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後孝不孝順,在他小時候就有苗頭,這兩個特徵很明顯

2020-09-05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都說三歲定八十,其實大致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在孩提時代就可以看到他一生的性情。可以說一個人的童年就是他整個人生的塑造初期。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孩子為什麼小時候那麼乖,但是長大了性情大變。其實這些性格,早在他小時候就已經展露出來了。

就像很多「啃老族」,其實在他小的時候就已經會這樣的苗頭出現。

一、不喜歡在他人面前認自己的爸媽

《我的醜娘》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進城打工的農村青年王大春從小由母親一人撫養長大。

但他因為自己母親長得醜而倍感羞愧。甚至於害怕他的母親會影響到自己談戀愛,在跟女友相處時說自己父母雙亡。

雖說故事的結局王大春和自己的妻子說明了事實,一家人最重要也都在一起了。但是這個過程中王大春對於母親的態度著實讓人心寒。

試想一下:自己辛辛苦苦帶大的孩子,哪怕自己捨不得吃穿也要供他上學。他踩著父母的心血得到了更好的生活,可轉臉就嫌棄自己爸媽上不得臺面?那是何等的心酸?

都說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這一類人在小時候就會有體現,例如:父母從事擺地攤、食堂打飯等讓他們覺得不夠體面的工作時,他們不喜歡在別人面前主動介紹這是自己的爸媽,甚至直接不認!

可別說那是為了保全他們自己的面子,以至於父母自己都覺得自己職業給孩子丟人了,甚至反過來覺得對不起孩子。

丟人的是職業嗎?堂堂正正賺錢,辛辛苦苦養兒,有何丟人?丟人的是他那顆嫌貧愛富的心!

二、逼迫父母給錢以滿足不符合他消費能力的虛榮心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存在對比。因為某方面不如別人而自己去努力,以此彌補自身不足,那是正向發展。但明明比不過別人,還心存嫉妒不從自身考慮問題,將過錯都推給別人,那就是負面發展。

就像現在很多孩子在追求奢侈品上很有一套,明明知道父母為了供他上學日子過得緊巴巴,還一味地朝他們要錢,甚至以買補習資料等名頭哄騙他們手裡的錢,就為了買昂貴的包包、化妝品、球鞋。

這樣還不算,拿了錢之後不僅不知羞愧,感恩父母的不容易,反而責怪父母能力不夠,沒給他們優渥富貴的生活。

偏偏有的父母不僅一味地縱容孩子,竟然還認同他這套歪理,認為自己沒給還以為優渥的條件才是原罪。甚至於在他為了滿足自己膨脹的購物慾望而犯了錯誤時,還要拿這套歪理去替他辯解。

可別糟蹋窮人了!這世上多的是人窮志不窮的寒門貴子,能有這種想法的人,完完全全就是教育失敗的產物!

面對孩子的嫌棄,父母的處理方式很重要

要想自己的孩子孝順、懂得感恩,首先父母自己的思想要擺正。工作不分高低貴賤,分三六九等的永遠決定於人的品格。

這倒不是說有情飲水飽,只是一個人的機遇、能力在那,並不是說所有人都能夠大富大貴,這是不可能的。

只不過在這個能力內,家長已經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資源和生活品質,那就沒什麼可指責的。

當然這其中並不包括連自己飯都吃不上,還非要生好幾個孩子的無知者。糾正自己的想法,別自卑,再來塑造孩子的三觀。

家長應當給孩子灌輸的兩個理念,具體如下:

1、工作不分高低貴賤

其實所有的工作從本質上來說都屬於勞動,只不過一些是體力勞動,一些是腦力勞動。有人總覺得腦力勞動比體力勞動更高貴。實際上並不是的。

就好比一個建築工程,那些腦力勞動者屬於構建整個工程的輪廓,具體打地基、搬磚、和水泥的活都是需要工人們一步一步去實施的。

可以說一個大廈的建成除了腦力工作者的智慧,還有那些工人們的汗水是分不開的。

家長不應該在孩子面前,向他灌輸某某工作很丟人,上不得臺面這樣的話。

就像現在很多家長用來嚇唬孩子的話,「你要是不好好讀書,以後就跟那個撿垃圾的一樣沒出息!」

看,父母先給工作分了三六九等,才會讓孩子那些體力勞動者很丟人。

如果父母從來沒有給他灌輸過這種思想,而是讓他明白無論什麼工作都是平等的,他自然不會因為父母的職業而感到羞愧。

2、父母有贍養義務,但並不是要滿足他的所有需求

父母對於子女有贍養義務,但這個贍養義務指的是保證孩子的教育和基本的生活水平。可不是說給孩子滿足他根本不符合家庭收入能力的消費。

很多孩子自己想要什麼東西,家長給錢是天經地義的。如果家長不加以引導,反而默認了他的這種做法,他是不會去體諒父母,更不懂得如何感恩別人的付出。

因為他覺得這是應該的,父母的錢不給他,難道給別人嗎?

