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今年的國慶假期和中秋重合,在這個團圓的日子裡,人員的大規模流動也是值得關注的話題。
除了回家,國慶之所以具備如此明顯的"戀家"元素,還因為大部分媽媽都會選擇在這個時候生育。
國慶期間的天氣還是比較舒適的,坐月子的時候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溫度剛剛好。
而且在全國上下的喜悅氛圍中出生,孩子的運氣貌似也會不錯。
去年的國慶,就有一個孕媽迎來了自己的寶貝。
早在產檢的時候,醫生就說過媽媽懷的可能是多胞胎,等到孩子出生,家人們都開心極了。
看到四個寶寶健健康康地出生了,爸爸媽媽心裡也很滿足。
通常,在生完孩子以後,家人都會著手進行一個大工程,那就是給孩子"取名"。
爸爸想了很多個名字都不滿意,最後靈機一動,孩子的名字就變成了"宇國"、"桐卿"、"柒凜"、"念安",剛好是"與國同慶七十周年"的諧音,愛意滿滿。
"國慶4胞胎"1周歲了,名字好聽又有意義,網友點讚:有文化!這名字取得太有水平。
中華上下五千年,人們一直都非常看重自己的家族和名字,因為名字一直是一個人的象徵。
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雖然我們很少再去取"字",甚至不怎麼關注家族的一些輩分,但是我們會在名字裡面加入自己的美好祝願,無論是寄語還是期望,這一點一直都沒有改變。
而我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也必須了解對方的名字,這便是我們熟悉並開始向對方靠近的第一步。
很多藝人在進入娛樂圈之前都會改名,或者是給自己取一個藝名,據我所知,劉詩詩,劉亦菲和楊紫等等都有自己的藝名。
可見,一個好的名字和你的未來發展也是息息相關的。
雖然有網友覺得,改名多多少少含有一些迷信的因素,但是人們的美好祝願也是未曾消失的。
就像《請回答1988》裡面的德善媽媽,為了讓德善考上大學,就去廟裡求籤,結果神婆說讓大家叫"秀妍",不叫德善"秀妍"的話,德善就很難考上大學了。
雖然大家都明白考大學靠的是實力、勤奮,但是有所寄託日子才能過得更安心。
那麼就會有人問了,如何給自己的孩子取一個有文化、有內涵,甚至是接受度較高的名字呢?
我們都知道,如果孩子的名字太複雜,就會和某個小女孩一樣,因為寫不出自己的名字而大哭,這件事甚至衝上了熱搜,讓網友們哭笑不得,紛紛表示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
孩子名字不好的話,又會被同學欺負和嘲笑,給你取各種各樣的外號。
如果孩子的臉皮比較薄,並且無法忍受這種"調侃"的話,外號很可能會變成黑稱,從而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很多父母在取名的時候都會翻字典,找生僻字,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因為生僻字也很難讀,如果想讓人過目不忘,還是要起一些比較順耳的名字,同時也避免了老師在點名時候的尷尬。
不過翻翻《詩經》、《論語》等等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給女孩子取名字,可以襯託孩子的氣質。
取名字還需要避雷,那就是避免和他人的重複,或者少用一些太大眾的名字,這樣和別人的區分度不高。
當然,最忌諱的還是"張三"、"李四"等名字,不僅氣質全無,而且太過隨意,這也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爸爸媽媽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一定要了解裡面的利害關係,最好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爭取他一個美好而又有深意的名字。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