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特色的建築聞名於世,在今年故宮迎來600歲生日之際,小編為各位家長推薦一套可以親子共讀的繪本——《故宮裡的二十四節氣立體繪本》。這套書將二十四節氣與故宮結合在一起,家長和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感受故宮的文化、四季變換,輕鬆了解宮廷人物生活以及古代人民在各節氣時的傳統習俗。
就算很多家長都帶孩子去過故宮,但很少有人能夠全方位、認知、細緻地觀看四季中故宮每個建築的細節、全貌。這套書中包含108幅實景手繪圖、11個栩栩如生的立體建築,並且每個立體建築都是由故宮建築實景復刻而來,小到每一處雕梁畫棟,大至屋稜瓦片結構,全都逼真無比,盡顯皇家風範。讓孩子可以近距離觀賞它的宮闕殿宇是如何巧奪天工。
像御花園、保和殿、乾清宮,這些地方的位置及用途都會在書中的邊角處有詳細的介紹。
御花園位於故宮中軸線上、坤寧宮後方,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為「御花園」,其實就是皇帝的花園,供皇帝和他的家人們在裡面休息、遊玩,但也有祭祀、讀書等用途。
乾清宮是皇帝睡覺休息的地方,後成為處理日常事務以及舉辦宴席的重要場所。看,乾清宮在慶祝小年,放煙花。煙花還是夜光的,關上燈,煙花會在黑暗中發亮,讓孩子身臨其境去觀看五彩斑斕的煙火表演。
書中除了有一些立體建築外,還有一些立體的互動場景,如打開小機關,看一看皇宮中有哪些小動物在冬眠!
《故宮裡的二十四節氣立體繪本》共兩冊,分為「春夏篇」和「秋冬篇」,是國內首套將故宮與二十四節氣知識結合的兒童立體繪本,展現了一年四季故宮不同地方的場景。有些場景中會有節氣小知識,打開小機關,裡面有節氣、三候的詳細介紹(以每個節氣為時間點,「五天」稱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所以一個節氣又被稱為「三候」),除此之外,還有與該節氣相關的一些飲食風俗、遊戲或活動。
打開故宮金水河這篇,我們可以看到魚兒跳出水面的立體畫面,在右側的邊角處是關於立春這個節氣的介紹。立春是春天的開始,也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時間在每年的陽曆2月4日前後。立春三候中,一候:東風解凍,代表大地解凍,春天要來了;二候:蟄蟲始振,是指冬天藏在泥土中冬眠的蟲子要醒來了;三候:魚陟負冰,是指冰融化,魚兒遊到水面上來。在春分這個節氣我們可以知道,立春吃春餅與端午節吃粽子一樣,都是中國民間的飲食風俗。翻一翻,就能知道立春當天的民俗活動「鞭春牛」是怎麼一回事。
書中還有很多比較有意思的節氣活動,比如芒種節氣,百花凋謝,人們會用花瓣和柳枝編織成轎馬,舉行「送花神」儀式,場面是不是很美麗壯觀?
春分玩豎蛋、放風箏,立夏玩鬥蛋,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快參考書裡的玩法玩一玩吧。
在孩子翻看圖書欣賞故宮美景、了解節氣知識的同時,還有43個精巧互動小機關、110個趣味傳統小知識藏在書中,這些知識大多與建築、皇帝有關,如「逛到」書中的「文淵閣」,你可以了解到為什麼故宮裡的大多數建築屋頂都是黃色琉璃瓦鋪成的,而「文淵閣」卻是黑色的房頂。拉一拉下面的小機關還能看見「皇帝也要學習嗎?」這個問題,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而且出乎很多人預料的是,皇帝小時候的課程排得可比我們現在的中學生還要滿,6歲就要到上書房學習,每天從早上4點學習到下午4點,需要學習的科目有滿語、漢語、蒙古語、詩文、騎射等。
除此之外,你知道清朝皇帝怎麼過夏天嗎?故宮裡有多少間房子?皇帝結婚的地方為什麼有灶臺和大鍋?這些答案都藏在小機關中,等著家長帶孩子一一去探秘。
除了以上內容,這套書還含有1張明信片、1張可以塗色的九九消寒圖、1張可以摺疊的中秋祈福蓮花燈和3張故宮主題的泡泡貼,可以讓孩子在看書的過程中鍛鍊操作能力,增加閱讀興趣。明信片不僅可以贈予朋友、當書籤,還可以通過掃描明信片反面的二維碼,免費聽「故宮裡的那些事」;還可以給九九消寒圖塗色、親手摺一盞中秋祈福蓮花燈、可以讓孩子把立體泡泡貼貼在畫面中的正確位置,檢測孩子學習的情況。
這套《故宮裡的二十四節氣立體繪本》採用環保大豆油墨印刷,沒有異味,連新生兒都可以近距離接觸。為了確保孩子們在閱讀過程中「抽拉」流暢、「翻頁」輕鬆,每套書都由資深印廠師傅手工拼裝,每天僅能完成一套,製作工藝複雜至極。這套書不僅孩子喜歡,連小編都十分喜歡,是一套值得收藏的繪本!
感謝您的點讚、轉發和收藏,如需了解更多母嬰、親子類知識,請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