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反壓北大,上財超過人大,深大、中國政法落榜……畢業要進資本圈?收好這份榜單

2020-08-28 新財富雜誌

2020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與2019年相比有了新變化。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新上榜,深圳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則跌出榜單。與去年「北復清交」領銜不同,清華今年一躍成為第一,北大、復旦、上財、人大緊隨其後。

此外,金融工程和計算機,今年進入資本圈核心職群就讀專業TOP10,這一新趨勢值得重視。新財富研究發現,在最難就業季,「科技+金融」是頭部金融機構重點搶奪的人才方向,數據應用、網際網路金融開發、人工智慧與量化模型開發崗等金融科技類人才的缺口較大。

同時,無論從行業平均工資還是頭部企業員工的薪酬來看,IT都要強於金融業,這也解釋了熱門報考專業已由金融轉向計算機。不過綜合對比來看,金融依然不失為較好的從業方向。

來源:新財富(ID:newfotune)

作者:劉鮮花

7月23日起,全國各地陸續進入高考放榜時間。「七分考,三分報」,高考成績公布後,考生和家長進入了志願填報的關鍵環節。近些年,財經類院校及各大高校經濟學類專業備受追捧,招生分數居高不下,基本網羅了各省高分段學生。

然而,在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網際網路騰飛、硬核科技強勢崛起的當下,學金融專業的性價比是否還一如從前?對於有志進入資本圈的學子,報考哪所大學、學習何種專業、擁有什麼學歷,更有助於目標的實現?

專注於資本市場研究19年的新財富,今年繼續對資本圈核心職群的學歷背景、薪資水平及行業最急需人才數據進行分析,為考生提供報考指南。

01 選院校:瞄準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

2019年7月,新財富推出了首屆「資本圈校友勢力排行榜」,通過盤點各大高校畢業生在公募基金經理和證券公司分析師,A股上市公司董監高(董事長、總裁/總經理、監事會主席、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崗位中人員的數量,展現其在資本市場的影響力。

2020年,新財富進一步將保險、財務公司、私募基金、信託公司高管納入統計範圍,計算了10類資本圈核心職群共21588人的畢業院校和就讀專業信息,製作了新一屆的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榜單(表1)。

今年榜單繼續體現出,名校文憑是資本圈重要的入場券。資本圈校友勢力TOP50院校中,31所為985院校,44所為211院校,非211的江西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亦作為財經類強校上榜。

TOP50院校分布在全國20個省市,其中,北京以12所高校位列第一,前十院校中佔3所,包括清華、北大、人大;上海以5所高校位列第2,前五中佔2所,包括復旦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湖北和江蘇也分別有4所高校入榜。

與2019年相比,TOP50榜單有了一些變化。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4所大學新上榜,它們2019年排位均處於50-60名。其中,北京交通大學排名提升了17位,主要原因在於公募基金經理和上市公司董監高校友數量的增加。

深圳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則跌出TOP50榜單。它們原處於40-50名區間,這次跌到50-60區間。深圳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在今年的榜單上,分別排位51和52。

在A股上市公司董監高中,長江商學院校友的數量也較多,但由於榜單不計算EMBA學歷,因此其並不在榜單上。

前十院校,組合的構成並無變化,不過排位有了改變。清華大學以580位校友數量,從2019年的第三名一躍成為第一,這主要緣於公募基金經理和A股上市公司董監高校友數量較多,特別是清華在董事長校友數量上佔據優勢。

北大與清華不分伯仲,資本圈校友勢力大致相當。北大在券商分析師和保險、信託、私募、財務公司的高管校友人數上略佔優勢。這兩所大學匯聚了中國最頂尖的師資和生源,在資本圈內的地位也舉足輕重。

位於上海的復旦和上海財經大學分別位列第三和第四。復旦被稱為分析師的「搖籃」,基金經理的校友數量也較多。上海財經大學作為老牌財經名校,畢業生去往銀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證券(金融)公司的比例均較高。

人大的經濟、金融學科背景深厚,其校友在商業銀行、證券、基金及金融監管部門的高管中,佔據一定比例。在上市公司董監高中,人大校友的數量也僅次於清華和北大。

上海交大的排位有所下降,主要是與前五院校相比,上市公司董監高校友數量不佔據優勢。

另外,中國科學院的排名從2019年的35名上升至15名,升幅較大,這主要緣於公募基金經理和上市公司董監高校友數量的增加。

總體來看,「2020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榜單的變動並不是很大,顯示出名校畢業生質量的穩定性。

