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文化界疾呼民眾對安倍說「不」
近期,日本安倍政權未能與維新黨就調整新安保法案內容達成妥協和交易,8日轉而決定,將在7月15日的國會眾議院特別委員會上強行表決通過該法案。預料法案最快可於16日獲得眾議院通過。首相安倍晉三給出的理由是,國會的審議已經充分,法案也慢慢得到了國民的理解。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每日新聞》7月6日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安倍內閣的支持率下降到42%,不支持率上升到43%,兩者首次出現了「逆轉」。另有52%的意見認為安保法案「違憲」,80%的意見認為安倍政權有關該法案的說明不夠充分。
《朝日新聞》9日報導,在全國行政單位6月定期例會上,1741個市區町村中已有143個提出了反對該法案的意見書,另有181個認為應該慎重,只有6個贊同。
目前,仍有九成以上日本憲法學者以及多數內閣法制局原負責人認為,該法案存在「違憲」內容,並表示反對予以通過或應當繼續審議。但在「違法」現實面前,安倍政權方面一如既往地高傲和強硬,安倍晉三、高村正彥、麻生太郎、菅義偉、稻田朋美等高官近日接連聲稱,「解釋憲法的最高權威是最高法院」,「憲法的守護者既不是憲法學者也不是內閣法制局」。
上述種種,令一些曾在日本最高法院任職的人員也不再沉默。據朝日電視臺9日報導,2012年才卸任的最高法院原法官那須弘平在接受該臺採訪時表示,(安倍所謂)「解釋憲法」(的做法),在法律和政治上都說不過去。首先要看現今是否真正發生了威脅到日本安全的嚴峻而緊迫的事態,果真發生了嗎?「我完全不這麼認為」。同為最高法院原法官的濱田邦夫,則直指該法案根本就是違憲的,並予以極其嚴厲的批評。竹內行夫也曾是日本最高法院法官,他一直以來對日本通過修改憲法解釋以行使集體自衛權是表示贊同的,但他的近期態度也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他認為,從安倍政權有關在中東海域實施海上掃雷行動等解釋看,法案是存在問題的。他還反對法案倉促成立,認為應該再花時間進行審議。據稱,竹內原是外交官,曾擔任過外務省北美局長,本應屬於或者接近於安倍政策圈的人物,連他都在此時發出憂慮質疑之聲,足見安保法案潛藏著連日本上層人士都難以預測或把控的風險。
日本部分民眾的內心怒火更難壓抑。日本作家澤地久枝等人日前宣布,將在7月18日午後發起全日本統一行動,亮出「不容忍安倍政治」的統一標語,抗議安倍政權及其一手推動的新安保法案。據悉,這次抗議行動由近百名日本文化界人士聯名發起,發起方正在徵集更多支持者,並號召準備參加抗議活動的人們屆時在日本各地車站、街頭或自家窗口亮出統一標語。據透露,7月18日當天,三重縣的龜山市文化會館附近和東京都的國會前都將有集會活動,龜山市方面的設計傳單用語是,「悠閒的烏龜都怒了,不能再沉默了」。
本報東京7月10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