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症也叫乳糖不耐受,俗話講就是人體對攝入的乳糖不吸收所產生的不良反應以及所引發的併發症等。表面看來是一種隱性的遺傳疾病,病患因製造乳糖酶的基因產生缺陷,造成小腸絨毛細胞無法製造足夠的乳糖酶。當飲用奶類後,乳糖未能被分解,便從小腸直接轉運到大腸,在腸道菌的作用下,乳糖被發酵和分解,產生大量氣體和有機酸,刺激腸道黏膜,導致腹脹、腸鳴、腹痛甚至腹瀉,有些人還會有噯氣、噁心等。這種情況醫學上一般稱為乳糖不耐受或乳糖吸收不良。
乳糖不耐症的種類共有四種。
第一種稱"先天性(遺傳性)乳糖酶缺乏症"。
這是由於遺傳上之缺失,人出生就缺乏乳糖酶活性。此類嬰兒喝奶就會腹瀉,因此若未能及早診斷出來而繼續餵奶,則嬰兒可能會營養不良,脫水,體重減輕而致死。此為嚴重之乳糖不耐症,例如先天性乳糖酶缺乏之嬰幼兒,因為對乳糖完全無法耐受,必須將飲食調整為完全不含乳糖的型態,才能使症狀減輕。所以除了奶類之外,必須避免任何含有乳糖的食品,如麵包,餅乾,蛋糕等。此類患者服用藥物之前也應詢問藥師,因為有些食品於製作過程添加了乳糖為填充劑,也同樣會導致腸胃不舒服的症狀發生。
第二種稱為"二次性(外在性,續發性)乳糖酶缺乏症"。
此類乳糖不耐症與年齡,種族無關。其乃因小腸黏膜受損(如:過敏性腸炎,憩室症,腸發炎等),環境因子而無法合成乳糖酶(常發生於腸胃道疾病之患者或酗酒者)。抗生素等**,細菌,病毒,寄生蟲等造成小腸黏膜障礙,亦會造成缺乏乳糖酶。此外,癌症治療等腸道外科手術,放射線照射,感染HIV等,也會形成缺乏乳糖酶之併發症。
第三種為"暫時性之低乳糖酶症"。
此乃因小腸黏膜生病,使含有乳糖酶之黏膜受到損傷,使人暫時缺乏乳糖酶,但等症狀消除回復健康後,乳糖酶自動又會產生及回復原來之活性。
第四種為"成人性(原發性)乳糖不耐症"
國人最常見者為此型(乳糖酶於嬰兒時期雖有分泌,但卻不能持久)。於嬰兒時期乳糖酶活性正常,故攝取含乳糖食品沒問題,但隨著年齡漸長,體內小腸中之乳糖酶活性就不明原因的逐漸減少,因此攝食含乳糖之奶製品就會腹瀉,有些成年人甚至幾乎皆無乳糖酶活性。
乳糖不耐症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人患乳糖不耐症的發生率為59%--75%,在許多發達國家中乳糖耐受能力一直被列為健康評價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指標。乳糖不耐症會阻礙人體對鈣質的攝入、影響青少年骨骼及牙齒的正常發育,引發中老年骨質疏鬆症;乳糖不耐症會減少鋅的吸收,影響青少年腦部發育,加速中老年人的衰老速度;乳糖不耐症還可減少鐵的吸收,出現乏力、體質虛弱、貧血等症狀。
特別提醒:乳糖不耐受症的寶寶喝牛奶可造成身體發育不良
乳糖不耐症除引發腹部不適症狀外,還可造成寶寶營養吸收不良,減少鈣的攝入,造成小兒嚴重缺鈣;乳糖不耐受還可影響寶寶鐵和鋅的吸收,直接影響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特別是有可能影響寶寶腦發育,如果是服用牛奶乳糖不耐受的寶寶,請不要以牛奶製品為主要食物來源,可以選擇除乳糖的牛奶粉、酸奶、豆奶、羊奶粉、羊奶。
需要了解的是,據統計喝牛奶引發乳糖不耐受出現胃、腸部不適的僅佔30 --50 ,有50 以上的人喝牛奶後沒有任何不適的症狀,這種人群被稱為"隱性乳糖不耐受症",如果寶寶是隱性乳糖不耐受症對其生長發育的危害就較大了,為了寶寶的健康,家長不如到醫院測試一下,如果寶寶是乳糖不耐受症,就選擇羊奶品為好。
現在全國小兒佝僂病防治研協作組的有關專家已研製成一種簡便的測定乳糖耐受能力的方法,只要收集寶寶飲用牛奶後2--3小時間的尿液約5ml,幾分鐘,就可以測試出寶寶是否是乳糖不耐受體質,為了寶寶一生的健康,家長不如給自己的寶寶測試一次。
中國羊乳商學院宗旨
相融共生,利他成就;承載文化,領袖羊乳!
中國羊乳商學院精神
羔羊跪乳,弘揚大愛;傳播健康,布施天下!
中國羊乳商學院願景
精英基地,行業先導;傳知授道,振興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