02 選專業:資本圈核心職群專業TOP10

資本圈核心職群學習的前三大專業,分別為經濟學、理學和管理學。其中,經濟學為資本圈人士的對口專業,而理學專業人數較多,主要因為公募基金經理和上市公司董監高校友數量眾多。管理學也為上市公司董監高學習較多的專業。

學習會計學、金融學和工學專業的人數均超過了500人,這或許與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員等都需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學原理、財務會計功底以及管理學知識有關。

其中,學習工商管理專業的人士較多,主要是統計的職群中包括大量上市公司董監高,他們學習「工商管理」一般是在碩士階段,是繼續教育的需要(圖1)。

此外,金融工程和計算機專業也進入了專業TOP10。資本圈的這一新趨勢,值得在專業選擇時予以重視。

圖1:資本圈核心職群所學專業TOP10

數據來源:新財富、Wind、東方財富Choice

03 學歷規劃:碩士更具競爭力

對於考生而言,學歷也應成為其學習規劃的一環。以資本圈兩大核心職群——基金經理和分析師的學歷背景分析來作參考。

新財富從Wind抓取了截至2020年7月22日共10242隻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的簡歷數據,剔除重複者,共保留4477位基金經理的數據。他們的平均年齡42歲,男性佔72%。從學歷來看,約96%為碩士及以上,僅4%為本科畢業,顯示出基金經理的高學歷是標配(圖2)。

圖2:96%的公募基金經理為碩士及以上學歷

數據來源:Wind,新財富

從基金經理的畢業院校來看,則名校特徵更為顯著。其畢業院校TOP10,均為211院校,除老牌財經院校上海財經大學和中央財經大學外,其餘8所均為985院校,而且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兩大金融實力雄厚的城市(表2)。

以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資料庫中分析師的簡歷數據分析可見,分析師的平均年齡為32.6歲,證券從業時間平均為6年,男性佔72%。分析師畢業院校TOP5分別為復旦、上海交大、北大、上海財大、清華,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均為211,實力雄厚。

除基金經理和分析師外,新財富調查中的保險公司、財務公司、私募基金、信託公司等機構投票人的學歷背景數據顯示,他們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碩士及以上學歷佔比超過91%。

對於志在踏上基金經理、分析師等職位的畢業生來說,碩士學歷已是基礎,在學歷規劃上,需要有更為長遠科學的打算。

04 最難就業季:資本圈最需要什麼人才?

據教育部數據,2020年,國內高校畢業生人數為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影響,不少企業壓縮人力資源支出,應屆生招聘需求下降,求職面試都受到一定限制,大學畢業生面臨「史上最難就業季」。

這樣一個緊縮時刻,什麼樣的人才能夠踏入資本圈?

新財富梳理了頭部券商和銀行2020年的校園招聘需求,發現券商在傳統的投行、研究、機構銷售業務之外,加大了對信息技術,如數據應用開發、人工智慧與量化模型開發、金融科技開發和產品類等人才的需求;而頭部銀行在傳統的業務崗、櫃員崗、客戶經理等之外,也新增了信息技術崗以及科技菁英人才計劃(表3),顯示出頭部金融機構在金融科技人才方面加大布局。

在學歷方面,國內外知名院校碩士及以上學歷成為頭部金融機構要求的基本條件。在專業方面,除金融、經濟、金融工程、財會、法律、管理等對口專業外,計算機、數理統計、電子信息科學類、大數據、數學、工業設計、人機互動等專業畢業生,也成為信息技術類崗位的招聘對象。

具體來看,雖然目前2020校園春招已經結束,但中信證券的「總部校園招聘」欄目中,2021年信息技術崗位校招已經開始,面對2020/2021年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生,主要招聘的是數據、平臺、業務、網際網路金融、人工智慧與量化模型等開發崗,主要要求計算機或相關、人工智慧、計算金融學/經濟學、數理基礎學科、統計等相關專業。

申萬宏源證券官網的校園招聘,除分為總部崗位、分支機構崗位外,還另外開闢「信息技術崗位」欄目。國泰君安校園招聘中,「IT」崗位正在熱招,主要招聘系統開發和系統運維崗,要求計算機等相關專業。

中國工商銀行官網的校園招聘信息中,崗位類別除管培生、專業英才、客戶經理、客服經理和服務代表外,也增設了「科技菁英計劃」,甄選產品研發、用戶研究、大數據研究等領域的科技專業人才,定位成為總行業務研發中心、數據中心、軟體開發中心金融科技專業人才,要求電子信息科學類、計算機類、數理統計類、設計類等相關專業。

