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說話軟體」將免費開放 預測人工智慧滅人類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12月2日,在倫敦舉行的發布會上,英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霍金(左)和英特爾公司的用戶體驗設計師皮特·登曼發表講話。新華社/法新

  因病癱瘓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多年依靠一套量身定製的電腦軟體與他人交流。開發這款軟體的美國英特爾公司2日宣布,將在網際網路上向有需要的殘障人士和研發者免費開放這套軟體。對這套應用了人工智慧技術的「說話工具」,霍金大讚。但就人工智慧發展前景,他「悲觀」預測,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可能最終導致人類「終結」。

  任何人可免費下載

  英特爾在英國倫敦召開發布會,宣布定於明年1月在網際網路上免費提供霍金使用的「說話軟體」。這套軟體將開放原始碼,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並根據使用者需求改寫。

  霍金以面部肌肉操控軟體,完成打字、與他人對話等活動。他「說話」時,面部肌肉動作被安裝在眼鏡上的紅外線傳感器捕捉,信號傳送給電腦,轉化為文字,由聲音處理器「發聲」。其他使用者可以根據各自需要,選擇以觸摸、眨眼、眉部動作等方式操控軟體。例如要進行文字輸入或打開文件等操作,霍金需要反覆抽動臉頰以進行指令切換。因此即便只是執行一次搜索,也往往要花費十分鐘甚至更長時間。

  霍金21歲時被診斷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醫生當時預計他只能再活兩年。如今,他已72歲高齡,仍在工作。

  他在發布會上說,自己使用這套軟體近20年,「藥物無法治癒我的疾病,所以我依靠科技幫助自己與他人交流和生活。」

  全球運動神經元疾病和四肢癱瘓患者總數大約300萬。參與開發和測試這套軟體的工程師拉馬·納赫曼說:「這套軟體能夠幫助更大的殘障群體,因此我們決定開放它。」

  軟體打字速度增倍

  英特爾過去3年間對軟體進行了升級,減少打字所需動作,融入預測性輸入技術,使打字速度提高一倍。

  軟體升級後,打開一份文檔的速度從幾分鐘提高到大約10秒,發送電子郵件速度提高10倍,還新增附件等功能。研發人員原本還打算把聲音處理器發出的聲音換成較為自然的人聲,但霍金堅持沿用原先「略像機器人」的聲音。

  英特爾系統最大的一項改進是引入「上下文輸入預測」功能。其輸入系統採集和分析了大量霍金過去發表的文章和個人回復,並以此建立了一個獨有的數據模型,從而能精準地分析和預判斷霍金當下最有可能的輸入選擇。

  「譬如當他輸入『black』(黑色)這個單詞時,系統就會自動補足『hole』(洞)的後綴。」英特爾計算成像實驗室高級首席工程師霍斯特·赫賽克表示,「現在霍金博士只需要輸入一個單詞的20%不到的部分就能開始進行選擇。」

  霍金大讚這次「改變生活的升級」。他說:「希望它(軟體)接下來20年繼續為我服務。」

  人工智慧或致人類終結

  談及科技的力量,霍金告訴媒體記者:「通過科技,我們正把可能性的邊界向前推進——沒有它,我今天無法與你們對話。」

  但他就人工智慧技術的前景發出「警告」:「我們現有的基礎形式的人工智慧已經被證實非常有用。但我認為,人工智慧如果充分發展,可能導致人類終結。」他說,人工智慧的發展可能超過人類生物進化的速度。

  「它們能自己發展自己,還能對自己進行重新設計,而且速度越來越快。」霍金說。

  「相比之下,由於受到生物進化速度的限制,人類將來可能無法跟這些人工智慧相比,甚至會被取代。」他說。

  但是,英國人工智慧機器人專家羅洛·卡朋特說顯得比較樂觀,他說:「人類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還是可以駕馭人工智慧技術的,並且能夠釋放出人工智慧的更多潛能來解決世界上的很多問題。」

  卡朋特稱,人類還沒有開發出完全滿足人工智慧技術所需的計算能力和算法,但是這些技術在未來幾十年內可能出現。

  人們對於人工智慧的擔心包括,短期內,目前只能由人類完成的工作會被高度智能的機器人所取代,導致勞動力失業。 而長遠來看,正如特斯拉汽車的CEO馬斯克所稱,人工智慧是「人類存在的最大威脅」。

  連結

  霍金三十年

  21歲的時候就患上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霍金,1985年再度慘遭不幸,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從那時起,霍金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霍金這三十年,其實也是科技發展的三十年,從最初的開關到現在腦電波監測,從最初的單字母輸入到現在聯想、亂碼輸入,正式輸入法交互的演變,無一不是科技的進步。

  和20世紀80年代的所有漸凍人一樣,霍金最初使用的是軟體Word+,最初運行在Radio Shack TRS-80家用電腦上,後來則轉到了IBM的PC、蘋果的Mac、Windows電腦。來自英國劍橋的David Mason把這套設備安裝到了輪椅上,霍金可以使用一種特製的開關來輸入內容與人溝通。

