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陶 攝影:陶陶 審核:單傑
夏木成蔭時,喜迎學子歸。經歷了「超級加倍」的漫長假期之後,8月28日,我校迎來了秋季學期的首批返校學生。隨著2017級學子的平安歸來,沉寂已久的校園重新煥發了蓬勃的生機活力。在生機盎然的夏日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積極投身到學校返校開學工作的最前沿:從引導學生測量體溫到發放口罩,從搭建站點到搬運行李,從學校大門擺渡至宿舍門口,從線上報平安到宿舍走訪……烈日炎炎下,淮南師範學院黨員幹部亮身份、做表率,描繪了一幅幅「紅色」夏日風景,用自身行動詮釋了淮南師範學院黨員幹部先鋒本色。
化身引導員,黨員教師守初心
為做好學生返校復學各項工作,各二級學院設置了「黨員幹部先鋒崗」,主力軍正是二級學院的領導、老師和輔導員們。這群大學校園裡與學生最親近的人,在返校一線,和學生志願者一起搭建接站點、引導學生有序入校、查驗健康碼、幫助學生搬運行李,充分發揮了主力軍和排頭兵的作用,確保了返校工作有序進行。
「這位同學,請到這邊洗手。」在學校大門口,記者見到了正在為學生講解防疫知識和開學注意事項的李海燕老師,從早上7點到中午12點,李海燕從收取健康承諾書,到幫助指導學生填寫秋季返校統計表,到核對每一位學生健康碼到告訴同學們一些在校防疫注意事項、開學流程,她連桌子上的礦泉水都顧不上喝幾口。「有我們在,學院的領導還是不放心,時不時要過來坐坐看看,反覆叮囑注意事項和工作細節。」李海燕笑著說道。
愛心「擺渡」,黨員教師獻愛心
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學生家長不能像往常一樣,送學生進校園。同時,為了有序做好體溫檢測等防疫措施,同學們也只能從學校大門進,校門離學生的宿舍樓還有較遠的一段距離,拖著沉重的行李十分不方便,成為了家長和學生的一件「揪心事」。為有效解決行李運送的「最後一公裡」難題,淮南師範學院的黨員教師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返校復學的第一天,一輛輛張貼著「愛心車隊」的車輛沿著樹人大道排成整齊的長龍,在校園內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黨員教師報名成為幫助學生往返宿舍的「擺渡人」。
「哎呦,您是教授啊?!」坐上「愛心擺渡車」的17級網絡工程1班的李家傑和邵學蓮十分激動。當看到,金融與數學學院教授班主任吳正飛幫助他們把行李吃力地搬到公寓門口時,李家傑連連道謝:「老師在車上又給我普及了防疫常識,還說了很多在校學習要注意的事情,也送上了祝福,感覺這真是太有意義的人生一課。」
有著 17年黨齡的「老黨員」吳正飛得知學校要組建愛心車隊時,踴躍按下了報名鍵,從早上7點早早開車來到大門口,到中午12:00休息吃飯,一上午的時間,吳正飛已為17級學子義務擺渡近30趟,雖然車裡空調一直開著低溫,但吳正飛的襯衫仍然溼透了半個後背。「他們就是我的孩子們。累一點不要緊,能夠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就是最大的幸福。」吳正飛這樣說道。
志願服務,學生黨員心連心
「放下行李,床都沒來得及鋪我就趕過來了。」在返校開學的報到現場,17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預備黨員吳芳正在向前來報到的同學講解防疫事項,耐心細緻的引導進校的學生進行測溫和登記,主動幫助學生將行李送上愛心車,並叮囑入住注意事項。「看到學院的老師們那麼忙碌,過來搭把手,他們是黨員,我也是。」吳芳說。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從指導現場秩序到宣傳防護措施到愛心車隊接送,校園裡無不閃現著黨員先鋒隊的身影,烈日驕陽下,穿梭忙碌的志願紅和胸前的一枚枚黨徽成為了淮南師範學院一道美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