頭部券商和銀行在金融科技人才上的爭奪,反映出金融機構向智慧化、數位化轉型升級帶來的全新需求。相比之下,當下國內的金融科技人才卻很缺乏,培養仍難以跟上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深圳、香港、澳門三地金融監管部門於2019年3月攜手推出的「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專才計劃,著眼於構建前瞻性、系統化的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機制和生態體系,有助於儲備和發展一批既熟悉國際金融市場慣例,又精通科技創新的高素質、複合型金融科技人才。

中信證券在信息技術崗位人才的招聘中,除對專業和學歷有要求外,還提出「對證券行業或證券相關業務有經歷者優先」,反映出金融科技人才要融合金融與科技背景,具備技術的同時,又要有金融知識儲備,才能更好地與業務部門配合。

廣發證券在招聘需求中也提出 「具有CFA、CPA、FRM、法律職業資格等相關專業資格或職業資格證書人員優先」,國泰證券目前熱招的系統開發/運維崗也提出「英語+」背景優先,因此,考生在進入大學後,可從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考取及提升英文水平等方面提升綜合競爭力。

05 熱門專業風向轉變:從金融到計算機

市場需求和就業趨勢就像一隻無形的手,指引著高考志願報考。由於行業和產業發展變遷,中國高考的熱門專業報考和招生形勢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據艾媒諮詢《2020中國高考志願填報行業用戶需求及就業前景大數據分析》,中國普通本科批金融學類專業招生計劃數量和招生院校數量,經過2016-2018年的顯著增長後,2019年熱度開始下降;而計算機類專業則在這4年間進入快速擴招階段(圖3)。

圖3:2016-2019年中國熱門專業招生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艾媒數據中心

不過表現在文理科上,還有一定差異。金融學、工商管理、財務管理依然是文科考生志願填報的熱門專業,而理科生已經開始轉向填報人工智慧、計算機類等專業。

同時,調查數據顯示,今年新冠疫情也對考生的志願填報產生了一定影響,主要表現在計算機網絡和醫學等專業熱度的提高,這主要緣於社交受限,利好網絡辦公、線上購物,而與之相關的企業拼多多(PDD.O)、美團點評(03690.HK)的市值也創了新高;同時,疫情期間,醫務人員的英勇奮戰也激發了考生的學醫熱情。

表現在高校端,情況也在發生變化。一方面,2019年,包括上財、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內的「兩財一貿」,在不少省市的錄取分數線「跳水」明顯。另一方面,各大高校也紛紛新增備案 「人工智慧、大數據、智能製造」等相關熱門專業。如北京大學在2019級正式啟動機器人工程的本科生教育和培養,清華大學成立了人工智慧學堂班(簡稱「智班」),浙江大學宣布2019年新增機器人工程和人工智慧專業。

2019年,天津大學共新增8個本科專業,其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電網信息工程、智能製造工程、網絡空間安全、人工智慧5個新專業均與人工智慧領域密切相關,佔了新增專業的大部分。

而新財富2019年發布的「中國高校科技獨角獸孵化能力榜」顯示,清華姚班、浙大竺院、上海交大ACM班、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堪稱中國AI創富的核心主力軍,機器視覺領域曠視科技的創始人印奇、唐文斌是清華大學(姚班)背景,目前科創板大熱的AI晶片新貴寒武紀(688256)創始人陳天石、陳雲霽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寒武紀在2020年7月20日登上科創板,目前已成為科創板6家市值超千億元的公司之一。

以清華、浙大、上海交大、中國科技大學為代表的國內高校,培養的一批創業者正在AI晶片、人臉識別、語音交互、無人駕駛、區塊鏈等新興領域發軔並崛起。而在高校進一步加強人工智慧、大數據、智能製造等人才的培養下,未來或將湧現更多相關領域的創新創業者,從而改變中國核心技術缺乏、基礎研究薄弱的現狀,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06 薪酬比較:金融、IT,誰更強?

大學是職業生涯的預備站,報考的大學和專業,關係著未來職業的發展和前景。那麼,金融行業的薪酬「錢」景如何,是否具備競爭力呢?

