證安全,請勿飲酒。「雙硫侖樣反應」的易發人群,更應延長禁酒時間。近期飲酒者,尤其飲酒後24小時期間,需要用藥者,應及時向醫生報告,以便合理選擇藥物,避免發生「雙硫侖樣反應」。
如果發生「雙硫侖樣反應」,我們應該怎麼辦?
立刻停止飲酒,催吐,保持呼吸通暢,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和嘔吐物,頭偏向一側,以防止嘔吐物堵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如果正在用藥期間發生反應的患者,立刻停藥。症狀輕微者,可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保暖,飲用糖水,促進排尿。病情較重者應及時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