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7日,是付偉(化名)去中央音樂學院報導的日子。能考上中央音樂學院,人生的起步也算一回事了。只要努力,將來必定學有所成,因為,這裡水平不一樣,氛圍不一樣。能給中央音樂學院送一個學生,老師也值了,不能整天誇誇其談,拿出點真本事才算數。
1、錄取院校:中央音樂學院
不錯,一點不錯,是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專業)。中央音樂學院,什麼概念,那是我們音樂人士心中的聖地。當年我們參加高考,試問能否考上?連想都不敢想。人們經常用百裡挑一來形容一個人的出類拔萃,我後來了解到,中央音樂學院是幾百個人錄取一個,幾乎是千裡挑一。所以,有人把考中央音樂學院比喻成「千軍過獨木橋」。也因為考中央音樂學院的難度太大,我很少主張學生去報考,不想去經歷那個打擊。我的名言是:不要去擠那座獨木橋,乘船過河不可以嗎?
2、專業:音樂學
中央音樂學院的理論系對鋼琴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我所知道的鋼琴密碼李小石老師是作曲系畢業,其鋼琴演奏水平已經很高了,其它院校的鋼琴專業,也未必過此。付偉學琴三年達到蕭邦程度,也只是淺淺的蕭邦,不可能有演奏家的水平。付偉將來要繼續深造,也沒有必要像音表專業那樣每天拼命練琴。要知道,外語不過關是不能考研的,整天練琴的學生,怕是沒有時間學外語。我對付偉的設計是:將來需要努力提高的是學歷,而不是演奏水平,知道為什麼嗎?
3、學琴時間:三年
能考上中央音樂學院,即便是非音表專業,也都是童子功!本次音樂學專業全國招的20餘名學生,我敢說學琴時間都不會低於6年。我讓前臺查閱付偉開始學琴的時間:回復是:2017年7月16日。不錯,一點不錯,此前沒有基礎,是從小湯開始的。彈完小湯一二,彈拜厄,然後599,2018年元月考過音協五級。教學用的方法,來自《鋼琴基礎教學常規》。用了教學常規的「梯子原理」方法,也用了「拜厄感覺」的方法。2007教了一個學生兩年彈到740,沒人相信,現在,人證物證俱在,相信不?
4、半年考五級?是的
音協的考級教材,基本上是按照一年一級設計的。編者的思路是,彈完小湯和拜厄,就可以考一級了。教學常規認為,拜厄彈完要進行技術訓練,一級的曲子沒有訓練價值!拜厄高質量彈完,至少考三級。天賦好一點,練琴效率高一點,時間長一點,考的級別高一點,順理成章,也理所應當。注意,按照教學常規的方法,五六歲學琴一年半是考五級的(849水平)。星海杯比賽7歲以下組要求是849水平,超過7歲就是下一組了,你算算需要什麼樣的進步,所以,教學必須有方法。學琴的初期進度不能太慢,否則會把學生拖疲。
5、啟蒙:方法正確
教學常規非常注重啟蒙,提出了三個關口理論,在孩子學琴初期只要調動興趣、學會識譜、掌握正確的彈奏方法,後面就一順百順。付偉的啟蒙老師是李雯,李老師把教學常規充分地研究透了,教付偉學琴半年就考過了音協五級。2018年3月,付偉轉跟我學琴,教學進入技術訓練。教學過程中,吸取了商維成老師的方法,吸取了竇成忠老師的方法,天賦加上努力,進步很快。
6、天賦(靈氣):很好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韓愈)。據李雯老師介紹,付偉有很好的樂感。我發現,付偉對音樂的感覺非常靈敏,我把這種感覺稱為「靈氣」。這種靈氣是很少見的,只有從小非常熱愛鋼琴,主動練琴的孩子,才可以保持靈氣,而這個比例很小。被動練琴的孩子,靈氣基本上都沒有了。關於「靈氣」,記得一個美術專家說過,山裡來的孩子有靈氣,我理解了靈氣的含義。竇成忠老師讓一個零基礎的高考學生一年彈成蕭邦第二諧謔曲,也應該是遇到了天賦好的學生。
7、奇蹟:不足為奇
鋼琴教學領域的很多事可以說不足為奇。現在國內有幾個老師掌握了低齡兒童的教學方法,他們教的孩子很小的年齡就彈到了蕭邦程度,教學常規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竇成忠老師的教學我親眼所見,我們相處20多年,始終也沒有把竇老師的本事學到手,不服不行。付偉這樣的天賦,如果讓竇老師教三年,管考上中央音樂學院音表專業。高手很多,慢慢研究吧。裡赫特學琴沒有彈小湯,沒有彈拜厄,也沒有彈車爾尼,是從蕭邦降E大調夜曲開始學習的,創造了一個幾乎不可企及的奇蹟,你信不信,這都是事實。
8、教學常規:需要領會
教學常規有兩個最大的特點,一個是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個是讓學生進步順利。調動積極性,使得學生以一個很好的狀態練琴,效率高,效果好;進步順利,主要是對教材的科學安排,還有對練琴的計劃性,在正確方法的前提下,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達到比較高的程度。另外,教學常規認為,入門教學的核心是識譜,進入車爾尼之後的教學核心是技術訓練,搞清楚各階段的教學重點,解決關鍵問題,學生便進步快。再者,教學常規把兒童心理研究透了,我說,在一個高能量的老師面前,駕馭一個孩子是多麼的容易。很多老師教學常規的資料手裡有了,課也聽了,關鍵是能否深入領會並運用。
【完善中的鋼琴基礎教學常規】
◆2003年,《鋼琴基礎教學常規》初稿完成,共1萬字。當年,我和助理老師有二十多名學生參加考級,其中考五級的都是小不點,學琴都在一年半到兩年之間。我們從焦作趕到新鄉參加考試,新鄉考五級的都是大個子。當時考的教材還是音協跨世紀版本,相當於現在的新版教材的難度。
◆2005年,我在鄭州教了一個四年級的男孩,名字叫賀悅,其從零開始學琴,兩年後已經彈到740第11條。我把教學過程發到網上後,引來一片質疑。
◆2009年,教學常規擴展為6萬字,並在河南省首屆鋼琴藝術周作主題講座。多名老師按照我講的方法,開展了自己的事業。
◆2014年,教學常規增加新教學法內容(即興伴奏起步,巧妙引入技術訓練)。
◆2016年,教學常規首版文字稿形成,約11萬字。
◆2017年,我參加了央院周海宏老師的《音樂美學》和《琴童心理學》課程,豐富了教學常規內容。
◆2019年,教學常規吸取了商維成老師的方法,王雪峰在20天內拿下了蕭邦練習曲大海,高考成績88分,被中北大學錄取(一本)。
◆2020年,零基礎開始學琴三年的付偉被中央音樂學院錄取,其中技術訓練的關鍵時期吸取了竇成忠老師的方法。
◆目前的《鋼琴基礎教學常規》加上分離出來的管理常規共26萬字。不難看出,教學常規一直在不斷完善中,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