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專業為什麼就業難?從「四系五院」說起

2020-12-09 法律內參

作者: 且雲之 香港執業中國律師

「先王之法,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文子·七仁》

中國法學的高等學府,曾有過「四系五院」的說法。四系,是指北京大學法律系、人民大學法律系、武漢大學法律系、吉林大學法律系,五院,則是東南西北中五所政法院校:北京政法學院(後改名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學院、華東政法學院、中南政法學院(後合併財經學院改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學院。

之所以有「四系五院」之說,是跟建國後中央政府對舊國民政府法學學科實施大刀闊斧的整改合併有關。諸多民國名校,如東吳大學、聖約翰大學等都經歷劇變或者肢解,所涉學科敏感的政法院系,更是列為學科重組的核心部分。隨著師資力量在行政之手的驅動下湧入幾所主要的院校,政法學科的江湖格局,也趨於形成。類似於金庸小說裡的少林、武當等八大門派才是武學正宗,在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只有「四系五院」的法學畢業生,才稱得上「系出名門」、「科班出身」。直到21世紀初大學開始擴招,諸多實力雄厚的綜合性大學也涉足法學教育,出現了像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這樣的「法學新貴」。

然而,在高校擴招的指揮棒下,不僅一線院校自立門戶,就連三本、大專乃至技術學院都競相開設法學學科——畢竟,法學教育不像理工科那樣還需要實驗器材、車床廠房的硬體投資,幾個教師拎本統編教材就能站上講臺,生源滾滾,無本萬利。頃刻間,法學教育從黨政機關預備隊的「精英式」培養模式,在幾年的時間裡迅速轉向為「大眾化」學科。

曾經的政法天驕,如今成了低薪階層。涸澤而漁的故事,從來就不是傳說。

中國法學教育的內容設置,也長期為批評家所詬病。教材的內容與社會嚴重脫節。例如民法學科就有「言必稱羅馬」的說法,而羅馬法一般泛指羅馬奴隸制國家法律的總稱。換言之,在21世紀全球進入網際網路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在「網際網路思維」已經在全社會掀起革命性旋風之際,中國大多數的民法教師,仍然抱守著幾千年前奴隸國家的法學經典視其為圭臬,而無視講臺下學生昏昏欲睡,興致索然。

另一方面,法律職業教育的缺位依然是經久的難題。大多數法學院很難找到一門兼具理論性和可操作性的職業教育課程,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走出校園的法學畢業生,大多數連基本的案例檢索的能力都不具備,更不用說法律寫作、檔案管理、客戶維持等法律職業技能。於是,一方面是社會用工單位的人才荒,一方面是大量的畢業生擁堵在就業辦的門口,茫然不知去路。

中國的法學教育,如同一頭年輕卻又笨重的巨象,在短短十幾年裡野蠻生長到體形巨大,以致於身處社會結構、經濟體系的劇變而渾然不自知,跌跌撞撞中找不到方向。在巨大的慣性中,一些革新者的努力也最終付之東流,例如曾經模仿美國JD制度推行的法律碩士培養,如今在很多院校裡淪為法學碩士研究生考試落榜的調劑去向。「法碩」完全喪失了精英教學的初衷,而成為了略帶貶義的稱謂——對於法學碩士來說,法碩大多半路出家,並非科班。

但凡大躍進式的發展,必然會遭到市場規律的懲罰。根據《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2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最低的是法學,薪資最低的也是法學。

法學畢業生普遍遇到的就業難,便是無視規律的直接後果。本屬於精英模式的法學教育,在中央政策的半推半就,各大高校的逐利驅動下經歷了類似金融泡沫式的發展,但終究逃不脫地心引力的自然規律。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隨著中國適齡學生高峰的過去,十幾年來瘋狂擴招的高校,以及數以百千計的法學院系,必然會迎來泡沫破裂的宿命。與此同時,中央推動的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將令市場需求萎縮的高校,又將面臨失去財政支持的局面。兩股寒流的夾擊,中國高等教育的市場將迎來49年高校重組之後的再一次大規模洗牌。

