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粉絲留言說:「我想復讀,但是我爸媽一定要我去專科的臨床,不惜找關係去外地,他們以為專升本很容易,拿到醫師資格證就有醫院要,我不知道該不該聽父母的話。」那麼,專科學臨床真的有出路嗎?
不錯,在很多父母的眼中,覺得學醫就是鐵飯碗,找工作容易,而且穩定,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以下是小編的個人的看法,供家長和學生參考
家裡有醫療系統工作的人嗎?醫學是一門有責任感的職業,道德感相對也比其他專業要更受重視。在一般的醫學專業畢業生中,考研成績不錯的人學碩加專碩已經擠破頭顱,在一個統計考研的一個200人大班中,只有不到五個手指頭的人打算找工作。有句話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一般學醫的,研究生最差,博士生才是及格,可想而知,學醫的人壓力有多大。本科四年,畢業的那一年你會發現,負責畢業生的就業老師會告訴你,重醫本科就是培養基層醫生的。(看到這裡是不是想爆粗口,辛辛苦苦五年,就直接面對這樣的現實)本科生 5年 規培生3年本科生 5年 研究生3年 博士2年(專碩)本科 5年 研究生3年 規培2年?3年?繼續讀博(學碩)心理承受能力,不是開玩笑,學醫真的是可以把人逼瘋,有些人完全不適合學醫,做基礎實驗,藥理實驗,用到小白兔、蟾蜍,你下得去手嗎?可能你們看電視劇,覺得解刨聽著挺刺激的,你能敬畏並尊重,但是當你真的身臨其境,你真的能承受得住嗎?學醫,你笨點,五個高三,一年壓力比一年大,你同屆高中同學找工作、炫耀工資的時候,請你保持沉默,有些你選擇了終究就要尊重自己的選擇。如果你真的喜歡,家裡也支持你,志願加入醫生隊列,能有一顆救死扶傷,就大膽的去選擇吧。醫學類大專生畢業有出路嗎
專科生要想在醫學這條路上走下去,要麼繼續深造提高自己的學歷,增值自己;要麼儘快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和執業醫師資格,提煉醫學技術,然後慢慢熬資歷。
1、專科學生學醫的出路是提升學歷。
學歷證書本身不值錢,但它就是一個標籤,在醫院的晉升或考評多多少少都與學歷掛鈎。另外一方面,高學歷可以縮短考助理醫師或執業醫師的畢業後的工作年限,但目前來說僅限部分地區和省份。
2、專科學醫可以備考執業醫師會有更大的出路和發展。
不能滿足全科醫生,畢竟這與執業醫師的待遇福利相差甚遠。因為專科學歷不能直接報考執業醫師,要先考助理,過2年後再考執業,所以這是個長期堅持的目標。
臨床醫學專業的專科生畢業出路
臨床醫學在醫學中主要是側重於實踐的一部分,是直接面對病人的一種科學,臨床醫學是發現疾病的唯一途徑,臨床醫學在醫學發展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臨床醫學專科生和要比本科生難找工作,那作為臨床醫學專科生畢業後能找什麼樣的工作?
1、專升本這條路:本科生要比專科生更好找工作的多,好的醫院也會更承認本科生,畢竟專科生和本科生的待遇、薪資、福利、職位晉升等都是不一樣的。而且臨床醫學的專業門檻也很高,畢業後就業不難,但是學歷水平太低,基本上是進不了好醫院。如果想去好的醫院,建議升本。現在有不少的普通的醫院要求醫護人員的學歷都是要本科生以上,大小醫院基本都是這樣情況,都希望自己醫院的學歷高,所以如果想去大醫院,還是要多多學習繼續往上走才行。
2、選擇繼續深造:現在的醫學專業都是精英專業,以後醫生的就業門檻會越來越高,現在有不少的人不滿足現狀,等自己考上本科後,還會繼續考研。畢竟醫院的一些職位也是有學歷要求的,任何人都是想往上走一走,不願意只在基層帶著。
臨床醫學專科生畢業後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能力,不論如何提高自身能力總是沒有錯的,現在醫學行業競爭激烈,對知識及醫生自身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醫生是一門活到老學到老的職業,執醫證需要考試通過,然後各種不同的考試,都需要考,一不小心就會被扣工資、獎金之類的。如果你不注重提高自身的能力的話,你就只能在藥店、診所之類的小規模的行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