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境室內樂團
時間:2018/9/18 19:30
地點:中央音樂學院·琴房演奏廳
免票入場
本場音樂會由博雅音畫獨家錄製併網絡直播
藝境室內樂團是2014年4月在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於紅梅教授的策劃和組織下創建的中國民族室內樂團,是中央音樂學院最優秀的民族室內樂團之一。曾榮獲2014「文華藝術院校獎-第五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演奏比賽」小型民樂室內樂比賽銀獎;入選文化部舉辦的2017第六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
創建初期由二胡、中胡、琵琶、古箏、阮、笛子、打擊樂七種樂器組成,後又加入揚琴和笙,是編制健全,音色豐富多變,具有很強可塑性的民族室內樂組合,其成員由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各專業最優秀的研究生與本科生構成。藝境室內樂團致力於打造最頂尖級民族室內樂團,發展和創新民族室內樂,力圖讓民族音樂在我們這個組合形式上煥發出嶄新的風採!
曲目介紹
1. 《皮五辣子》
徐之彤
由曲作者本人作曲的41集電視連續劇《皮五傳奇》中選取部分音樂段落改編而成。揚州評話「皮五辣子」,原名「清風閘」,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是江淮地區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揚州評話,又稱揚州評詞,是以揚州方言說表的一種漢族曲藝形式,流傳於蘇北、蘇中、南京、鎮江和上海一帶,始於明末,到清朝中期達到鼎盛階段。
皮五本是一個富家公子,因遭奸人陷害而流離失所,後來從一個街頭惡霸轉變為一個懲惡揚善、為民除害的市井英雄。
樂曲包括四個小章節,分別為「蒙冤」、「相親」、「返鄉」、「除害」,四個章節連續演奏。
2. 《沙海藝境》
王丹紅
樂曲的創想來自親臨莫高窟的感動—飛天們婀娜多姿的舞影,以及融合異域民族的藝術風格。
3. 《彈詞韻》
周成龍
細膩婉約的刻畫出了江南風情,都動情真切地躍然弦上,聲音行雲流水、技巧爐火純青,樂曲優美細膩,仿若彈詞婀娜。
4. 《歡樂的夜晚》
胡登跳
作品創作於1979年,整首樂曲描寫了一場由許多節目組成的不間斷的表演組成。作曲家巧妙地利用了各種樂器特殊的演奏技法,逼真地模仿了民間歌舞和戲曲的鑼鼓點,生動地表現了各個節目和人們歡暢喜悅的心情。
5. 《民俗三則》
楊勇
民樂八重奏《民俗三則》包括第一樂章《瞳日》、第二樂章《七哀》和第三 樂章《打諢》。樂曲通過這三個樂章分別表現人們生活中三種最典型的情緒: 陽光快樂、思念憂傷和詼諧幽默。「瞳日」取自王安石的《元日》「千門萬戶曈 曈日」,呈現燦爛陽光照進千家萬戶的喜悅;「七哀」為中國傳統詩歌體裁,表 現離別、痛苦、死亡等;「打諢」即 「插科打諢」,是眾多民間表演藝術中常 見的形式。
6. 《猜調》
李濱揚
本曲以著名的雲南民歌《猜調》為基本旋律,通過不斷的器樂化發展、延伸及變化創作而成。作品既保留了原民歌優美的旋律,又渲染了活潑、調皮、詼諧和生氣勃勃、充滿動感的情緒。
7. 《聽雨》
劉暢
為藝境室內樂團而作。這部作品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南宋詞人蔣捷的《虞美人·聽雨》。 在這部作品中,作曲家使用了一個「雨滴」主題作為全曲的動機,它貫穿於整個作品之中。細雨滴滴,象徵了生命伊始的簡單快樂,潤物於無聲;隆隆大雨,好似我們忙碌的生活,擲地有聲;疾風驟雨,那便是人生最絢麗的瞬間,整個世界都為之瘋狂,這便是我們存在過的最好證明!聽一場雨,便看清了世界,聽一場雨,似走過了一生。
8. 《詠南》
朱毅
樂曲分為「山」「水」「竹」三段,以江南絲竹的傳統手法精緻地描繪了美麗如畫的江南美景,此曲曾獲首屆海內外江南絲竹樂比賽作品一等獎。
9. 《茶馬》
李博禪
民族室內樂《茶馬》為藝境室內樂團創作於2016年。滇藏地區的茶馬古道始於唐,乃吾國「南絲綢之路」文明傳播與交流之重要走廊。除此之外,茶馬古道亦是一條促進民族融合的情懷之路。且聽,哼唱著歡哥滇謠的馬幫來了……
藝術總監:於紅梅
於紅梅,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民樂系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二胡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央民族樂團客席獨奏演員。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客座教授。
