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患者第一次來到醫院的第十二天,家屬再次的來到了急診室:「我母親好像有痰難以咳出,能開點祛痰藥嗎?」
「如果症狀明顯的話,你最好將老人再帶到醫院來看看。」
家屬滿口答應了我的要求,帶著三天量的化痰藥離開了。
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晚上,也就是老人出現發熱的第十三日,家屬便將老人帶到了急診。
和上一次不同的是,這一次患者是被120跑著送進搶救室的,而且帶著呼吸氣囊。
聽著老人夾雜著痰鳴音的呼吸聲,看著她灰暗的面色和僅有35%的指脈氧飽和度,我的內心除了緊張之外便是深深的無力。
氣管插管後,趙大膽從患者的氣道裡吸出來大量的黃粘痰,毫無疑問,患者是因為大量的痰堵,才出現了呼吸衰竭和昏迷。
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後,患者的經皮指脈氧飽和度可以維持在95%左右。
但是,患者不僅始終處於昏迷狀態,而且處於嚴重的酸中毒狀態,同時存在頻發的短陣室速。
我拿著病危通知單告訴家屬:「老人病情很重,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心跳停止。」
患者的女兒不解的問:「之前不都已經好轉了嗎?怎麼會這麼快就不行了?」
是的,之前患者發熱、咳嗽、咳痰的症狀確實已經得到了控制,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
因為對於這樣患有慢性病、長期大量使用激素的老人來說,每一次的肺部感染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威脅。
有時候我們會存在這樣的誤區:只有腦出血、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才是最致命威脅的。
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肺部感染也是導致老年人喪命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患者的兒子卻似乎看的比較明白:「一口痰吐不出來都有可能導致窒息死亡,這些都在預料之中,只不過沒想到過不了這個春節!」
事實上,就在我和家屬談話的當下,搶救室裡還躺著另外三位流感後並發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老人。
最後,家屬考慮到ICU的費用問題,決定放棄搶救,並籤下了放棄任何有創性操作的要求。
看著身上被插著氣管插管、深靜脈置管、導尿管,靜脈泵著血管活性藥的患者,聽著呼吸機和心電監護的此起彼伏的報警聲,我突然有一種可怕的想法:或許家屬的決定是正確的,又何必要用大量的錢去維持患者沒有尊嚴和痛苦的活呢?更何況,這種狀態根本不能算作是活著,充其量只能算是有著不規則的心跳。
清晨七點鐘,魚白肚剛從東方升起,患者的生命永遠的定格在了距離發熱後的第十三天。
家屬哭著看著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將老人帶走了,只給我和趙大膽留下了疲憊和些許的沮喪感。
趙大膽用最快的速度整理並消毒了患者睡過的病床,因為在不久的未來,就會有下一個類似的病患需要它。
工作的經驗告訴我:在這一次的流感之中,有很多高危因素的患者,如高齡、曾大量使用激素、孕產婦、患有慢性病、手術後的患者,會並發肺部感染,而且是那種進展快、症狀重的致命感染。
其實面對這樣的病人,現代醫學也只能提供一些對症支持的手段,如抗感染、抗病毒、抗休克、糾正呼吸衰竭、ECMO等等。
面對流感、面對死亡,除了以上這些治療手段之外,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就是將生死交給命運。
比如這位80歲的老年患者,從患病到死亡也只不過區區13天而已。
提醒大家:近期流感較多,如果出現突發高熱,而又沒有明顯的咳嗽、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狀,尤其是近期有過活禽接觸的話,一定要及時去醫院診治。條件準許的話,應該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可惜的是,很多人同我一樣,因為不重視、因為工作忙、因為聯繫不上疫苗貨源,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始終將自己和家人暴露在流感的威脅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