有時候崇尚父母有多麼無私。但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更應該「自私」一些,不要總想著委屈自己去滿足孩子可笑的虛榮心,讓他認識到應該感恩別人的付出而不是理所當然才是最重要的。

家長其實偶爾可以跟孩子互換一下身份,讓他體會一下父母賺錢、做家務的不易,培養他的責任心和感恩的心。

歸根結底,孩子性格歪曲是因為在苗頭露出來的時候家長不僅沒有去修正,反而默認了他這一行為是正確的。該講道理的時候千萬不要含糊其辭,必要時甚至可以制定懲罰措施。

至於要在什麼情況下懲罰他,可以參考以下三個情景:

①用親情綁架、威脅父母

大致意思就是他想要什麼就鬧著說要離家出走、絕食等方式脅迫父母同意。這是絕對不可以的!父母必須立即制止,表明自己的立場,制定懲罰措施。

②嫌棄父母的身份

③責怪父母沒有錢、打扮不時髦

④看不起作為家庭主婦媽媽的付出

④消費水平明顯超過家庭收入水平

從來沒有生來就註定走向歪路的孩子,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錯誤的引導或忽視,才讓他在歪路上越走越遠。

其實最值得反思的倒不是那些不孝子孫,而是那些養出不孝子孫的父母。教育的疏忽,才造就了失敗的產物。

希望天下父母共勉之,在教育子女的道路上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相關焦點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3個特徵,現在糾正還不晚
    孝順是幾千年來沒有變過的話題,雖然社會對於各種價值的定義標準有些不同,但是對於孝順的標準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而孩子在將來長大以後能不能成為一個孝順的人,從孩子小時候的釋放的一些行為信號就能夠提前知道。但卻又被爺爺奶奶阻止了:&34;但是爸爸沒有理會兩位長輩的言語,還是對著孩子打了一頓:&34;。幸好在壯壯長大的過程中,雖然爺爺奶奶對孩子很溺愛,但是爸爸還是有對孩子進行一些管教的,否則孩子會在從小就養成了不懂感恩、暴躁的壞習慣,那麼到孩子長大後這習慣會更難改正,甚至是變本加厲。
  • 孩子長大後孝不孝順,飯桌上就能夠看出來,有3種表現的娃很孝順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夠有反哺之心,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非常注重培養孩子孝順的特質。其實就像我國的古話所說的「三歲看老」,孩子將來是不是一個懂得孝順父母的人其實從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就能窺探一二了。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四個特徵,父母越早糾正越好
    孩子有以下行為表現,是不尊重父母、嫌棄父母的表現,不糾正將來很可能會不孝順1.脾氣暴躁,對父母大喊大叫現在的育兒觀念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基本上家長也都不採用虎媽虎爸那種形式了,類似於「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樣的話漸漸地也不被大家討論了。
  • 孩子小時候有這幾個特徵,長大後很難孝順,你家娃中了嗎?
    我們常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就是說一個孩子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基本上可以預見他以後的樣子。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能養出懂得感恩、孝順善良的孩子,而不是自己的辛苦付出換來一個「白眼狼」。但是,如果孩子從小就有這幾個特徵的話,長大後很難孝順,不知你家娃中了沒。
  • 孩子長大孝不孝順,從小就一目了然,這三點特徵但願你家孩子沒有
    其實一個孩子長大之後孝不孝順,從他們小的時候就能夠看得一目了然,而這一切和父母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二、這三點「不孝順」的特徵,但願你家孩子沒有1.任性蠻橫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家所教導出的孩子能夠知書達理比較聽話,這種性格對於他們和其他人的交流也是有一定好處的。
  • 孩子長大後孝不孝順,這幾個細節「一看便知」,不必等到二十年後
    導讀:孩子長大後孝不孝順,這幾個細節「一看便知」,不必等到二十年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長大後孝不孝順,這幾個細節「一看便知」,不必等到二十年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4個徵兆,希望你家孩子沒有
    對待父母,面色溫和,不惱不慍,才是最大的孝。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
    養出一個懂得感恩、孝順善良的孩子,是每個家長的共同願景。大家都不願意把孩子養成一個冷血自私的「白眼狼」。而從一個孩子的行為模式,能夠基本看出這個孩子長大後的人生結局。所謂「從小一看,到老一半」,當孩子年幼時出現這幾種現象,家長們就要當心了。如果不及時糾正,很有可能影響孩子未來價值觀的形成,埋下不孝順的種子。
  • 孩子小時候有三種表現,長大後多半不孝順,家長們長點心吧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已經習慣了生活受人安排和操持,根本不願意自己去打拼創造,更別說還要回報父母了。當孩子小時候已經出現了這幾種信號,家長就需要提高警惕了,看看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有沒有哪裡要及時做出調整。