於紅梅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獲碩士學位。先後師從蘇安國、張韶、藍玉崧、劉長福教授。作為當代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之一,曾榮獲在美國紐約舉行的Pro Musicis International Award 「樂府國際音樂大獎」.她的專輯《於紅梅二胡協奏曲專輯》榮獲第四屆中國「金唱片」獎;專輯《迷胡》榮獲在美國舉辦的Indie Awards「世界獨立唱片大獎」之「最佳世界民族音樂獎」。這是自此世界矚目的音樂大獎設立三十多年以來第一位華人音樂家獲此殊榮。獨奏專輯《紅梅隨想曲》榮獲全國首屆優秀文藝音像製品獎一等獎。2002年2月, 在世界最著名的美國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成功地舉辦了個人獨奏音樂會, 成為第一位在此舉辦獨奏會的華人民族器樂演奏家.2005年,榮獲第十屆霍英東教育基金「優秀青年教師獎」一等獎。 2009年獲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資助計劃」;2012年、2014年均榮獲文化部「文華杯」中國民族器樂比賽「園丁獎」;2014年由中宣部授予"四個一批"人才。
她作為獨奏家出訪了歐洲、美洲、非洲、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在美國、法國、加拿大、日本、香港、北京等地成功舉辦了逾百場個人獨奏音樂會,曾在許多國際著名的音樂廳演出:維也納金色大廳,紐約林肯中心的艾弗麗、費雪音樂廳,卡內基音樂廳,華盛頓國家表演藝術大廳,洛杉磯迪斯尼音樂廳,芝加哥交響音樂廳,舊金山交響音樂廳,巴黎香榭裡舍劇院,瑞士盧採恩音樂大廳,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大廳,開羅國家音樂廳等。她曾經首演了多部具有時代代表性的經典二胡作品:《追夢京華》、《八闋》、《天香》、《西口情韻》、《塞外弦鳴》、《詩詠國魂》等。參加了中國文化美國行、中國文化澳新行、捷克布拉格之春音樂節、中國藝術節、北京國際音樂節、上海國際藝術節、德國音樂節、澳門藝術節、國際電腦音樂節等諸多重大演出活動。錄製出版了十六張個人演奏專輯。應邀為中央電視臺錄製了《名家教二胡》,《於紅梅二胡獨奏專場音樂會》和音樂電視片《綻開的紅梅——於紅梅演奏專輯》。編訂出版《二胡音樂會曲集》(共三冊),著有《二胡演奏中的力度變化》、《「一枝花」的演奏法》等學術文章。應邀在美國加州藝術學院、香港城市大學等多所音樂藝術院校示範講學。曾榮獲中央音樂學院「優秀教師」稱號。她秉承「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所教授的學生曾榮獲中國音樂金鐘獎、文化部文華獎、中央電視臺CCTV民族器樂大賽等所有國際國內重大賽事的金獎。2012年她創建成立「聖風室內樂團」,榮獲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總冠軍和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族室內樂金獎。
於紅梅的演奏藝術風格真摯淳樸、細膩感人、充滿激情,琴人合一,對樂曲內涵有較完美的詮釋和獨到的藝術見解。紐約音樂會雜誌評論「她的精彩演奏震驚四座」,「她是體現中國當代音樂文化精神的傑出的演奏家」。於紅梅正在為中國民族音樂在世界範圍的傳承、創新、弘揚和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指導老師:胡瑜
胡瑜,中央音樂學院板胡專業副教授,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胡琴委員會常務理事。1993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中國著名板胡教授李恆先生學習系統的板胡演奏技巧。在1999年,他獲得了中央音樂學院的全額獎學金,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大學本科,除板胡之外,他還選擇了二胡作為第二專業,隨著名二胡教授嚴潔敏、薛克老師學習二胡演奏技術。
2003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並被保送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於2004年在「天天杯」民族器樂觀摩賽中獲表演獎,並於2007年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成功舉辦個人板胡協奏曲音樂會。2007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並留校任教。
曾擔任中國青年民族管弦樂團首席、澳門中樂團首席。是中央音樂學院「北京現代室內樂團」、「青年國樂團」成員。首演了賈國平《清風靜響》、李濱揚《呼吸2》、謝鵬《醉秦》、李博《關東詩篇》、楊勇《道情》、李博禪《嫁衣裳》、楊勇《九弦上》、向民《絲韻》(重奏版)、周娟《胡笳吟》等重奏、獨奏、協奏作品。編著了《板胡音階練習》、《板胡技術練習曲集》等教材。
作為指導老師,帶領 「聖風室內樂團」 獲得2012「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組合類總冠軍、2013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樂組合比賽金獎;帶領 「藝境室內樂團」獲得2014「文華藝術院校獎-第五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演奏比賽」小型民樂室內樂比賽銀獎。作為中央音樂學院最優秀的民族室內樂團,「聖風」和「藝境」都入選了文化部舉辦的2017第六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獲得最高獎。
