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志願填報最重要參考信息的就是「知分知線知位」,而最有參考價值的三本官方推薦書就是:
《2020年招生院校專業目錄》
《2019-20年招生專業錄取分數線》
《2019-20年考生高考成績分布表》
高校往年的專業錄取分數線參考價值非常大,由於高校每年的分數線相對比較穩定,考生往往以此為參考判斷自己是否有望錄取目標高校;另一方面分數線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高校的實力,我們通常認為實力越強越優質的高校分數線越高。但實際上,高校招錄分數線受到招生數量、專業熱度變化、考生偏好「用腳投票」等等當年實際情況,可能會出現「大小年」的現象。
如果考生能夠基本確定大學錄取的大小年走勢,那麼考生就應該對大年和小年,制定不同的大學報考策略。遭遇高校錄取大年時,應該審時度勢,確定自己的報考行為:即至少利用三年以上的學校錄取信息,確定學校的錄取位次和分數曲線變化,避開「大年」,找準「小年」使自己能夠順利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學。為了幫助考生更好地了解高校近年來招錄分數線及排位情況,波波整理了《上海高考本科普通批3年投檔線及排位對比》,建議考生列印下來用於志願填報時參考。
因篇幅有限,僅展示部分,共計43頁,如需完整版,關注愛德華波波私信回復「714」領取!
投檔分數線並不是考前確定,而是由最後一名投檔考生決定的。每一所大學都有一定的規模。所以能招的學生也是有限的。
院校在批次最低錄取控制線的基礎上,根據當年本校公布的調檔比例、考生報考人數、考生分數和本校在該省市的招生計劃確定的。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調檔線,同一院校在不同年份和不同省份的調檔線都不相同。其中已錄取考生中最後一名考生的成績就是該校當年在該省的錄取分數線。
⭐比如:某大學某專業計劃招生100名,那麼第100個投檔進該專業的考生成績是553分,則高校投檔線即為553分。院校已錄取考生中第一名高考成績就是該校錄取最高分,錄取的最後一名考生的高考成績就是最低分,錄取最低分有時會高於院校的調檔線,有的會等院校調檔線。
01招生人數
各高校招生計劃人數直接影響到批次線的定位,計劃招生人數越少,則高校分數線則更易波動,也更容易出現所謂的「大小年」。
「大小年」通俗的理解就是某一所高校,報考的人數不穩定,出現的錄取線分數起伏較大的現象。某一年填報該校的人數比招生計劃高出了許多倍,導致當年錄取投檔線被抬得很高,這一年我們成為「大年」;由於上一年投檔線很高,競爭很激烈,使得很多考生在來年望而卻步,不敢報考該校,結果參與競爭的人數反而比較少,投檔線也相應下降,這一年我們成為「小年」。再下一年,考生們看到投檔分數線不高,又扎堆報考,之後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循環了。於是報考人數和投檔線就產生了較大的波動。
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說,在填報志願參考院校或者專業往年錄取分數線情況時,要分析隱藏在高校中的「大小年」現象。但反過來說「大小年」現象雖然客觀存在,卻只能視為一種人為造成的現象,報考時對高校有無「大小年」應予關注,切忌機械照搬、套用公式。
對於2020屆考生來說,近幾年各高校的計劃招生人數雖然有變但是幅度都很小,今年除個別高校外,絕大多數高校沒有特殊原因需要擴招應該也不會有太大變化。高考畢竟是選拔性考試,各高校的目的是選拔適合自己的考生,這個是不受疫情影響的。
02考試難度
招生計劃人數不會大動,那麼另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考試難度了。考試難度高,考生整體分數難免會低,相反考試難度低則考生整體分數會高。實際上好的高考命題應該是難度適中的,難度太高大部分考生都不會拉不開層次,難度太低大家都會又沒法選拔優秀人才,所以每年高考難度不會上下浮動太大。這幾年高考命題明顯更趨於應用性、創新性,不再局限於書本上的定理、題目等,而是設置實際場景讓考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考驗的就是考生的個人水平了,考察考生是否真的把知識點都吃透,把知識都融會貫通了。
今年受疫情影響延遲開學,多少打亂了高三考生的複習節奏,影響考生水平,不少人推測高考或許會變簡單,投檔分數線會降低。但實際上,比起分數,排位更為重要。考生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對位次決定了考生志願投檔的順序。所有的考生都受到了疫情停課的影響,無論考試難與易,優秀的學生始終優秀,只要排位相對靠前,就擁有更大的選擇權。
03報考人數
除了上面兩個直接因素,分數線還會受報考人數的影響。一般來說,如果的報考人數比往年增加,那麼投檔線就可能會隨著升高,相反,報考人數減少,投檔線則會隨之降低。
上文我們提到,高校投檔分數線某種程度上是考生「用腳投票」的結果。有些熱門高校或熱門專業,吸引更多的考生報考,那麼投檔線就有可能水漲船高。此外,近7成上海考生不願意到外地就讀,也可能會導致本地高校的投檔分數線略高於同層次的外地院校。比如華東政法大學是所「雙非」高校,但每年華政的王牌專業法律系專業投檔分數線始終居高不下,甚至趕超不少外地211高校。
高考志願填報是考生人生路上的重要決策,志願填報得當與否,將直接影響到錄取的結果和考生今後的發展。志願填報,既要讓高考成績發揮最佳效果,又要錄取到滿意的學校和專業。合理填報志願,圓夢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