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總是對世界抱有各種各樣的幻想,好奇身邊各種各樣的事物,總會有數不清的為什麼。他們會通過手去感知事情的觸覺,用嘴巴體會事物的滋味,用鼻子嗅出事物的味道。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們把玩具的一角、鉛筆的一端、媽媽的口紅等等,各種各樣的東西放到嘴裡或者塞到鼻子裡。像這樣比較明顯的事物,相對而言,家長還比較容易發現,可以及時制止。但是像紐扣、珍珠、玻璃球、電池等等這些平常不起眼的小東西,一旦孩子玩耍時,不經意間放到了嘴裡誤吞下去或者塞到了鼻孔裡,家長通常很難發現。
同事南南家的小兒子現在兩周半,前幾天南南夫妻兩人發現孩子總是流深黃色、十分粘稠的鼻涕。一開始,父母以為孩子是得了感冒,在喝了幾包藥後,南南發現孩子的症狀並沒有得到緩解。去醫院檢查,醫生發現孩子的鼻腔裡有一顆極小的粉色珍珠。取出來後,母親表示這是自己最近在弄的珍珠畫,不知道什麼時候被孩子拿去玩了。醫生表示如果這顆珍珠的位置再稍稍往後一點點,就很有可能被孩子誤吸到呼吸道內,導致孩子窒息。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孩子平常的舉動,尤其是兩歲到四歲左右的孩子。他們往往會出現南南家小兒子的狀況,誤吞或者是誤塞玉米粒、橡皮、紅豆這樣的小東西。假設我們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有類似呼吸異味、鼻涕粘稠或者流鼻血這樣的情況,一定要加以重視。
當小孩子還不會說話時,這種情況最為危險。因為孩子不會表達自己誤吞或者誤塞了什麼東西,也不會自己描述哪兒不舒服,父母們也就很難發現孩子出現了狀況。所以,父母要在生活的點滴中、細緻微末中體會和理解孩子的肢體語言,以便及時了解孩子發出的信號。舉個例子,如果孩子莫名其妙地經常摸鼻子或者是試圖把手指塞到鼻孔裡,家長們就要及時地檢查一下孩子的鼻腔內是否有異物。如若真的發現存在異物,一定不要自亂陣腳。
及時到醫院就診
對於孩子年齡尚小,且沒有操作經歷的家長,不建議採用以上方法。因為家長的操作不當或者孩子沒有配合,有可能會造成更加嚴峻的後果。所以,這類情況,請家長們及時帶領孩子去就近的醫院檢查,由醫生來進行操作。
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讓孩子出現類似的意外狀況。這就需要爸爸媽媽們做到以下兩點:
(1)加強對孩子的監護
生活中將孩子有可能誤吞或者誤塞的東西放到小孩子夠不到的地方。生活中父母經常給孩子一堆玩具讓孩子自己去玩,自己去忙自己的事情。建議父母們跟孩子一起玩耍,這樣既可以增進彼此間的關係,還能避免孩子在自己看不見的地方或者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受傷。
(2)孩子吃東西時,避免挑逗孩子發笑
現在很多孩子喜歡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其實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潛在的危險。大部分動漫都是容易引起孩子發笑的,如果孩子進食的時候不小心發笑,就會導致食物逆流嗆到孩子。還有一些家長在吃飯時喜歡逗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可以在孩子吃完飯後再進行互動。
大家在生活中是怎樣防止孩子出現類似的狀況的呢?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