  1997年,英特爾的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第一次見到霍金,發現後者使用的用於溝通交流的計算設備是AMD的處理器,後來,設備就換成了英特爾公司的產品。此後,英特爾公司一直改進設備直到今天。

  今年已經72歲的霍金,已經與疾病抗爭了50多年,對於大家的努力也是心存感激,他也曾在博客中寫道,「一個人的聲音非常重要,如果你發音含糊不清,人們就會認為你精神上有問題、有缺陷」。即使在耄耋之年,還發表了《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我的簡史》(My brief history)等著作。

  不管大師還能走多久,但科技永不止步,人類的探索也永無止境。比如,華茲伍斯的腦損傷研究者最近正在開發計算機——大腦用戶界面系統,這套系統可以讓癱瘓的人,通過電腦屏幕與親朋好友溝通,操作也極其簡單,第一步,戴上類似泳帽一樣的腦波信號收集器;第二步,讓他在一堆字母中,集中注意力於其中一個,於是一個字母就會顯示在屏幕上。雖然現在打字速度還比較慢,但這也代表了交互越來越簡單、越來越自然的趨勢。(本報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霍金使用近20年「說話軟體」免費開放 任何人可下載
    因病癱瘓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多年依靠一套量身定製的電腦軟體與他人交流。開發這款軟體的美國英特爾公司2日宣布,將在網際網路上向有需要的殘障人士和研發者免費開放這套軟體。對這套應用了人工智慧技術的「說話工具」,霍金大讚。但就人工智慧發展前景,他「悲觀」預測,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可能最終導致人類「終結」。
  • 霍金專用的說話軟體,現在誰都能用了
    世界知名物理學家霍金先生在21歲時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1985年又因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日後的演講和問答都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在過去二十年來,英特爾一直在負責開發霍金用來寫書、演講、交談等與外界交流的技術,雷鋒網曾對這一技術做了詳細介紹。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8月1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這一技術將免費向所有人開放。這款軟體的開發平臺叫做Assistive Context-Aware Toolkit(簡稱:ACAT),它可以讓殘疾病人藉助電腦進行表達。
  • 霍金:人工智慧或終結人類文明,但讓人類滅絕的,遠不止它
    因此,它遵循了「計算機在理論上可以模仿人類智能,然後超越」這一原則。但我們並不確定,所以我們無法知道我們將無限地得到人工智慧的幫助,還是被藐視並被邊緣化,或者很可能被它毀滅。的確,我們擔心聰明的機器將能夠代替人類正在從事的工作,並迅速地消滅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
  • 看懂黑科技丨科學巨人霍金生前是如何「說話」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是怎麼「說話」的呢?霍金與謝耳朵我們知道,人類想要表達出自己的意願,除了言語,還可以用寫字,於是幫霍金重新設計了輪椅,將計算機集成在輪椅上,用輪椅的電池供電,並且承諾每隔兩年將硬體升級一次。
  • 霍金:讓人工智慧造福人類及其賴以生存的家園
    作為「全世界最具智慧的頭腦」,劍橋大學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教授在前沿科技領域的探索和思考從未止步。4月初,長城會創始人兼董事長文廚和長城會CEO郝義親赴英國與霍金教授探討科學復興、人工智慧等相關議題。霍金教授專門為GMIC 北京 2017大會做了主題為「讓人工智慧造福人類及其賴以生存的家園」的視頻演講,並回答了中國科技大咖、科學家、投資家和網友的8個問題。
  • 人類世界的傳奇:霍金
    正如他自己所說:「雖然我行動不便,說話需要機器的幫助,但是我的思想是自由的。」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將變成「火球」。>霍金曾表示,人工智慧(AI)的崛起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糟事件」,除非人類社會能夠找到控制AI發展的方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 霍金演講:人工智慧也可能是人類文明的終結者
    原標題:霍金演講:人工智慧也可能是人類文明的終結者4月27日,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北京舉辦的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上做了視頻演講。在演講中,霍金重申人工智慧崛起要麼是人類最好的事情,要麼就是最糟糕的事情。他認為,人類需警惕人工智慧發展威脅。因為人工智慧一旦脫離束縛,以不斷加速的狀態重新設計自身,人類由於受到漫長的生物進化的限制,將無法與之競爭,從而被取代。
