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紫羅蘭,大家馬上就會聯想到美麗和爛漫,在希臘傳說裡面,它是女神的眼淚生長出來的花朵。它可以種植在小花盆中,開花十分茂盛,而且它的顏色很豔麗,是一種具有很強觀賞性的植物。它不僅擁有美麗的外表,它的氣味還十分好聞,而且能夠飄散得很遠,所以有些地方會把它製作成護膚產品和洗護產品。它象徵著永恆的美,其實它的種植並不複雜,你也可以嘗試種植一株在家中。接下來小編就來告訴大家怎麼種植這永恆的美吧。
關於它的生長習性。它的原產地在歐洲的地中海沿岸,因其美麗的外表和濃鬱的花香而遠近聞名,在歐洲是十分著名的花類,在很多園林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人們也在研究著怎麼樣可以把它種植得更美觀、更引人注目。根據它的原產地,我們可以看出,與很多其他的花類不同,它是一種喜愛微冷溫度的植物,喜愛太陽的照射,在冬天還可以忍耐零下五度的氣溫。一般來說,白天十六度左右,晚上十度左右是最適合它生長的溫度。喜愛溼潤的、中性或者微酸性的土壤,土壤內要有充足的營養,肥沃疏鬆的是它的最愛。
關於它的繁殖技術。人們通常選擇播種這種方式,這種方式的成功率高,基本上都可以發芽。時間一般選擇在秋季九月份左右,如果溫度在十七攝氏度左右,不需要一個星期就可以看到它發芽。在第二年春天到來之前都不要把它種植在外面的露地上,要在室內的冷床上保護著。等到溫度漸漸上升,可以考慮在移植到室外,它的根系比較脆弱,所以在移植的時候要比較小心,最好可以把周圍的土壤都帶上,儘量減少去根的傷害。之後大概在五月份左右就會開花,一般營養充足的情況下,它開花是十分茂盛的,所以如果是大範圍栽培的話,不要把它們種植得太密集了,中間要適當留出空間。
有一些可能在四月份就開花了,這是十分幸運的,因為如果適當修剪和施肥,可以讓它在七月份左右再開一次花。如果種植的地區常年溫度都較涼爽,則不一定要在秋季才播種,一般來說,一年內的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播種繁殖。除了播種之外,還可以選擇葉插、切莖等繁殖方式。葉插繁殖在花類裡面比較少見,它是把一些健康的葉片從較強壯的植株上摘取下來,保留三釐米左右的葉柄,清洗乾淨之後把葉片插入準備好的土壤中,時間一般選擇在每年的七月份,溫度要控制在二十攝氏度左右,這樣的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發芽了。
如果要採用切莖繁殖的話,是要在它花朵凋謝之後才可以進行,因為等到花謝之後,才會有明顯的莖生長出來,這時我們用刀片將它切下後,放在水中浸泡上半天,然後拿出來放置在通風的地方等其水分蒸發,就可以用於繁殖了。還有一種需要的技術較高的方法,就是組培繁殖,這種方法的要求較高,步驟比較複雜,但是成活率很高。大概的操作時以它取下來的健康葉片為基礎,用專業的溶劑進行浸泡,這種方法大概一個月可以發芽。
關於它的澆水與施肥。它需要溼潤的環境來生長,所以澆水的原則是看到土壤變幹了就要及時澆水,最好是根據種植地的氣候,記錄大概多長時間土壤水分會被吸收掉,然後固定地、有規律地給它補充水分。在它的生長時期,我們每個月要給它施肥三次,平均十天一次,等到了入冬,則不需要繼續施肥。它對於磷肥和鉀肥的需求比較高,氮肥可以不要加入太多。
關於它的病害防治。它會感染上一種比較少見的病,叫做霜黴病,這種病是專門針對葉片的,它會引起葉片的變色、枯萎,甚至影響到整個植株的健康。這一種病最開始的特徵是,葉片上會產生斑點,和一般褐色的斑點不同,這是一種淺綠色的斑點,沒有明顯的邊緣,比較難發現,後來葉片的背面白色霜狀的一層東西,漸漸地會發現花朵也被感染了,整個植株變得扭曲。這種病的引發原因大部分是種植的太過於密集,通風性不好,而且不能過及時排水造成的。
所以要防治它,首先在種植的時候植株之間要留有一定的空間,如果有枯萎的枝葉要及時清除掉,如果發現有葉片有類似症狀,要及時摘除,然後噴灑相應的藥劑。除了這個之外,它還會感染一般花類容易感染的病害,比如枯萎病、黃萎病和白銹病。這些病害,都是要先清理掉生病的葉片或者花朵,然後噴灑對應的藥劑。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在種植過程中做好管理,澆水和施肥要有規律,做到環境的通風和光照得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