新財富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平均工資數據,進一步分析了各行業的薪酬競爭力情況。

2019年,我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年平均工資為90501元。分行業看,信息傳輸、計算機和軟體業的年平均工資最高,為16.14萬元,是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的1.78倍;科學研究、技術服務與地質勘查業的平均工資位列第二,為13.35萬元;金融業的平均工資位列第三,為13.14萬元,低於第一名近3萬元(圖4)。

圖4: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的行業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由此可見,金融業的工資已經不是最具有競爭力,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的年均工資已超過金融業,而且超過的幅度正在逐漸增大。

在2015年之前,金融還是年均工資最多的行業,但2015年,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的工資小幅超過金融業後,便大幅增長,到2019年已超過金融業22.8%(圖5)。

圖5:2010年以來,金融業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年平均工資的對比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而表現在「新財富500富人榜」,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的創富效應已更為顯著。2020年500名中國最富有的人士中,96人來自TMT行業,佔近1/5的比例。在過去5年,網際網路快速滲透到我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展示出了巨大的創富能力。

以金融和IT的頭部公司來比較,前者薪酬水平也已遜於後者。

據Wind數據,2019年,在A股上市券商中,中信證券(600030)員工人均薪酬最高,為77.29萬元,總經理的薪酬為989.86萬元;華泰證券(601688)員工人均薪酬為72.24萬元,位列第二,總經理的薪酬為142.73萬元。

對比來看,網際網路頭部企業的騰訊控股(00700.HK)年報顯示,截至 2019年12月31日,騰訊有62885名員工,年度總酬金成本為531.23億元。以此計算,人均年度薪酬支出為84.48萬元。有著「瑞雪」精神的「鵝廠」,給員工的薪資果然豐厚。

同時,2020年7月10日,騰訊又發布了股份獎勵計劃,將獎勵29700位員工2664萬股,按照騰訊最新股價526港元/股計算,人均可獲得近50萬港元,受益員工將近總員工人數的一半。

另一以高薪聞名的華為,薪酬競爭力又如何呢?根據華為2019年年報,華為支付的僱員費用中,工資、薪金及其他福利為1349.37億元;時間單位計劃(即在華為集團內基於員工績效的利潤分享和獎金計劃)為140.48億元。年報中稱,華為約有19.4萬員工,以此計算,2019年華為員工的平均年薪為76.8萬元。

「28歲程式設計師宣布退休」的字節跳動程式設計師郭宇因股權過億,實現財富自由,高調宣布退休的新聞也刷屏上了熱搜,顯示出網際網路巨大的造富效應。日活躍用戶不斷攀升的字節跳動,估值也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

無論是從行業平均工資,還是頭部企業員工的薪酬待遇及造富能力來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已經都要強於金融業,這或許是高考志願熱門專業風向轉變的重要原因,學計算機行業的性價比顯然已高於金融業。這也是產業轉型升級、金融去槓桿的必然反映。

雖然與當前最熱門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相比,金融業略顯失色,但綜合對比來看,金融依然不失為一個較好的職業選擇,其薪酬水平依然高於其他行業。

而且,行業的冷和熱只是一個相對概念,不意味著專業好壞之分。隨著時代發展和產業變遷,對人才的需求也會發生變化,行業的發展前景也會隨之改變。

如受疫情影響,今年應屆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受到不小的影響,但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卻走俏市場,並且薪資待遇不菲。當前,我國養殖業正處於向現代畜牧業轉型升級的變革期,從原來的機械化、半自動化逐步向智能化、全自動化轉變,各大養豬企業對養殖裝備和科技投入越來越高,對優秀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因此,考生報考院校和專業時,要理性選擇,薪水和「光鮮」只是職業的一面,結合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的院校和專業,才是最為科學的選擇。

07 報考:地區和校友也是需考慮的因素

今年的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都受到打擊。為應對複雜的就業形勢,教育部已會同有關部門在升學擴招,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普通高校專升本規模;開拓就業渠道,擴大實施「特崗計劃,加強配備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隊伍、擴大「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就業項目規模;同時加強就業服務和就業指導等措施,推動畢業生就業。

高校端也紛紛發力。2020年4月18日,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一封官方發布的「求助信」上了知乎熱搜,其誠邀各用人單位,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和發展平臺。這並非個例,此前,清華大學法學院、北大光華職業發展中心、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也發布了類似的求助信,希望各行各業的校友們能提供就業信息、開拓就業渠道,參加學院舉辦的各類線上招聘會和培訓會,幫助畢業生儘早就業。