指導老師:閆國威
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二胡教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胡琴專業委員會理事;CCTV新十大青年二胡演奏家;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二胡比賽金獎獲得者
九歲師承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於紅梅教授。2001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五年級,2015年9月碩士畢業並留校任教。曾獲中國音樂金鐘獎、文華獎、臺北民族器樂大賽、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金獎等,是目前重大二胡比賽的金獎大滿貫的獲得者。
十九歲在臺灣發行個人二胡專輯—《穿越時空----二胡天使閆國威》。成功舉辦了數場獨奏音樂會,多次受邀在重要國事活動中代表學院為各國首腦獻藝。多次合作演出的樂團有:臺北市國立樂團、上海民族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央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等。世界首演作品有:《二胡協奏曲—快雪時晴》(鍾耀光)、《藍色星球—地球》(王乙聿)、《華麗幻想曲—13+17+19+23+29》(鍾耀光)、《曾侯乙傳奇》(李博禪)、《弦歌吟》(李博禪)、《冰雪情緣》二胡與打擊樂(閆國威作曲)《錦秀》(鄒航)等多部二胡優秀作品。
演奏人員介紹
丁雪純
藝境民族室內樂組合成員。四歲半習箏,恩受趙林老師啟蒙,八歲拜師我國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碩士生導師周望教授至今。九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十一歲保送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後以優異成績直升本院。曾榮獲:第二屆國際古箏大賽 金獎;國際第四屆中國器樂賽」古箏專業組金獎;第三屆「敦煌杯」古箏職業青年A組 銀獎;政府最高獎「第五屆「文華獎」銅獎;2007年起連續三年參與中央電視臺《音樂告訴你》的節目錄製;2016加入中央音樂學院彈撥樂團,並受邀參演「西域流光」澳洲巡演,深受好評。
樊怡凝
1998年生於河北石家莊,四歲學琴,啟蒙於樊華麗教授。 2009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2016年升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於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碩士生導師樊薇教授。曾榮獲第二屆敦煌杯職業少年組金獎;第二屆校友藝術節「獎學金制」校內器樂比賽民樂組三等獎;中國音樂「小金鐘」獎首屆琵琶比賽專業組銀獎;首屆中外民樂交流大會彈撥樂國際比賽專業少年組一等獎;第二屆遼源杯職業少年組金獎;首屆音中杯專業少年組銀獎;第三屆敦煌杯職業青年組銀獎。加入中央音樂學院彈撥樂團,入圍第六屆文華獎,並參演「西域流光」澳洲巡演。
倪劉格
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笙專業本科三年級,1997年出生於福建福州,自幼學習笙演奏。2010年考入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師從於著名笙演奏家、教育家林重增教授。在校期間多次獲得「專業獎學金」,「專業優秀生」,「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2015年7月獲得香港·世界「金紫荊花」比賽最高獎。2016年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笙青年演奏家王磊副教授。中央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笙聲部首席,「藝境」室內樂團成員。2017年榮獲「國家獎學金」、「優秀學生幹部」。
汪明漩
汪明漩,1998年10月出生於瀋陽,師從啟蒙教師田茂斌老師學習柳琴,2010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瀋陽音樂學院跟隨趙昕老師學習柳琴,201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跟隨國家一級演奏家,中阮、柳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柳琴專業委員會會長,張鑫華老師學習柳琴中阮至今;榮獲外藝文藝藝術節器樂大賽《冬獵》 一等獎;榮獲北京地區邀請賽銀獎;榮獲cctv.com超級夢想青春大舞臺民樂合奏一等獎;榮獲第五屆青春舞臺藝術盛典金獎;參加日本華樂藝術節,表演曲目中阮重奏《天地之間》;參加英國卡迪夫音樂節,《劍器》榮獲一等獎,參演王術老師所創作品柳琴二重奏《LiuQinDuet》