  • 長大後不孝順的人,從小就有徵兆,這3點特徵希望你家孩子沒有
    從人們的道德角度來講,父母對孩子有養育之恩,子女長大後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但很多時候,因為家長的教育不正確,導致親子關係越來越差,尤其是從小被慣到大的孩子,長大後多半都會成為「白眼狼」,到時候家長後悔都晚了。
  • 孩子長大後不孝順,這些信號很明顯,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佔一條
    我們都說要看一個人,就要看他孝不孝順,而且在找對象的時候都會先看重這一點。也是因為中國人特別重視這一點,雖然父母這一輩子不要求什麼回報,而且也一心為了孩子好,還有很多孩子長大之後對自己的父母從來不管不問。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從小就會有這4個特徵,家長們要重視
    百善孝為先是中國幾百年的傳統,自古以來中國就推崇孝道,那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以後不但不懂事,好孝順呢?「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長大是否孝順,老人是否懂得孝順,在小的時候通過觀察身上的一些特點就能看出來。希望你家的孩子沒有這樣的特點。長大不孝順父母的人從小就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家孩子沒有。孩子從小就要受到懂得孝道的教育。想要讓自己孩子長大以後懂得孝順,就要讓孩子從小做起。
  • 教育專家: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具有這些特點?
    從教育學上來說就是一個孩子的行為性格,基本上就能夠看出孩子長大後的人生道路。所以父母們,一定要重視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行為舉止和性格態度,不要讓孩子在不正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作為父母應該及時幹預,塑造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 孩子長大後孝不孝順,可從小時候的幾個行為看出,中一個就很幸運
    ,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雖然單親媽媽確實很不容易,但她仍然排除萬難把孩子撫養長大了。,知道心疼媽媽,將來長大了一定是個非常有出息的小姑娘。這話並非沒有道理,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行為也正好映射了長大後的為人處事,從小就懂得體貼父母,為媽媽分憂解難,長大成人後依然會將孝道貫徹到底。
  • 長大後「不孝順」孩子,從小有這3個特徵,但願你家娃一個都沒中
    長大後「不孝順」孩子,從小有這3個特徵,但願你家娃一個都沒中一:囂張跋扈每個小區或村裡都有一個小霸王,上樹爬牆無所不能,最主要的是囂張跋扈,專橫蠻不講理,只有小朋友不聽他的,就會是一頓毒打,在家裡也是大人的圍著轉的焦點,一有不如願的事就會滿地打滾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你家孩子有嗎?
    養出一個懂得感恩、孝順善良的孩子,是每個家長的共同願景。大家都不願意把孩子養成一個冷血自私的「白眼狼」。而從一個孩子的行為模式,能夠基本看出這個孩子長大後的人生結局。所謂「從小一看,到老一半」,當孩子年幼時出現這幾種現象,家長們就要當心了。如果不及時糾正,很有可能影響孩子未來價值觀的形成,埋下不孝順的種子。
  • 孩子長大了不孝順,小時候通常有這3點跡象,家長平時有留心嗎?
    事實上,孩子孝不孝順,父母可以通過孩子小時候的表現觀察得出。一旦留意到孩子有以下的表現,父母就要及時幫助孩子糾正了!帶著可樂回到家後,奶奶注意到這個小孫子變得更加蠻橫,為了發洩自己的不滿,可樂把家中的東西亂扔,而且怎麼勸說都不聽。冷靜下來思考後,奶奶明白了,這種惡果的出現也是一家子對可樂的過度寵愛所造成的。
  • 有這4種特徵的娃長大易成不孝子,孝順也分境界,很多家長不自知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俗語說,三歲看老,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就拿孝順這件事來說,在孩子小時候就能看出來一些端倪。小娃娃的一舉一動,已經能折射出他長大後是個什麼樣的人了。是否孝順,看看這些特點再說吧。
  • 孩子長大孝不孝順?對照看一下就知道了,父母早看少走彎路
    生活中我們總想知道孩子長大後孝不孝順?其實孩子不孝順的從小就有徵兆,這三點特徵,對照一下;希望你家孩子沒有,都說三歲看大七歲至老,看孩子現在的行為;就可以判斷孩子長大以後的人格特徵,尤其在於孩子是否孝順這個問題上,往往在日常的一舉一動當中會表露出來,如果家長生活中忽視;不能及時發現並幫助其改正,將來就可能會懊悔莫及。
  • 孩子以後會不會孝順,看小時候3個特徵就知道了
    肯定是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孝順,讓自己老有所依。想知道孩子以後會不會孝順,看這3個特徵就知道了。有好吃的,好玩的,從不想著獨佔,會主動和家裡人分享,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不會忘了父母,生活上肯定不會虧待父母。如果孩子從小就比較自私,有什麼好東西都想獨佔,就算家裡人要也不願意給,那麼家人就要留心,好好引導,把孩子不孝的苗頭扼殺在搖籃裡。如果孩子從小就會把自己手裡的東西給父母吃,長大之後也同樣的會把自己的東西分給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