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對不起,我.我.」一下班,就看到兒子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眼睛紅紅的溼溼的,一看就知道剛哭過。
其實,我知道兒子要說什麼。
前幾天的考試成績出爐,兒子依舊墊底,班級倒數第六。
老師剛把成績發給我的時候,我氣得差點就想把手機砸了。
所以,當看到兒子窘迫地站在我面前試圖「坦白」時,不知名的怒火瞬間衝上大腦。我選擇了冷眼旁觀,任由他呆呆地杵在那裡。
最後甚至出言譏諷:
「我怎麼生了你這麼一個蠢兒子?」
然而,話剛說出口沒幾秒,我就後悔了。只見兒子一邊哭一邊猛地和我道歉:「對不起媽媽,我又考砸了.」
一張小臉緊繃著,手指不斷擺弄衣角,頭埋得更低了。
眼淚吧嗒吧嗒順著臉頰滾下來。
我恍然驚覺,孩子內心的糾結與難堪。想起網上一句話:「不管孩子考得好不好,請記得都要抱一抱他。」
那個考砸的孩子,其實最希望媽媽這樣想、這樣做.
「能做你的媽媽,真幸福」
閨蜜曾和我吐槽過一件事兒。
她和丈夫從小到大也算是一個小學霸,她寫的一手好文章。丈夫呢,更不得了了,從小就是眾人眼裡的「數學天才」。
夫妻二人,這一組合,可謂「文理雙全」。可奈何,10歲的兒子偏偏語數英科門門不盡如意。
更心傷的是,兒子已經算得上努力了,每天認真上課、寫作業,周末去補習,一次不落。
丈夫無數次暗自捶胸頓足地抱怨:「為什麼兩個碩士畢業的學霸,會生出這麼個兒子?」
相比較,閨蜜卻淡定許多。她的一句話,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他懂事,暖心,孝順,我生病了還懂得照顧我。能做他的媽媽,很幸福了。」
正如網上有一段話:不是上輩子造了什麼孽,才會有這麼個成績不好的兒子。
而是你們修了幾輩子的緣,才有今生的相遇。
數一數,還剩幾年。
書房裡不會再有小人兒的身影,房間裡床空空的,檯燈蒙塵。每到夜晚,一片漆黑。
你會不會懷念,那個肉嘟嘟的背影,坐在那裡,一會兒寫寫字,一會兒玩玩筆,一會兒抬起頭喊一聲「媽媽」.
你會不會懷念,每天早上叫兒子起床的日子。
父母子女一場,能夠朝夕相處一程,便是此生最大的幸福。
「孩子,我知道,你是來報恩的」
記得一位作家在發現兒子數學像自己一樣糟糕時,說過一句話:
「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為難孩子了。」
為人父母越久,你就越會發現一個扎心的事實:孩子終究會和我們一樣,慢慢走向平凡。
前幾天,家有一子一女的鄰居阿姨,就提起這回事。說來奇怪,一個娘胎出來的,她家大兒子聰明伶俐,二女兒各方面卻普通至極。
兩個孩子現在的際遇也完全不同:大兒子年薪百萬,而二女兒留在本地,找一個月薪五千的工作。
按理說,家裡人更該青睞大兒子才對。
可奇怪的是,阿姨每次一提起孩子,都會對女兒讚賞有加,誇她孝順細心會疼人。父母一遇到事,女兒總是第一個衝過來,噓寒問暖。
這樣的孩子,心態平和,不抱怨不氣餒,樂於踏踏實實過好平凡人簡單的日子,又何嘗不是一種幸事呢?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站在舞臺的中央。如果孩子成為不了那一顆閃耀的明星,那就讓他成為路邊為人鼓掌的人兒,亦是成功。
「考差了沒什麼,讓媽媽抱抱你」
有位媽媽講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剛上一年級的兒子,有一次放學回家,沮喪地說自己只考了70多分。
換做一般媽媽,要麼劈頭蓋臉罵一頓,要麼教導一番,督促孩子好好學習。這位媽媽卻奇招盡出。
媽媽拿起試卷,沒有否定兒子的努力,反倒鼓勵道:「這麼難的題能考70多分很了不起了。」
不僅如此,媽媽還帶上兒子去買好吃的,要慶祝一下。兒子一臉驚訝:「70多還需要慶祝?」
媽媽回答讓人頓感內心一片柔軟:「第一次考70多分,當然要慶祝一下。」
對啊,比起成功,懂得接受失敗,才是孩子生活最好的必修課。
睡前,我鄭重地為自己說錯的那幾句話,和兒子道了一聲「對不起」。
本以為兒子會給我一張冷臉,沒想到兒子的回答很暖心:
「媽媽,我知道的。你是太緊張我了,沒關係,我還是很愛很愛你,有那麼大!」
兒子一邊說,一邊比劃著「大大的圓圈」。
抱住兒子,我的眼淚控制不住,就下來了。於千千萬萬的人中,與你相遇,是媽媽餘生最大的幸福。
本文來源於女兒派(ID: nverpai),關於養育女兒的乾貨,這裡都有;關於養育女兒的苦甜,這裡都懂;願她們一生純良,一生知禮,一世得體。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