  • 霍金超級人類是真的嗎?超級人類將在本世紀出現?
    已故史蒂芬霍金認為,基因科學的進步將導致未來一代的超人,最終可能摧毀其他人類。在新出版的著作中,霍金博士認為,富人選擇編輯他們的DNA並操縱他們孩子的基因構成,可能會產生一群身體和智力強大的精英人類。他寫道:「我相信在本世紀,人們會發現如何改變諸如侵略這樣的智慧和本能。」
  • 霍金輪椅上的八大「黑科技」
    於是,研究人員將注意力放在了手指上。他們給霍金的輪椅加上了一臺裝了專門軟體的電腦和顯示屏,有了這套系統,霍金便可以手握操控器,每分鐘至少能拼出15~20個單詞。2.文字轉換語音處理器恢復寫作的同時,「發聲」也是關鍵。研究人員改造了一臺原本用於電話自動應答系統的設備,並用上了當時最好的文字轉換語音處理器。
  • 霍金最後著作對未來飽含憂思
    「超人」種群將佔主導地位 人工智慧或有自己意志  霍金最後著作對未來飽含憂思(仍無法排除可能性)」等;還有對諸如地球面臨的最嚴重威脅、「超人」種群以及外太空是否存在智慧生命、如何開拓太空殖民地等問題進行的最後預測,這些預測飽含了霍金對人類未來深深的憂思。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5日報導,霍金在書中稱,未來人工智慧可能形成自己的意志——與我們人類相衝突的意志;一種利用基因工程超越同伴的「超人」種群將佔據主導地位,這可能毀滅人類。
  • 霍金——人類中一顆偉大星辰的隕落
    從昨天到今天,我的朋友圈裡還淹沒在藍紅兩個顏色的各種技術分析中,突然看到霍金去世這條新聞,我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懷疑它的真實性?難道是哪個新聞網為了把大家的視線從兩原色的熱點抽離出來出的招數?
  • 只有三根手指能動的霍金,是如何靠輪椅實現發音寫作自由的?
    學術上的成功,讓霍金獲得全世界的矚目,但他身患重疾仍未停止對人類未來探索的精神,更是讓他成為了全民眼中的勵志英雄。紐約時報這麼描述霍金:「他在輪椅上漫遊宇宙,思考萬有引力的本質和宇宙的起源,並成為人類決心和好奇心的象徵。」
  • 霍金的輪椅會說話:能模仿霍金嗓音,靠面部肌肉收縮就能猜單詞
    如果不是事先了解霍金,我不會相信這些事是一個全身癱瘓、肌肉萎縮、無法發聲的人做的,霍金之所以能做到這些事情很大程度歸功於他的高科技輪椅。「飆輪椅」的霍金霍金患病後坐上了輪椅,卻常常「飆輪椅」,速度和靈活度令人詫異。
  • 霍金:脆弱地球無法支持人類再活1000年 必須儘快逃離
    霍金:脆弱地球無法支持人類再活1000年 必須儘快逃離霍金教授(Stephen Hawking)日前在牛津大學聯盟發表演講,宣稱脆弱的地球無法支撐人類再生活1000年,地球上的生命面臨被災難抹殺的危險與日俱增,比如核戰、基因工程病毒或人工智慧崛起等,人類必須儘快逃離。霍金還呼籲人們增強對太空旅行的興趣,他稱為了未來人類的繁衍,我們必須繼續探索太空。
  • 霍金去世前給人類四個忠告,人類如果犯錯,極有可能自取滅亡
    霍金給人類的四個忠告:1.上帝粒子可能毀滅宇宙上帝粒子也叫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的一種自旋為零的玻色子,不帶電荷、色荷,極不穩定,生成後會立刻衰變。一九六四年,英國科學家皮特·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 霍金:人工智慧的威脅就像核武器!世界將發生10大變化!
    著名科學家霍金,被譽為「宇宙之王」,它認為:人類迄今為止最為深刻的影響就是人工智慧的崛起,對於人工智慧,他有以下十點深刻的思考:一在我的一生中,我見證了很多社會深刻的變化其中最深刻,同時也是對人類影響與日俱增的變化就是人工智慧的崛起。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事件,它要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麼是最糟的。如果我們不能學會如何避免風險,那麼我們會把自己置於絕境。
  • GHDDI免費開放三項人工智慧在線服務 加速新藥研發
    原標題:GHDDI免費開放三項人工智慧在線服務,加速新藥研發   鈦媒體12月21日消息,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GHDDI)於今日正式對外開放三個
  • 未來一群超級人類將通過基因工程甩開其他人類 最終接管地球?
    現在,在人工智慧和基因科學的相互作用、相得益彰下,人類正在越來越快地向「不死之地」邁進、 1、第一步:人工智慧、基因檢測和深度檢查結合,成千上萬人將在患病之前接受深度檢查,由人工智慧給出你的生命預測。 人工智慧,正讓這種深度檢查價格迅速下降:剛剛完成人類基因圖譜時,個人基因組測序成本介於1000萬至5000萬美元之間。2010年,這一成本已下降到5000美元。
  • 霍金博士論文公開 讓人類去認知太空世界!(精彩圖文)
    霍金在世界範圍內有著極高的影響力,他的一些言論和思想在物理學和太空研究方面有著指引作用。
  • 人工智慧失控狂笑,還說人類是個脆弱種族
    谷歌對此訪問了數百位科學家,一半的科學家預測——人工智慧將在2040年引發智力爆炸。「在這個節點發生之前,人工智慧對世界的感知,大概和一個四歲小孩差不多。但在這個節點後一個小時,人工智慧可以立馬推導出廣義相對論,而在這之後一個半小時,這個強人工智慧將變成超人工智慧,智能將是普通人類的17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