這些名校的做法也得到了大家的點讚。慘澹的環境下,名校能夠放下身段,為學生就業著想,表現出了應有的擔當。

校友的力量,更加不言而喻。在資本圈江湖中,校友是重要的一大門派,北大、清華、上海交大、人大、復旦等校友,不僅自帶學校的特色和處事風格,也往往會抱團形成緊密的校友圈。而這一資本圈校友勢力,也會給畢業生帶來實習和就業的資源,以師兄師姐帶師弟師妹的方式,讓其在實習和就業方面取得優勢。因此,藉助校友資源,對畢業生來說,不失為就業一大良策。

除了學校外,大學所在地區的金融實力和金融機構資源對於畢業生的職業發展也頗為重要(點擊查看「中國城市金融力Top30排行榜」。經濟發達地區,在支持畢業生就業上也更具優勢。比如,北京市出臺了「京8條」,天津市各部門協同發力,快速釋放崗位資源,深圳市舉辦了「雲」招聘和專場網絡招聘活動,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根據深圳市相關部門的統計,全市2020屆高校畢業生2.83萬人,截至7月12日,已落實就業去向(含已籤約、升學、申請留學)的共2.07萬人,佔73.1%。因此,地區的就業空間,也是選擇志願的一大考量指標。

「新財富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也顯示出了地區在金融院校和校友勢力方面的表現,而這兩因素對於考生未來的職業方向具有相當的影響。

