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身體能夠穩定運作,腸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天食物的進入,需要腸胃消化分解、有用的物質會被人體所吸收,那沒用的物質,自然就會被排出體外,這樣的一個過程,能夠正常地進行,那身體素質不會差。而有不少人反應,自己排便時,大便是稀的,並且肚子總有脹的感覺,那這個是怎麼回事呢,如何調節?一起來了解一下。
排便時,大便溏稀、不成形,是怎麼回事呢?
大便的形成,是腸道中的沒用的廢棄物和水分混合一起,然後通過腸道的蠕動,將它排出。如是大便出現問題,有不成形的情況,首先要考慮飲食的問題,當你吃了過於生冷的食物,如冷飲、奶茶等,寒氣過重,導致腸胃過於寒冷,糞便難成形。
還有吃了一些含有寄生蟲的食物,如醉蟹、醉蝦、螺螄等,或者是黴變的食物,如花生、麵包之類,這些食物對腸胃都會造成刺激,出現拉肚子的情況也是常有的事,只要及時的制止,不再食用,拉肚子的情況,也就緩解了。
若是在一段時間內,頻繁出現拉肚子,並且大便是溏稀不成形的情況,那就要注意,在這個排便過程中,腸胃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若是腸胃出現問題,裡面有炎症,就會導致細菌量增多,這些細菌以及寄生蟲會影響到大便的形成,使之不能保持一個正常的形狀排出,比較溏稀。
若是排出的大便不僅有溏稀,還會出現黏膩,也就是粘在馬桶上面,需要注意脾胃失和,它們處於一個較為虛弱的狀態。腸胃在消化的時候,會將食物中的水分以及一些營養物質吸收掉。當脾胃能力不足時,吸收的能力會下降,進而會導致糞便中的水分增多,排出的形狀自然是溏稀、不成形的。
脾為後天之本,是主運化的,當它能力下降時,會影響到體內的水溼運作,出現堆積的情況,溼氣增多異常,導致糞便中的水溼增多,所以糞便不成形,不僅如此,還會影響到腸胃的正常運作,常常會有肚子脹的情況出現,時常會咕咕響的現象。因此排出不成形的糞便,也是身體在提醒你需要及時的祛溼驅寒。
想要改善這種情況,其實也不難,注意飲食衛生,不乾淨的食物別吃,生冷的食物少碰。日常可以吃點健脾養胃的食物,如山藥、薏仁、種豆、小米、燕麥等,對腸胃的調理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最主要的是可以提高身體代謝力,祛溼排毒,減輕脾胃的負擔,身體運作輕鬆的了,糞便排出順暢,肚子咕咕叫的情況也會得到緩解。
腸胃的正常運作,決定著健康,常言道:腸胃好的人,壽命不會短。糞便異常,肚子響,都是身體給你發出的提示信號,希望你能夠及時去查看,確認具體的原因,並做出對應的改善措施,減少對身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