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青年報發布了一則微博,表達中國青年報媒體對社會部分群體把怨氣往親因短視頻大火的丁真身上,並在微博中引用的「做題家」這個稱謂。
那麼所謂的「做題家」是什麼意思?,它出自哪裡?
「做題家」這個詞最開始是起源於豆瓣一個名為「985廢物引進計劃」的小組的帖子,正如小組簡介所說,這個組的主要功能就是給985、211的「失敗學子」來重建一個「985廢物高校」,「分享失敗故事,討論如何脫貧」,以達到「自救」的目的。
當時是一個樓主自嘲自己是「小鎮做題家」,狹義的做題家的含義是:出身小城鎮或者農村,埋頭苦讀,擅長應試,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的青年學子。
而廣義上的做題家其實就是指:每年通過高考,成功進入985,211等知名院校,但是又不是成為所謂成功人士的那一批人。
因為網上很多評價丁真突然大火的現象用了一句「自己寒窗苦讀十六年,比不上丁真的一抹微笑」來表達對丁真無任何學歷,就可進入當地國企公司的調侃或不滿。
而後,中國青年報便發出:
【「做題家」們的怨氣,為何要往丁真身上撒?】「我那麼努力學習,為什麼到頭來沒有一個長得好看,學歷卻不高的人成功?」一些「做題家」對丁真「羨慕嫉妒恨」,對著丁真「開火」,希望以此改變社會評價標準,註定是緣木求魚,只會在傷害別人的同時給自己添堵。
中國青年報因此陷入巨大的輿論風波之中,對此屏幕前的你有和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