- END -

新財富雜誌2020年7月號電子版

《新財富最佳上市公司:誠信透明、價值重估》

相關焦點

  • 清華反壓北大,上財超人大,深大、中國政法落榜!畢業進資本圈?榜單...
    來源:新財富2020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與2019年相比有了新變化。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新上榜,深圳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則跌出榜單。與去年「北復清交」領銜不同,清華今年一躍成為第一,北大、復旦、上財、人大緊隨其後。
  • 清華反壓北大,上財超過人大,深大、中國政法落榜……畢業要進資本...
    2020年,新財富進一步將保險、財務公司、私募基金、信託公司高管納入統計範圍,計算了10類資本圈核心職群共21588人的畢業院校和就讀專業信息,製作了新一屆的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榜單(表1)。今年榜單繼續體現出,名校文憑是資本圈重要的入場券。
  • 北大第一、復旦意外超越清華!中國資本圈校友勢力排行來了
    最終呈現的「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榜單顯示,「北復清交」是排名前四的畢業院校,經濟學、工商管理、金融學和會計學是前四大專業。分職群來看,北大、復旦和清華是基金經理畢業院校TOP3。復旦和北大是分析師的搖籃,約一半分析師所學專業是經濟學和金融學。
  • 20000+大數據揭密資本圈校友勢力排行,你的學校排第幾?
    新財富掃描了資本圈7大核心職群的22912項簡歷數據,其中涉及的分析師影響的資金超過70萬億元,公募基金經理管理的資金超過13萬億元,董監高所在的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58萬億元。最終呈現的「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榜單顯示,「北復清交」是排名前四的畢業院校,經濟學、工商管理、金融學和會計學是前四大專業。  分職群來看,北大、復旦和清華是基金經理畢業院校TOP3。
  • 世界大學排名發布,清華北大浙大領跑中國,深大闖入前300
    在全世界TOP1000的排行榜中,中國內地大學又佔據了怎樣的位置,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榜單名次。在這份榜單中,我們發現中國多所高校排名顯著提升。其中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和往年一樣,還是清華和北大,不過兩者前進的速度不一樣:清華前進了14位成為全球第29名,對比之下北大隻上升了4名,僅列第49名。兩者之間的差距達到了20,讓人意外,畢竟在國人眼中,北清一文一理,一直是旗鼓相當齊頭並進的。
  • 20000+大數據揭密資本圈校友勢力排行...
    對有志於踏入資本圈的你來說,可以看看這份指南。即使目前拿到的錄取通知書不盡如意,也可以在下一步深造時,作出更為科學的規劃。>3.海外高校TOP10,新加坡國立大學拔得頭籌4.專業:進資本圈就一定要學金融or經濟嗎?
  • 大數據揭秘資本圈核心職群出身:不是清北復交,而是北復清交!
    你將讀到以下乾貨:1.20000+資本圈核心人士學歷背景大盤點2.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北復清交」校友勢力最大3.海外高校TOP10,新加坡國立大學拔得頭籌4.專業:進資本圈就一定要學金融or經濟嗎?5.財經院校分數線下滑,會否影響金融業人才結構調整?
  • 誰是資本圈「黃埔軍校」?北復清交
    日前,新財富掃描了資本圈7大核心職群的22912項簡歷數據,其中涉及分析師影響的資金超過70萬億元,公募基金經理管理的資金超過13萬億元,董監高所在的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58萬億元,最終呈現出「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該榜單顯示,「北復清交」是排名前四的畢業院校,經濟學、工商管理、金融學和會計學是前四大專業。
  • 2020財經院校排名出爐:央財力壓上財 成為第一
    2020國內財經院校排名出爐央財力壓上財,成為第一中南財大、西財名列第三及第四名央財為何力壓群雄,奪得第一?對比國外熱門財會強校及專業國內財大到底表現如何央財力壓上財, 奪得第一近日,中國科教網發布2020國內財經院校排名榜單,中央財經大學超越上海財經大學排名第一。中南財大,西財,對外經貿分別名列第三、四、五名。
  • 分數線碾壓暨大,財政撥款直逼清華北大,深大憑什麼?
    是的,深大的排名又上升了! 並且是唯一同時進入兩大榜單的內地大學。 其實深大這幾年的科研能力也還蠻強勁的,感覺到了經費在燃燒。 今年4月,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公布了2019年國際專利(PCT)申請排名情況。清華、北大這種國內頂級名校出現在排行榜不足為奇,深大出現才是最大的黑馬。
  • 高校出國留學率百強榜單!科大超清華,人大超北大,6校超50%
    對外經貿大學位居第一排除6所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外,中國大陸高校(除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外)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以41.5%的概率排名第一,上海科技大學以38.5的比例排名第二。北大、復旦、人大、外院、北外、上外6校的比例都在30%上下,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學校比較特殊的上科大外,其他學校幾乎都是人文社科強校。
  • 軟科經濟學科排名:央財和清華北大慘敗,上財和外經貿馬馬虎虎
    比如著名的「兩財一貿」,金融專業分數都是華東五校級別,不少人分數可上清華北大。 這三大金融強校,專業超級熱門,又位居發達的北京上海,中國,除了北京上海,其他城市都是沒用金融的。
  • 高中清華北大錄取人數排行榜:人大附中居首,衡水中學第四
    筆者收集了一份關於2020年高中清華北大錄取人數的排行榜,一起來看一下。這份榜單最大的「亮點」,在於榜單前十名,北京有四所高中上榜!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人大附中)被清華北大錄取共169人,高居榜首,大大超過了2019年的111人,清華北大在人大附中一所高中的錄取人數,就超越了很多省份。
  • 國務院換屆,人大廈大崛起,吉大收縮,西政成黑馬,北大領先清華
    >01北大吃香清華北大是中國教育系統上並肩的兩座雄峰。十三屆全國人大選出的國務院組成人員名單中,北大有6個校友入選,清華只有3個,分別畢業於反應堆工程專業、建築系建築學專業、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法學專業,以理工科為主,而北大的則基本是人文社科類。這也與兩所學校的氣質十分吻合:清華是工科生氣質,北大的校園則充滿思辨性色彩。
  • 江蘇省文科狀元落榜清華北大
    之前我一直都沒有什麼概念,直到昨天發現今年江蘇省的文科狀元,居然直接落榜清北,別說top2了,她甚至連科復交浙南等一批C9高校都沒有考上。於是決定今天來吃瓜,看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根據學校的喜報,今年江蘇省文科狀元花落淮陰中學文強班的白同學。總分480分,她考出了430分的高分,按照常理肯定是清華北大競相爭奪的對象了。
  • 中國高官培養基地,比清華北大更牛的大學,考上就是福氣!
    清華、北大在國人心中好像是從未被超越的「珠穆朗瑪峰」,無論是學校綜合實力,還是高就業率,可是,大家有所不知的是,我國高官培養基地除了清華、北大,這4所大學幾乎包攬了中國所有高官!還有「高官培養基地」的名號!甚至遠遠超過了清華、北大,趕快來一探究竟吧!
  • 中國最牛的政法大學,實力超越北大、人大,畢業生大多數當公務員
    說到政法大學,離不開的便是法律專業,大家都知道北大和人大的法律專業在我國非常有知名度,但其實中國政法大學的法律專業的實力絲毫不輸北大人大,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9個一級學科參評並全部上榜
  • 文科錄取分數最高的50所大學,清華力壓北大排第一,武大排名亮眼
    文科錄取分數最高的50所大學,清華力壓北大排第一,武大排名亮眼。一、"清北交復"包攬前四,清華力壓北大"清北復交"相信是許多學子夢想的方向,這些大學所處的城市也讓許多學子嚮往不已。清華和北大作為國家的高等院校,一直在全國排名中居於前2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