王天佳
山東濟南人,現中央音樂學院大二學生。四歲開始學習二胡,啟蒙於李洪昌老師,師從於紅梅教授、閆國威老師,附中期間師從鄧建棟老師學習。2009年 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五年級;先後榮獲第二屆、第三屆「敦煌杯」全國二胡比賽職業少年組、青年組銀獎;第二屆「中國音樂「小金鐘專業組銅獎,成功入圍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二胡比賽半決賽;2014年在北京胡琴藝術節「心香——紀念閔惠芬先生專場音樂會」上作為唯一一位學生獨奏開場;在校期間,數次參加交流訪問,國事外交,匯報演出,節目錄製等活動。
王林峰
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民族打擊樂專業本科二年級,1998年出生於河北邯鄲,六歲學習打擊樂演奏,2016年跟隨我國著名打擊樂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導師李真貴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學蒲海副教授分別學習民族打擊樂和西洋打擊樂。2017年以民族打擊樂專業第一名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後跟隨喬佳副教授學習至今。同年加入「藝境」室內樂團。2018年4月隨「金磬吹打」組合在王府音樂廳參演曲目《功夫》。2018年5月隨中央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赴河南安陽參演「劉文金作品音樂會」和中央音樂學院民族經典音樂會。
向鍾毓
2008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附小,師從陳奇彥老師,2011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師從徐鵬老師,在附小附中期間受到蔣國基老師的精心指導,201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本科,師從袁非凡副教授。2014年。獲得由文化部舉辦的「第五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演奏比賽」(文華獎)竹笛獨奏少年組銅獎。2015年,獲得第三屆「香港國際民族器樂大賽」專業青少年組金獎。2018年,獲得第三屆「松庭杯」專業青年組金獎。
朱曉俊
1997年出生於湖北荊州,現為中央音樂學院本科大三年級學生。2010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師從黃豔老師。201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黃河教授、王玉珏老師。2014年青樂杯揚琴比賽,專業少年C組金獎第一名。2014年獲得文化部舉辦的第五屆青少年民族器樂大賽優秀演奏獎。2016年第三屆揚琴藝術節邀請賽金獎第一名。2017年首屆浙江揚琴藝術節該組別金獎第一名。2018年第四屆揚琴藝術節邀請賽金獎第一名。獲得北京市三好學生,優秀團員等稱號。
趙鶴陽
中央音樂學院本科二年級學生,師從於紅梅教授、閆國威老師。2009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附中期間曾師從鄧建棟老師。曾作為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少年民族管弦樂團二胡首席,隨樂團參加過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等活動,2017年跟隨聖風室內樂團參加「新組合·新聲音」--中國新時代民族器樂室內樂作品展演等活動。曾獲中外民樂交流大會·二胡比賽專業少年組一等獎、第五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演奏比賽二胡獨奏少年組演奏獎、第三屆敦煌杯二胡大賽青年A組銅獎第一名
特邀嘉賓
谷嶽
1995年出生於黑龍江,現為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 6歲學習二胡 先後師從黑龍江省歌舞劇院民族管弦樂團首席趙音東、楊奇、陳曦老師,後隨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胡瑜學習板胡,2014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板胡專業,並隨青年二胡演奏家閆國威學習二胡,在校期間曾隨中央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多次演出,2016年隨中央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赴紐西蘭進行海外巡演專場音樂會。2018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板胡研究生。