只是這一次,會是市場說了算。

相關焦點

  • 法學「五院四系」知多少?法學「新秀」大學有哪些?答案在這裡
    不知友友們注意到沒有,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很多高校都具有顯著的專業特徵,而且分門別類特別清晰,比如建築類的「老八校」,財經與貿易類「兩財一貿」,郵電類的「兩電一郵」,等等,這些高校幾乎撐起了所在專業領域的高等教育的天。經過幾十年的改革發展,這些高校依然是行業的翹楚,辦學實力雄厚,成效極其顯著。當然,法學界也有這樣的實力高校,他們被稱之為「五院四系」。
  • 哪些大學的法學比較厲害?五院四系是第一梯隊,清華大學也不錯
    法學好的大學有哪些?法學這個專業近些年可謂大出風頭,因為這個專業年年上就業紅榜,就是最難找工作的文科專業之一,不過我還是要說,法學是文科僅次於財經列專業外第二好的專業。當然在任何大學法學都是僅次於財經類專業的文科高分專業。
  • 就業大數據:法學「五院四系」的西南政法大學2019畢業生就業咋樣
    高考談到法學,首先想到的是法學界「五院四系」(當年法學的五院四系目前實力如何?),在五院裡面,改革開放初期風頭正勁,結果,學校的發展是後繼乏力,先是錯過了211工程,又被下放到重慶市管理,在2017年又錯過了「雙一流」,那這所高校的實力真的很差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所學校實力如何?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能否對得起考生當年的高分呢?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
  • 除了「五院四系」,這幾所高校,法學專業也非常值得報考
    一般來說,說起法學的專家,就會想到歷史悠久、實力強大的「五院四系」,法學五院這四個學部指的是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北京大學、人民代表大會、吉大、武大的法律系,這些學校和專門院在法律教育和研究方面有多強大的基礎和實力?
  • 法學專業頂尖院校,「五院四系」不可不知,考上等於捧上金飯碗
    所以法學專業也成為廣大家長和考生選擇的熱門專業。我國很多高等院校都開設了法學專業課程,不過水平卻參差有別,對於廣大家長和考生來說,應該如何選擇呢?事實上,過去中國的法學專業素來有「五院四系」之說,其中的五所專業院校和四個綜合類大學的法學專業,可以說是代表了國內法學專業的最高水平。
  • 法學專業,這些高校實力不輸「五院四系」
    #法學#說到法學專業,想必大家都會想到「五院四系」。不可否認,「五院四系」在法學領域的影響的確比較深遠。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高校法學專業發展迅猛,實力不輸「五院四系」。從法學專業國家重點學科來看,「五院四系」除了西北政法大學外,其餘8所高校都有學科入圍。
  • 除了「五院四系」,這些大學的法學專業也值得讀
    法學界的「五院」目前指: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西北政法大學。「四系」:指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人大、吉林大學四所大學的法律系。「五院四系」在法學界赫赫有名,能在「五院四系」的任何一所學校讀法學,畢業之後,發展前景都是非常不錯的。那麼除了五院四系的法學專業,其他院校的法學專業是否值得一讀?答案是肯定的。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除了五院四系的法學專業非常厲害外,清華大學的法學專業和北大比肩,同獲A。試想,如果能進入清華大學讀法學專業,你會不樂意?
  • 考研、高考必備:法學專業就業最好的「五院四系」是哪些?
    「五院四系」,是新中國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學的法律系的簡稱,這幾所高校的法律學科在中國法學教育界具有重要地位。華東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四系200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全國首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04年,經國家人事部批准設置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一些地方也會看到有人說西政落寞了,在吃老本,甚至也有不少優秀的老師被北上廣等學校挖走,導致人才流失,就更加劇了這一說法。
  • 法學的「五院四系」,四系全是985,五院卻差距很大,有三所雙非
    說起我國的法學類院校,「五院四系」總被提起,這九所國內較早開設法學教育的高校,法學底蘊深厚,業內影響力較大,是無數法學生心中的聖地。但是這九所高校之間實力差距也是很明顯的,法學界的「五院四系」,「四系」全是985,「五院」卻差距頗大,有三所雙非。
  • 五院四系-直擊法學豪門,就業意向國家公檢法系統或當大律師
