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正處在接受省級「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驗收的階段,上級部門按相關要求配置了三個單槓器械,我心裡挺高興的,可困惑也隨之而來:把它們安置在哪兒呢?
不安裝單槓,不符合達標要求;安裝吧,學校操場太小,近3000名學生同時做操連站位都是緊挨著。我在校園裡尋覓,最終將目光鎖定在教學樓東側一塊狹長的空地,三個單槓器械終於安裝好了。
一到下課時間,孩子們就自動排起長隊。單槓上的孩子們上翻下翻,快樂至極。值勤的教師也在一旁小心地看護著。單槓的數量少,活動的學生多,說說笑笑,好熱鬧啊!可是,沒過幾天,有個學生家長到學校給孩子請假,原來孩子從單槓上掉了下來,把胳膊的骨頭摔裂了!
我輾轉反側,難以平靜,心「揪」到嗓子眼兒。一個警告的聲音在耳畔響起:「學生在校安全第一!」為了不再讓學生在玩單槓時出「事」,我「狠心」作出決定:將三個單槓的橫梁拆掉,在單槓立柱與橫梁的接口處用塑料包裹纏繞。
那天下課鈴聲響起,孩子們像一群快樂的「小鳥」嘰嘰喳喳地飛奔到單槓處,看到眼前的場景驚呆了:只有六根柱子挺立在那裡,這怎麼玩兒?孩子們一個個失望地走了。「單槓壞了」的消息不脛而走。
不知什麼時候,就在這樣的單槓旁,仍然有幾個「淘氣包」找到了樂趣,他們在單槓的立柱上攀上來滑下去,幾個簡單的動作,反反覆覆,樂此不疲,一張張笑臉洋溢著快樂。我的辦公室與這個單槓活動區相鄰,眼前出現的場景,讓我不由得為孩子們的創意而讚嘆,也為自己的決定而羞愧。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站在孤零零的六根立柱旁,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為自己的「自私」而臉紅,為自己的決定而懊悔,孩子們的快樂,豈能被校長用一個「拆」字而剝奪?
我想變換一種思路試試!如果在單槓器械下面挖沙坑保護學生行不行?北方的天氣會讓沙土飛揚,寒冷的冬天還會讓沙土結上冰,這個辦法不行。如果在單槓器械下面鋪設一層膠墊保護學生行不行?我決定試試。
查看了多家產品,終於找到了較厚的戶外膠墊,可以一塊一塊地拼接起來進行鋪設。新的問題來了,膠墊如果不是一個整體,學生從單槓上跳下來時就容易打滑。於是,大家群策群力,把草坪掀起來,露出水泥硬化的地面,刷上特殊的粘膠,將膠墊粘在水泥地面形成了一個整體。
三個單槓的橫梁終於又重新安裝上了!下課鈴聲響起,孩子們像快樂的小鳥又「飛」回來了,嘰嘰喳喳地在單槓上活躍起來。「單槓『修』好了!」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校園。這句「單槓『修』好了」,可愛的孩子們「天真無邪」地讓校長下了臺階,寬容了校長,原諒了學校。
有一天,我走出辦公室,站在單槓旁,已是到了下午放學的時間,還有好多孩子在單槓上一會兒跳上去,一會兒滑下來,一會兒翻過去,一會兒倒過來。有幾個孩子竟走到我身邊,「校長好,校長好」地叫著,伸出小手讓我看,那一雙雙小手上滿是玩單槓磨起的硬繭和血泡。
我心疼地問他們「痛不痛」,沒想到孩子們卻快樂地答道:「不痛!」看著單槓上倒掛著快樂的「小鳥」,看著他們開心的笑臉,又看看地下紅紅的地墊默默地守護著他們,我的心終於放下了。
現在很多中小學因為「有一定危險性」而取消了鞍馬、單槓等體育項目的練習,有的甚至連對抗性較強的球類運動都取消了。大家對「危險性」的擔憂,無非是安全第一,以免除學校可能承擔的責任為原則。這樣做,無疑是要耽誤孩子們的成長。只要我們在加強學生安全保障上多想辦法,還是能找到學生體育鍛鍊和保障學生安全的結合點的。
(作者系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五一路小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13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