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機
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使得很多人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好不容易忙完一天的工作,帶著一身疲憊回到家,但開門後看到的是早晨還沒來得及整理的床鋪、前一天晚上懶得洗的碗筷、堆了幾天的髒衣服、地上一層的灰塵,還有等著你做飯的孩子……這一切都讓人瞬間崩潰。
為了減少家務負擔,有人花錢找家政公司、有人請老人來幫忙,還有一些人選擇了「高科技」。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如今許多市民家中購買了多款「會做家務」的機器,讓家務不再是負擔。
現狀:「解放雙手」成消費新趨勢
近日,在鄂爾多斯工作的張女士像往常一樣打開手機APP,指尖輕輕一點,遠在包頭家裡的掃地機器人應聲而動,開始按照之前掃描好的路線逐屋打掃。
掃地機器人
如今在包頭,家中有智能化家務類機器的家庭不斷增多,各種智能產品也層出不窮,從掃地機器人到洗碗機、麵條機,再到炒菜機等,越來越多的智能家務產品「走進尋常百姓家」,日漸成為生活流行品、消費新趨勢。
今年「雙十一」活動期間,市民李女士在天貓商城花了3000多元買了一件自動掃地拖地機器人,之後她家的掃把和拖布就基本處於休息狀態了。
「去年我家從80多平方米的房子搬到了17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裡,家務活兒也硬生生地多出了幾倍,全家連掃地加拖地幹下來,我腰都快直不起來了。」李女士家有兩個孩子,喜歡在地上「摸爬滾打」,所以她每天都要清潔一遍地板,保持乾淨。
自從有了掃地機器人後,李女士的幸福生活便開始了。「雖然有些貴,但是太值得了,我一般上班前啟動它,下班回家時全家的地板已被打掃乾淨,打開儲塵盒,經常是滿滿一盒髒東西,食物殘渣、頭髮都能清掃。」李女士在微信朋友圈曬過這個小電器後,身邊的六七個朋友也跟著買了。
32歲的郝倩家中也有一些智能化家務類機器,比如掃地機器人、麵條機、洗碗機等,「我最受不了的家務就是洗碗,所以沒和老公商量就花了兩千多買了一臺家用小型洗碗機,省時省力了許多,還能高溫消毒呢。」郝倩說。在那之後,她就不斷地買入智能化家務類機器,最近她又看中了一臺自動擦玻璃機器人,過年可以給老人家也擦玻璃了。
相比主動改變生活方式的年輕人,62歲的市民王女士則被動一些。王女士退休後迷上了研究各種美食,這幾天她被女兒送的空氣炸鍋「種草」了。「空氣炸鍋太好用了,可以省去油炸食物的複雜過程,只要把食物放入炸鍋,就可以做出油炸美食,而且炸制過程利用食物本身的油分,不僅省事還對健康很有益。」
歡迎:生活效率和品位在提升
記者採訪中發現,有小孩的家庭對機器代替雙手做家務的接受程度較高。他們普遍認為,花錢能買輕鬆很值得,這才是一種高品質的生活方式。
玻璃清潔機器人
「我不是懶得做家務,而是實在沒有時間,為什麼不把省出來的時間去好好休息享受生活呢?」劉佳說,自從有了孩子後,她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要上班、要做家務、要帶小孩,忙得團團轉。
為了不讓自己太累,也讓家裡更乾淨,她買過吸塵器、除蟎儀、各種掃地機器人等。「以前總因為做家務的事情和老公吵架,現在好了,節省出來的時間可以逛逛街,陪孩子看場電影,或者和朋友來場說走就走的周邊遊,這都是家務機器的功勞,雖說不可能像宣傳的那樣乾淨,但已是很不錯了,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和勞力。」劉佳說,她身邊有不少人家中有家務類的機器,但有些得不到家中老人的認可。
「其實很多不接受機器代替雙手的人,也在潛移默化中經歷了家務勞動機器化,比如現在家家都在使用的洗衣機,肯定是沒有手洗乾淨,但它確實省事了很多。」劉佳認為,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思想也要跟上腳步。
拒絕:實際使用效果不理想
有人歡迎,自然也有人不接受。採訪中,不能接受機器代替人力的市民也不在少數,還有一些人持觀望態度。
有部分人並沒有使用過這類機器,但是主觀上認為機器比不上人工,不管宣傳得多花哨,在實際使用中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洗碗機想要洗乾淨碗筷,不知要浪費多少水,而且還不見得能洗乾淨。」
「我同事家有個麵包機,剛開始用得挺勤,照著小紅書視頻做各種麵食,但後來就收起來了不怎麼用了,可能覺得自己做的沒有外面買的好吃吧。」
「掃個地也花不了多少時間,沒必要花那個錢,而且做家務全當運動了。」
還有一些人,圖一時新鮮,使用過該類機器後,並沒有很好的使用感受,最後都閒置了。
「以前花了一千多元買了個掃地機器人送給媽媽,用了幾個月機器壞了,怎麼也充不上電,售後服務也不管,最後就沒再用了。」
「買過一個擦玻璃機器人,說是全自動,它又不是全自動,擦一扇窗戶後就得清洗抹布,不然擦得不乾淨,也不太方便。」
以上兩種態度都否認了機器的效果。與此同時,記者也從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傳統的生活方式漸漸遠離我們,機器逐漸取代雙手,但每種進步的背後都有某種犧牲和損失。比如現在很多孩子都不知道如何洗衣服,因為他們不曾看見父母是如何洗的。哈佛大學一項持續20年的調查顯示:經常做家務的孩子,就業率是不做家務孩子的15倍。
盤點:走進家庭的家務機器
最早進入家庭的家務機器莫過於洗衣機,幾十年來解放了無數媽媽的雙手和腰椎,現在的各種智能化家務機器更加精細、聰明,目前雖不能媲美雙手,但能幫助人們一起打理生活,從一些簡單的重複性勞動中解放出來。
掃地機器人:掃地機器人是近幾年智能家用電器中很普及的一種,能憑藉一定的人工智慧,自動在房間內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採用刷掃和真空方式,將地面雜物先吸納進入自身的垃圾收納盒,從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一般來說,能完成清掃、吸塵、擦地工作的機器人,也統一歸為掃地機器人。
洗碗機:洗碗幾乎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家務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寧可負責炒菜做飯,也不願意去洗碗。洗碗機是用來自動清洗碗、筷、盤、碟、刀、叉等餐具的設備,首個機器洗碗專利在1850年出現,之後不斷更新改進。現在,多種小型洗碗機已進入普通家庭。
自動炒菜機
自動炒菜機:有了自動炒菜機,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不會做飯了。專業烹飪程序模擬技術,無須人工看管,將準備好的主料、配料、佐料全部一次性投入,設定程序後,自動熱油、自動翻炒,自動控制火候,無須經驗即可自動烹飪的一臺智能化設備。
家用麵包機:簡單來說就是全自動製作麵包的機器。根據設置的程序,放好配料後,自動完成和面、發酵、烘烤等麵包製作程序。具有手工模式功能的麵包機還能夠製作各種形狀的花式麵包。
玻璃清潔機器人:突破了傳統人工擦窗的種種局限,規避高處擦窗的危險,輕鬆解決大面積或高層窗戶的日常擦拭難題。無須人工輔助操作,啟動後即可緊密吸附於玻璃表面,智能探測窗戶環境,自動規劃,全面清潔。
(包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