    說到政法類院校,很多人都知道「五院四系」,五院四系是新中國最早設立的五所政法院校和四所大學的法律系的簡稱。五院:北京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學院(現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中南政法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四系:北京大學法律系、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武漢大學法律系、吉林大學法律系。
  • 法學專業哪家強?「五院四系」9大院校最全盤點解析
    報考法學專業最好是「五院四系」 「五院」在今天指的是: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 「四系」在今天指的是:北京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武漢大學法學院、吉林大學法學院 學習法學專業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 法碩專業研究生,應該報考五院四系,還是雙一流985和211?
    北京大學二、為什麼被稱為五院四系這九所院校法學專業的實力在全國第四輪有關學科的評估中受到了肯定,人大和政大並列全國第一被評估為如果能力有限,報考五院中又兼具211的院校,既有法學專業的良好環境,未來找工作又有211的門檻。最後,如果以後想從事法學相關專業就可以考慮雙非中的五院的院校。這些學校具有深厚的法學底蘊,擁有良好的法學環境,學法的同學也是有不錯的未來的。
  • 我國法學專業的28所知名大學排名,這6所高校有望進入五院四系
    綜合分析國內大學的不同專業,法學專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對於法學專業領域的學生來說,畢業院校真的很重要,因為畢業院校的層次往往能夠決定就業質量的分化。舉例來講,國內知名的頂尖律所,在招收學生之時,通常都會要求「畢業於國內知名法學院校」,而且還要求外語能力比較出眾。
  • 法學專業就業難,年年上「紅牌」,每年卻很多人報考,原因何在?
    一方面,隨著人們法律意識逐步增強,企業、個人利用法律手段維權的需求越來越多,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一些企業、律所不惜重金招攬人才,但還是招不到滿意的人才;另一方面,法學專業就業難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連續多年登上就業「紅牌」專業榜,大批法學專業本科生難以就業,不得不考研或者轉行。
  • 法學學科最好的7所大學,第一國內權威,五院四系佔據多數!
    法學專業是每年考生的熱門之選,選擇的人特別多,而說起法學學科最好的大學,不得不提一下五院四系的成員,這些大學的法學都是我國頂尖水平的,但是其中卻有幾所學校開始衰落。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以下法學學科中最好的7所大學,五院四系佔據多數,第一國內權威。
  • 成績不好,考不上五院四系,還可以報考哪些大學的法學?
    1、國家重點學科根據上面圖表中的內容,我們發現法學擁有法學國家重點一級、二級學科或培育學科的高校絕大部分是五院四系的成員,只有廈門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不是其成員,不過廈門大學是985、南京師範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211,實力也都非常強,自然也是很難考的。
  • 哪些法學類專業的學校好,「五院四系」是中國法學專業的佼佼者!
    「五院四系」是新中國成立的五所政法學院和四所大學法律系的簡稱。這九所高校的法學在中國法學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我國司法機關80%的骨幹人員都有五所學院四個系的培訓背景。中國高等法學界有一句話:只有從「五院四系」走出來的人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法學生」。
  • 2020學法學,除五院四系外,這些法學強校值得考慮,2020考生參考
    法學專業被譽為紅牌專業,因為它是文科生中的熱門專業,在文科這個領域中,熱門專業不多,除了像財經、金融、外語等專業外,就數法學專業了,學法學,關鍵難在考證,沒有這個證書,很難就業,即使是碩士畢業,學法學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就是優先選擇法學名校,比如「五院四系」,當然錄分也不低,除了這些實力強的高校外
  • 法學專業一覽:五院四系、雙一流、教育部學科評估
    法學作為一門傳統的學科,在今天越來越大放異彩。底蘊深厚的五院四系五院分別是: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其中,中國政法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較為突出。四系分別是: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
  • 除了「五院四系」,這幾所高校的法學專業也非常值得報考
    通常來講,一提到法學專業哪家強,大家都會想起歷史悠久且實力雄厚的「五院四系」。 所謂的法學五院四系指的是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還有北大、人大、吉大、武大的法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